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大国崛起1857 > 第六百四十二节 琉球国还是冲绳县

大国崛起1857 第六百四十二节 琉球国还是冲绳县

作者:狂人阿Q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5-12 20:45:43 来源:书海阁

日本这几年的变化速度惊人,日本人以直接抛弃旧包袱,轻装上阵的速度飞速追赶,朱敬伦倒不担心有朝一日被日本人超越,因为大明不但占得了先机,而且各种客观条件,物质条件,比日本强了太多,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到最后还能被日本人超越的话,那朱敬伦的变革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朱敬伦心里并不担心日本能给大明造成威胁,朱敬伦的心很大,从来没把眼光放在东亚这一亩三分地上,他的目光始终看着的是整个世界,他要带领中国在世界这个大舞台上竞争,要带领中国在世界上争得一席之地,最好是能够站到霸主的位置上,所以他不想看到日本成为大明前进道路上的一个绊脚石,在大明争取国际地位的时候帮洋人拖大明的后腿。

所以只要能有机会遏制一下日本,他一定不会错过,必要的时候他觉得赤膊上阵,直接暴揍日本人一顿也是好的,眼下就是一个机会,日本人完全不顾国际法,擅自吞并了琉球!

不带民族感情来进行的描述的话,琉球在明清时期的国际地位,是既从属于中国,又从属于日本的,这是一个小国尴尬的现状:在夹缝中生存。

但如果问琉球人更喜欢哪国,他们毫无疑问会选择中国,因为中国的天下观外交,或者叫宗藩体系外交,根本就不是以利益为出发点的。

这种外交的特点,有一部分是出自安全考虑,比如对北方蒙古的外交,只要游牧民族不闹事,就给一些好处;但大多数还是出于天潮上国的所谓面子外交,讲究的是一个薄来厚往,对方给进贡一丁点土特产,天草上国有了面子,就赏赐大量的真金白银绫罗绸缎。算是儒家对春秋战国之前的礼乐文化的一种形式上的模仿和眷恋吧。

西方人在论述宗藩体系的时候,有时候也将这种体系,归类为一种官方贸易关系,而这种贸易,显然是占了面子便宜的天草上国吃亏赚吆喝,藩属国得实惠。

日本对待琉球,则更像是西方国家,或者游牧民族对待归顺的国家和民族的那种做法,那就是求实利,强迫对方上贡大量财富。

琉球同时向两国纳贡,因为中国和日本对待琉球的不同态度,傻子都知道琉球王国更喜欢那个国家。但在归属问题上,根本不是这么一个小小的国家自己能够说了算的。

那么琉球归属哪国,在法理上来分析的话,还真的不太好说。

中国由于有漫长的历史,因此往往谈到领土,希望采用历史来说话,可在历史上,琉球跟日本的渊源还真的就比跟中国要近一些。

这是由琉球的地理位置决定的,从地缘上看,琉球在日本本土和中国的台湾之间,犹如一条锁链一样,将台湾岛和日本列岛链接在一起。所以文化上肯定受这两地影响,可是中国政权是一个从北向南不断扩张形成的,历史上南方长期是边缘地带,因此琉球跟日本在古代的交往更密切一些。

人种上,琉球的先民跟日本的萨摩的先民基本上是一个起源,其中最大的一支是位于日本南九州的熊袭部落,这个部落与后来一统日本的大和部落在争夺日本的过程中失败,才有了后来的日本。

因此日本人跟琉球人在人种上的关系显然更加亲密,都是日本古代土著绳文人、弥生人跟太平洋上的波利尼西亚人混合形成的。

7世纪左右,日本的平安时代,也就是中国唐朝的时候,日本成书的《日本书记》就记载了琉球群岛上的琉球援助人,称“多祢人、掖玖人、阿麻弥人赐禄各有差”,也就是那时候日本已经跟琉球群岛上的势力建立了关系。

中国也是在唐朝时代,才开始对琉球地区有了较深的认识,但当时还以为这个地方是日本的土地,鉴真东渡的时候,到了琉球就认为是到了日本。

如果按照这种势头发展,日本人如果能以一个海洋国家的发展方式进行扩展,琉球也就没中国什么事了,可是自从在朝鲜跟唐朝打了一仗之后,日本深深感到了跟大唐的差距,结果派出了大量的遣唐使到中国,掀开了大化改新的序幕,从此日本进入了长达一千多年的“唐化时代”,一直到明治维新,日本历史都处于唐化时代。

所谓的唐化也就是汉化,不断的吸收汉文化,引入中国的各种制度和世界观,结果就是,日本这样的岛国民族,生生的被汉文化扭转成了一个农耕民族,附带的效应就是,日本在海洋上的扩张停止了。

而琉球经过宋元时期的发展,不断吸收来自中国大陆的先进文化,从部落时代进入了国家时代,最终在明朝建立之后,形成了三个国家,中山、南山和北山,明初朱元璋分别给三个国家进行了册封。

正是由于朱元璋的册封,才正式建立了琉球地区跟中国大陆的关系,后来中山王兼并了南山和北山两个国家,这才形成了近代的琉球王国。此时的琉球,是没什么争议的独立国家,在法理上接受了明朝建立的宗藩制度,成为大明名义上的番国。日本却在琉球国家形态发展时期,陷入了混乱的战国时代。等最后日本国内太平,已经是德川幕府建立后的事情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德川幕府建立后,很快就又恢复了日本对琉球的控制,此时的明朝却陷入了风雨飘摇的境地,东北女真势力崛起,西北农民起义不断,已经无法顾及到琉球了。

但是德川家康是一个很谨慎的人,他吸取了丰臣秀吉入侵朝鲜,最终在明朝的打击下丧失政权的教训,尽可能不触怒中国大陆,所以他不是直接吞并琉球,而是派邻近琉球王国的鹿儿岛萨摩藩岛津家九率领三千士兵入侵琉球,俘虏琉球王,最后派兵监督琉球内政达四十五年。

后来满清建立,继承了明朝的宗藩制度,再次对琉球国王进行册封,日本德川幕府也不想得罪满清,继续允许琉球向满清朝贡,这就形成了琉球近代的政治现状,分别向日本和中国纳贡臣服。

论实际的控制力上,日本对琉球的控制显然更有力。

但现在有一个问题,日本对琉球的控制,学习的也基本上是中国那一套,也是从春秋战国事情的周天子和诸侯关系诞生出来的宗藩体系,称臣纳贡而已,琉球还能以一个国家的形态继续跟国际社会保持关系。

西方列强进入东亚之后,英美法俄等国都先后跟琉球签订过通商协议,因此在国际上,琉球可以说还是一个独立国家。因为这个事实,朱敬伦觉得非常有手脚能做。

日本上次侵犯台湾,打的借口是台湾土著杀害了琉球人,日本人高喊杀琉球人就是杀日本人,目的则是通过侵犯台湾保护琉球,或者说是通过对台湾的行动,得到对琉球实质性的控制。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以极快的速度,接受了西方外交准则,学会了国际公法的理念,因此决定对琉球实施直接统治,而不是学自中国的附属国方式。

满清愚蠢的外交策略,让日本的所有图谋都得逞了,通过那50万两白银的赔偿,承认日本的行动是保民义举,间接的承认了琉球归属于日本。

日本为什么对琉球如此重视,原因很简单,琉球群岛从日本南部一直延伸到台湾,可以说是一根连接日本列岛跟中国大陆福健地区的锁链,日本得到琉球,大大拉近了跟中国大陆的距离,而中国得到琉球,军舰可以说就在日本列岛的腹部。

之前在幕府时代,日本可以默许琉球继续跟中国保持联系,因为这种联系并不损害日本对琉球的实际控制,同时日本还能从这种联系中受益,当时满清统治的大陆采取闭关锁国政策,对日本贸易很不重视,日本无法跟中国之间直航,可是通过琉球就可以了。有时候甚至出现了日本萨摩藩不同势力的船队,冒充琉球贡使在中国大打出手争夺进贡权力的闹剧。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新政府了解了国际形势,明白如果继续任由琉球以一个独立的身份存在于中日之间,最后日本很可能会失去琉球,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了解到英国想得到琉球,将琉球打造成东北亚新加坡的意图。

英国人的目的让日本极为紧张,所以明治维新不久之后,日本就加强了对琉球的控制。

在没有获得琉球国的同意之下,1868年,日本维新政府的太政官令将琉球王国置于日本鹿儿岛县的管辖之下。1873年,命琉球受内务省管辖,租税上缴大藏省,将其纳入日本内政事务。1874年,命令琉球尊奉日本明治年号,不得再向清政府入贡。1877年,直接在琉球设立日本警察和司法机构,派遣三千萨摩武士改组的警察直接控制琉球的内政。

终于到了今年,已经牢牢控制住琉球之后,日本照会各国,表示琉球自古就是日本属国,日本今要直辖琉球,要求各国废除或改组在琉球的外交机构,并就各国与琉球曾经签订的各种国际条约进行重新商谈。

琉球国名也不在使用,而是恢复了古名,日语汉字写作冲绳,读音为阿儿奈波,南宋时期日本就使用这个名字来称呼琉球群岛。

琉球从此不再是一个国家,而是日本的冲绳县,琉球王室则被册封为日本华族。

朱敬伦建立大明国之后,琉球人出于长远考虑,认为还是满清的实力更强,加上一些中国传统的道义思想影响,认为不应该废除跟满清两百多年来的宗藩恩义,将原本设在福州的琉球馆迁到了天津,继续维持跟满清的关系,继续向清廷纳贡。

因此日本这几年在琉球的行动,清廷不可能置之不理,尤其是琉球本国请求的情况下,清廷那群以道义为第一大事的老夫子,逼着李鸿章必须帮助琉球。

琉球在1876年先后数次派遣使者到东京,恳求日本能够让琉球和清政府保持外交关系,没有得到日本政府的应允后,求到了清国驻日公使头上,因此清廷根本就无法装作不知情。1877年,清政府曾经派出使者对日本吞并琉球表示抗议,可北方正在闹灾荒,显然不可能阻止日本,李鸿章也没有为一个番邦跟日本开战的决心。

就在琉球国王被掳到东京之前,李鸿章还拜托美国总统就琉球问题进行调停。在美国总统的努力下,日本决定与清国换岛,将两座小岛赔偿给清国。清国这两座岛屿并不是给自己要的,而是希望用来安置琉球遗族,保持琉球社稷的,但是琉球官员认为两岛贫瘠并不同意。

至此日本再也不给机会了,直接废藩置县,改琉球为冲绳县,将琉球王掳到了东京去。

这件事满清和日本从始至终都没有征求过大明的态度,好像大明跟此事无关一样,法理上大明对琉球是没有任何管辖权,跟日本之间没有任何争议,但琉球的变动却不可能影响不到大明,在大明和日本之间,到底是接受一个独立的琉球国,还是面对一个日本的冲绳县,这没有选择,让日本的领土直面台湾岛,相当于让日本人的枪口正面顶着大明的测腹部。

所以大明必须干涉,至于理由,没有理由那就制造理由。

喜欢大国崛起1857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国崛起1857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