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627崛起南海 > 第770章 发展与变化

1627崛起南海 第770章 发展与变化

作者:零点浪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19:18:20 来源:23小说

李奈辞别施耐德出了胜利堡,便径直去了胜利堡北边的火车站,准备乘车到三亚新城。早前他以个人名义在那边购置了一套别墅,虽然每年去住的时间不多,但一直都安排有专人负责日常打扫和维护,随时可以入住。这次估计要在海南岛待一段时间,不时还要来胜利堡这边报到,李奈便打算到那边落脚了,这样往返于胜利堡和三亚城区之间也不至于太辛苦。

李奈驾轻就熟地打发随从用流通券买好车票,然后从检票口进站候车。胜利堡车站比起刚竣工的时候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依然只有一南一北两个月台。月台地面上用不同颜色的油漆标出了甲等车厢、乙等车厢和货运车皮的候车位置,其中甲等车厢是为海汉首长、高级干部以及外来富商准备的高级车厢,内设软座,车窗也是由玻璃制成,每趟车就只有一节小车厢,票价自然也较高一些。乙等车厢是一般归化民的首选,票价便宜但乘车环境相对较差,车厢里只有木制长板凳,车窗是简陋粗糙的铁条窗棂,遇到每天的交通高峰时间,一节车厢要满满当当地塞上一两百人,有时甚至连车顶都爬上了人。

李奈等了约莫一炷香的工夫,终于看到远处的铁轨上缓缓驶来了喷着白烟的火车。月台上的工作人员大声地吹响铜哨,以此来提醒候车的人们退到地面划定的安全线之外。

早期才通车的时候,经常会有因为看热闹而把人从月台挤下铁轨的事故发生,出了几次人命之后,司法部就出台了极为严厉的车站管理条例,在火车进出站时不遵从工作人员指示退出安全线之外,前两次抓到会处以罚款,第三次抓到就直接送苦役营接受一个月劳动教养。这个措施已经施行了快两年,有效地帮助乘车者养成了比较良好的乘车习惯,在车站发生的事故也已经少之又少了。

李奈第一次乘坐火车的时候也是惊为神迹,甚至想过如果能在广州城和番禺县之间修筑一条这样的铁路,将会大大提升李家庄在珠江航运中的重要性。不过这个计划最终也仅仅只是存在于他的脑子里,并没能变成现实。这样的大工程涉及到的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沿线土地的归属权就足以让其胎死腹中,哪怕李家在番禺县权势熏天,但番禺县的地皮可有不少是在广州府达官贵人手里掌握的,要让这些人把地拿出来修铁路,李奈不需细想也知道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此外地方官府也不会全是糊涂蛋,对于这样一条从珠江入海口直达广州城的便捷通道所存在的军事风险,驻守广州的明军将领肯定是看得到的,也势必会阻止这种工程的修建。

而这种事情在海汉做主的海南岛上就不会发生了,首先这里的土地全都是被海汉执委会控制,征地修路就算有人不服也没有办法反抗。其次本地的官府几乎全都被海汉架空,现在海汉要修铁路甚至都不用知会官府,直接自行动手就行了。据说目前海汉已经在计划在琼州府城与儋州之间修建一条铁路,将琼北两座大城用铁轨联系起来。如果这条长度超过200里的铁路真能建成通车,那无疑会成为两地间最快捷的交通方式。

李奈想在自己家乡乘坐火车的愿望, 大概近期还不太可能实现, 除非今后广东易主,让海汉来掌权,或许还有可能变成现实,不过李奈对此倒是不报太大的期望,毕竟这对于大明子民来说实在有些大逆不道。

李奈和随从顺利验票上车,与他们同乘甲等车厢的只有五六个归化民干部,都是剃头易服的海汉打扮,跟普通归化民的明人着装外表大不一样。不过李奈跟海汉人打交道的程度远非普通人可比,他一看便知这几人并不是正宗的海汉人。

这些归化民干部看起来都非常年轻,顶多也就是二十出头的样子,虽不认识李奈,但都对他拱手示意。李奈听着他们的谈论,也与海汉人的北方口音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应该都是本地人,但还是努力在说着海汉目前推行的“普通官话”。李奈不问可知,这些年轻人应该都是由海汉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海汉秀才”。

虽然海汉治下地区并不禁止读书人参加大明的科举,甚至还会对赴考的学子有种种照顾措施,但海汉同时也在逐步建设自己的“科举”体系,自行建学,合格的学生全部安排就业。能够在这个体系中出类拔萃的人才都会进入到海汉的各个部门中任职,而且入仕的门坎要比大明科举低得多。在早期入学的一些归化民青少年,目前都已经陆陆续续地分配到各种海汉官方机构,混得好的如符力、于小宝、张千智、黄雀等人,已经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不错的成绩。

李奈也曾与他们当中的一些人有过接触,知道这些贫苦出身的年轻人对于改变他们人生轨迹的海汉有着极高的忠诚度,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都不再将自己视为大明百姓,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海汉人——尽管目前大明官方还并没有承认海汉有这么一个国家存在。

这些年轻的归化民干部还并不算是最为狂热的海汉拥趸,李奈知道真正的狂热分子其实都聚集在另外一个地方,就是海汉民团。因为“金盾护运”的工作需要,再加上他的个人爱好,他曾经不止一次参观过海汉民团的作训状况,也切身地感受过民团中那种近乎洗脑的宣传手段,普通士兵就不说了,但凡只要带个“长”的军官,几乎都是狂热的海汉拥护者。毫不夸张地说,他们当中的绝大部分人都有为海汉战死沙场的决心,并且也十分热衷于通过军事手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