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627崛起南海 > 第771章 三亚新貌

1627崛起南海 第771章 三亚新貌

作者:零点浪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19:18:20 来源:23小说

近三百年的统治历史、广阔的疆域和众多的人口,却似乎拿一支盘踞海岛的地方势力毫无办法,李奈认为这就是目前大明与海汉之间的现状。如果是五年前的李奈,大概会对这种状况感到不甘和悲愤,但在与海汉人接触了几年之后,他已经可以用更平和的眼光和态度去面对这种现实。海汉人已经不止一次用肯定的口气告诉过他,海汉与大明之间的文明程度相差了好几百年,这才是为什么毫无根基的海汉仅用五年时间就能在大明南疆占据一块领地和数十万人口的根本原因。

海汉人口中的文明程度并不是指诗词歌赋之类的成就,而是社会制度、结构、生产力等方面的差距。李奈相信海汉人的说法并不是毫无根据的贬低,因为他们的确是表现出了远远超过同时代竞争对手的能力,就算是佛郎机、荷兰这些在大明眼中看来武力十分强横的西番,海汉人也同样声称要比他们领先了几百年。

海汉人以数百人在琼州岛起家,只用五年便经营到现在的规模,而且扩张的速度一年比一年更快,李奈很难想象等他们日后有了十倍于此的土地和人口之后,会达到怎样的发展速度。到时候别说大明,只怕周边这些国家加上西番绑在一起,都不是海汉人的对手了。任何人都应该会对这样的状况惊叹不已,但海汉人自己却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李奈曾经听不止一个海汉人说过,他们来到这里的目的就是要干一番开疆拓土的大事,建立国家政权,对他们来说也只是整个计划中的其中一步而已。

当然了,按照海汉人的说法,这个国家是没有“国王”、“皇帝”这一说的,领导和管理整个国家的,仍将是与现有体制一致的政治模式。如果不是亲眼见证了海汉的发家史,任谁都很难相信这种听起来很荒谬的模式竟然能够良好地运转起来。

李奈曾经与陶东来讨论过这个问题——如果说海汉的文明比大明和其他同时代的国家要领先几百年,那么到了几百年之后,君主制的国家是不是就不会再有了?

“有倒是还有,但保留下来的皇室基本都会成为摆设。”陶东来当时的回答,他现在还记得很清楚:“任何一个国家想要变得更为强大,最终都要摆脱君主制,不过这个过程是需要很多人的鲜血和性命来换取的,甚至可能需要经过多次的反复,还好我们海汉的文明程度已经跨过了这一步。所以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这个世界不会有哪个国家能够追上我们的步伐。”

陶东来的话虽然不算特别直白,但已经将意思表达得非常清楚了——只要是君主制的国家,就不可能成为与海汉旗鼓相当的对手。而在可预见的一段未来时期,这样的国家大概都不太可能出现在海汉的周边范围。

“少爷,到站了!”随从轻声提醒之后,李奈才从漫无边际的沉思中回过神来,起身下车。

还没出站,各种食物混杂一起的香气就弥漫在空气当中。这三亚站外面就是临春河畔的三亚港务中心,即后世三亚市区鹿回头广场一带,进出三亚港的船只、人员,都需在港务中心登记办理各类手续,前往胜利港、胜利堡办事的人也需在这里乘车中转,因此这地方的人流量极大,催生了大量的服务行业,供应各类餐饮的小贩和饭馆甚至比码头上的商栈还多。

此外从三亚港卸下的各种货物,也需要在这里通过火车、驮马、人力等方式转运至周边地区,街面上随时都能看到平板车队与驮马队并行的状态。好在海汉执委会规划时就已经考虑到了日后的发展,将道路修得极宽,路上每隔一段还有黑衣警察挥舞着警棍指挥交通,即便是初来乍到的新人,在警棍调教之下也很快就学会了靠右行进、留出车道之类的基本交通规则。

单从市面上的繁荣程度而言,三亚港已经跟广州城外的珠江码头不相上下,而且这里还远比珠江码头更为整洁有序,随时都能看到提着竹筐扫把不断清扫街面垃圾的清洁工,各种驮运货物的牲口屁股上也都挂着粪兜,让外来者都会对这里洁净的环境赞叹不已。

除此之外,这里的社会秩序也远比大明治下地区的港口要好得多,街面上随时可以见五人一组的警察小队在徒步巡逻。强大的警力配备保证了偷鸡摸狗之徒难以在这里肆意妄为,凡是被抓到的窃贼或其他犯罪行为,最低程度都会被判三个月的苦役,只要是脑子没烧坏的人都不会在这个地方寻衅滋事。

李奈所购置的别墅距离车站还有一段路程,随从很是贴心地询问李奈是否需要乘坐街边的人力黄包车或马车前往目的地。

李奈摆摆手回绝了随从的提议:“半年多没来了,这段路就当散散步了,正好看看三亚港这半年的变化如何。”

车站广场往北,基本就离开了港区,进入市镇了。海汉这几年在这边修建了不少商业房产,以租售的方式提供给外来人员。一部分收入较高的海汉归化民,也在这里购置有房产。当初李奈在这里购房的时候,楼盘开发规模才不过两三百户人家,而如今仅仅是定居在此的人口,已经超过了两千户。这其中大部分都是外来者,像李奈熟识的“琼联发”成员,几乎都在这边购置了房产,有的大户甚至还购置了好几套,类似船行老板詹贵这种举家迁到三亚定居的例子也为数不少。

不过李奈知道海汉的高层们都不在这里居住,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仍然是住在胜利堡里,此外在胜利港以东亚龙湾的海岸线上,据说修建了不少专供给海汉首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