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山贼大将军,兵圣大反贼 > 第720章 大争之世,大治之时

话说到这份上,正一派无法拒绝稷武帝君的请求。

道家修身、炼丹、符篆、气功、方术、养生、卜算、风水、医术等等,包罗万象。

朱鼎顺当然不需要这些东西,继续在龙虎山做他们自己就可以。

朝廷真正需要的是‘得道高人’,回归《道德经》和历代祖师阐教的根本宗旨,高扬修真证道的核心主题,为振兴道风和净化社会风气努力。

朱鼎顺之前接触过很多人,慢慢的就会发现,成功人士有一个最基本的修养,他们都是‘得道高人’。

这里的‘道’当然不是道派,而是自我见解的成熟思维。

道家最成功的哲学核心,就是引导人去追求自己的‘道’,而不是引导人信教。

这就是他们生命力强大的核心。

西方宗教则有很强的排他性,所以他们的文明天然带有攻击性。

而我们的核心是三教合一,是融合包容,所以生命力最强,这个无需怀疑,历史就是唯一的答案。

大明煌煌于世,融合他们的神学,改造神学,三吃一,才是真正的世界大同。

金陵的朱由检三五天没有等来武王,反而等来了大军和官员。

南直隶被东西分三省,各取其中两府首字命名,江苏和安徽,史可法为安徽总督驻合肥,卢象升为江苏总督驻金陵。

松江府竟然被单独治省,为东海水师驻地,单单水军就有三十万人迁来,家眷高达二百万,听说以后会作为海贸基地,征收商税而免农税,总督是武王的兄弟顺七。

江北的鼎一到南京后,根本不理会金陵城的一切事务,大军分守各府几千人,与新任命的地方官也没有交集,但一有乱民,他们就会雷霆剿灭。

卢象升任总督后,也不在金陵城内,四处巡视,统计需要建桥、建堤的地方,统计土地和百姓。

衙门上上下下忙的不可开交,但上到总督,下到衙役吏员,越干越有劲,因为他们的俸禄很高,武王还允许家属随官,江南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稳定下来。

朱由检见到了已经‘死亡’的儿子,对皇叔的怨气彻底消失,而且他发现,自己好像变成了一个普通人。

没有人囚禁他,也没有人拜见他,到哪里都随意,到衙门也没有人跪迎,这种感觉很奇妙,干脆厚脸皮跟着卢象升四处转悠。

山东的三位藩王和孔家,则灰溜溜入京,主动申请放弃爵位,献九成财富于国,做一个普通百姓。

三月底,湖广传来一个震惊的消息。

武为正意,稷武王在龙虎山入道稷武帝君,晋列神位,受天下道徒供奉。同时正一、全真到京城立观,到新学堂教授哲学一科。

朱由检顿时能感觉到士子和佛家的紧张,四月初,儒家在关岳庙列武圣雕像,受天下百姓供奉,佛家大庙也列武圣像,晋珈蓝菩萨。

三教共神,不能随便叫,伽蓝菩萨,是伽蓝土地的守护神,泛指所有拥护佛法的诸天善神。

总之都是神,不是皇帝,却是神王。

天下百姓第一次见这种不流血、而又内外完全统一的‘开国皇帝’,向心力空前凝聚,家家户户开始悬挂画像。

信佛的挂菩萨像,信道的挂帝君像,更多人挂武圣像,以后没人会不认识武王。

四月中,与新官员一起到各县驻地的银行发行纸币,元角分厘,以十兑换,百元为一两白银,禁止黄金私下交易。

百元纸币上的头像更加清晰,衙门和商号发俸禄、发薪水顿时全部是纸币。

怀疑?挤兑?

不存在的,二傻子才去银行换银子,谁不知道朝廷银子堆满京城,纸币多方便,实在觉得不适应,还可以换成黄橙橙的硬币。

五月初,金陵来了一批藩国女人,朱由检在皇城顶摇摇头,秦淮河没了文气,也没了放荡奢靡,却多了一丝豪气,官员不准去,去了掉乌纱,全是走商的东家。

因为这是教坊司产业,全额缴税,武王治理这种事情方法独特,也不说禁止,只要你有钱,反正是一个字,贵。

照以前那种玩法,必然破产,暗娼直接死刑,这江南慢慢有了一丝刚强之气。

五月端午,皇帝和武王旗舰顺流而下,大江南北挤满自愿前来的三省百姓,无数香案跪迎,古往今来,何曾有过这样得心的皇家。

士子、大儒、公知、学者、士大夫的划分已公示天下三月,无数士子决定了他们学习法学、工学的信心。

事情就是这样,得民心者得天下,有民心做任何事都顺利。

朱鼎顺祭拜孝陵后,顺势公布文武爵位体系,取消所有爵位世袭,取消所有封号爵位,王公侯伯子男,武勋文阶全部三十等,吏员全部纳入品阶体系,接受监察。

同时成立农科、工科、艺科等学院和研究院,特殊贡献者与文武同等,皆可封爵。

天下顿时爵爷遍地,把权贵彻底融合在百姓中。

六月,大明宪法公示,任何官员和士兵必须熟知,并对宪法宣誓效忠。

确定皇帝是民心化身、宪政化身,皇帝权力来源于百姓,代表百姓监督管理国家一切事务。

确定大明疆土范围,一寸山河一寸血,所有明人都有同等守土之责,任何人不得丢失一寸山河。

整个七八月,日月山河报都是大篇幅的律法普及,刑事、民事、经济、行政等等,每一次刊印,百姓都会欢呼一次。

到九月,武王代皇帝御批,京城成立了五个政党,以**星为首的煌明党、以孙传庭为首的新明党、以郭恺之为首的富明党、以刘大为首的工明党、以袁枢为首的理明党。

五党开始成立自己的报纸舆论,普天盖地宣传各自的治国要领,寻求志同道合之辈。

在这争夺治国人才的时间内,武王终于和西归的水师将士回朝,沿途照例是铺天盖地的欢迎人群。

兴福皇帝顺势宣布朱承武为东宫,自此开始,皇帝居乾清殿、继承人居东宫、人皇帝君居养心殿。

国本已定,天下再无任何漏洞,作为武王回朝的贺礼,辽东工学研究院制作了一辆烧炭的铁车。

仅仅半年后,已经哐当哐当开始在京郊响起。

大争之世结束,顺利进入大治之时。

大明东西南北两万里,电报通讯如神经,铁路运输如血管,中枢志同道合之辈合劲,努力驱动古往今来最古老、最勤劳、最朴素、最顽强的民族奋力前行。

……………………

(全书完)

没什么可写的了,作者没有水文的一点兴趣。

完结得写点感想,我有什么感想呢?

感谢番茄,感谢读者,感谢相遇,感谢陪伴,感谢赏光。

与读者交流也学到不少东西。

小说技巧这种经验就不需要和读者哼哼了。

我写书算是快的,这本书总共也没经过五个月,不卡文一天三五万也能干出来,若不是番茄有书测时间要求,上个月就完了。

至于下一本,首先说实话,我在双开,同样的风格,显然收费群体更适应,至少扑街也有扑街的样子。

但马上还会发一本,有兴趣看看,没兴趣就算了。

之前说过,时代背景完全一样,是游戏玩耍之作,我已经写差不多了,在改文。

写历史的痛苦在于有强烈的倾诉情绪,这本书计划300万字呢,很多人也能看出来,格局过大,节奏不一致,没有鲜明的性格和曲折的故事很难支撑起来,导致一半字数就完结。

作者是新手,无法给平台读者群体准确画像,又怕误会,导致频发牢骚,让大家以为我好为人师。

其实没有,就算我是新手,也知道基本道理,作者好为人师到读者头上是大忌。

主要是平台网文读者大多求爽,都是从别的网文学来的‘野史’、‘黑史’、‘疯史’,还把这种认知转嫁都别的小说中,跳行、跳页、跳章是习惯,不扯淡两句交代背景,读者意会不到作者在表达什么。

看到三五十万字,不明白主角娶女主代表什么,不明白勋贵代表什么的读者,大有人在,频繁喷女主性格,根本意会不到一丝重点。

所以我改文就是删除‘常识’,纯粹的讲故事了。

很多年前的游戏之作,现代人满腔热血、处处碰头,最终应了那句话:任何一个现代人回到古代,要么疯、要么反。

揭开封建王朝的黑暗,以及王朝交替的原因。

是不是一听就很复古?

哈哈,不扯了。

再次感谢陪伴,祝每位读者智慧越积越多,思维越来越通透,眼光越来越明亮,人生越来越璀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