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在大明的那些年 > 第120章 达则济天下

在大明的那些年 第120章 达则济天下

作者:间隔中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2 23:43:19 来源:书海阁

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

“出发!”

明己小手一挥,轻夹马腹。意气风发的喊道,率先跑了出去。

虎子驾着马车,载着汤圆和小桃跟了上去。

明己决定给自己些事来做时,才发现自己根本无事可做。待在侯府又太过无聊。便带着大家去旅游了。

去军营,郭英带着大家训练。用不上他。麒麟军护航,站岗都被郭英安排的妥妥帖帖。

去研究院,手办都做不好的人。去了也只能帮倒忙。理论倒是知晓一些。指个方向还行。具体的,他也解释不清楚。

而且研究容易让人着迷,明己可不想陷进去。当初做发电机模型就费了不少心力。

工厂更不可能去了。打工是不可能的打工的。上一世打工。来到大明还打工。这王爷不白当了嘛。

四海邻,他去了也只能做个消费者!商会也没他什么事。地方政事,他是不会插手的。而且马铃薯已经推广开了。

高丽军事基地需要时间建设。沈秀筹备囤积物资也需要时间。

在镇江显得有些多余。明己索性带着大家去旅游了。他来到大明,生活范围维持的很小。还没真正走出去过。

“此时情绪此时天,无事小神仙”

明己骑着马,心情愉悦。旅游本就是一件开心的事。

“少爷,咱们去哪啊?”

虎子出声问道,明己在镇江四处逛了一圈。回府便要带着大家出游。

众人早已习惯他想一出是一出的风格。去哪都没确定,便跟着出发了。

“嗯,走到哪算……。烟花三月下扬州。现在不就是三月吗?咱们去扬州!”

明己是临时决定出游的,并没想好目的地。正好三月,正好下扬州。

扬州府和镇江一江之隔。距离不远。古人对扬州也多有赞美之词。

明初,扬州府地盘还是挺大的。辖制三州七县。知府衙门位于江都县。和镇江隔着一条江。

扬州风景之最,应是瘦西湖。有古迹,有繁华,有美味。

扬州在古代。以富饶着称!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以青楼出名!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来到扬州江都地界。没走多远,明己立住了马。

“虎哥!我们没走错吧?”

入眼所见,一片破财。和诗中扬州大不相同。扬州不是烟柳繁华地,富贵温柔乡嘛?

虽然还未到府城,不过府城周边也不应该如此残败吧。他以为自己来错地方了

“少爷,这里的确是扬州地界。前面不远就是江都城了。老爷带我来过。虎子不会记错的!”

“这……,算了。来都来了。先进城”

明己有些失望。难不成古代就流行诗人带货了?这得花多少钱啊!

杜牧不老实?李白也堕落了?烟花三月?春分十里?

进了府城,别说青楼,就是酒楼也没几家!市可罗雀!摆摊的小贩只手可数。

明己记得四海邻在扬州开了分店。当初开分店的时候。他觉得扬州不错!提议第一批分店开在扬州,高松,无兴和中都凤阳。

“虎哥,去打听一下四海邻开在哪?”

虎子出去没多久便回来了。

“少爷,扬州没有四海邻!”

四海邻的确是开了,老秦对明己有着盲目崇拜。起初并没在意扬州情况。

扬州与镇江邻近。他以为明己会在扬州发展。明己赚钱还是有一套的。可明己并无这个意思。加上明己受伤。

四海邻开在这持续亏损。便把分店迁往通州了。所以府城就没了分店。

明己不知道这事,却也没觉得意外。这地的确不适合四海邻。好比在乡镇开个五星饭店。没人消费啊。

“哥哥,咱们回去吧?”

汤圆出声说道,她觉得这地方远没镇江好玩。

“不应该啊!汤圆,天都快黑了。咱们先找个地方住下。明天看看再说。好不好?”

汤圆点点头,明己的话。她是不会反驳的。几人找了一家酒楼。安顿好了以后。

明己还是不敢相信扬州会是这样的。诗人可以带货。皇帝总不能吧?杨广曾三下江都!总不能是来扶贫的吧!

明己询问店老板,老板一句不是本地人。说什么死了好多人。他也不清楚。明己也没在意。战乱年代死人很正常。

赶了一天路,明己早早的便休息了。想着明日去府衙了解一下。看看地方志。他是真有些好奇。

清朝的皇帝可是没事就爱来杨洲溜达。后世扬州发展也是不错。杨洲没理由会是这样。

不管长夜有多黑暗,黎明总会到来

明己一早醒来,换上了麒麟袍,去了州府衙门。禀明了身份,便被迎了进去。

杨洲知府苏鹏翼亲自接待明己。镇江与扬州一江之隔。镇江的变化他是亲眼目睹。

对明己很是了解。只是没有见过。不过这身麒麟袍就足以证明身份了!

“下官杨洲知府苏鹏翼见过王爷!”

“苏大人,别客气。我来只是有些好奇。想看看扬州地志。扬州地理位置优越。不应该是这个样子啊?”明己迫切的想要知道原因。也没有客套。直接说出了来意!

苏知府见明己认真的样子。看出了明己是真不知道。出声说道

“王爷有所不知!杨洲本是富庶繁华之地。变成如今这个样子。哎,是因为一场屠杀!”

明己有些懵,他知道杨洲十日和嘉靖三屠。明朝好像没这类事吧。示意苏知府说下去

“哎,此恶贼便是青衣军首领张明鉴。他赶走了元朝镇南王孛罗普化,入主扬州。

但是,在占据扬州城后,他并没有开始用心经营发展,反而做了人神共愤的事件--屠城。

不仅屠城!还做下了杀人为食的禽兽行径,惨绝人寰!惨无人道”

明己有些不敢信,咱们民族不该有这样的败类?倭岛来的吧!

“他死了没?”

明己也是义愤填膺!此等败类,不杀不足以泄愤!

“当今圣上得知后,派大将军缪大亨围剿张明鉴。解救百姓。

张明鉴自然不是圣上的对手,便率众开门投降了。被圣上赐死!原本扬州的百万人口。或被杀,或逃离。十室九空。仅剩十八户人口!大明立国,圣上……”

史上,老朱劝降的使臣也被吃了。得知张明鉴的凶残行径,怒不可遏,并立下誓言:决不宽恕此人,誓不为人。

为了制止张明鉴,老朱急派猛将缪大亨前往扬州。同时命令徐达、汤和率领浙东兵马,全力围攻扬州。

张明鉴感到压力巨大,最终选择投降。发誓不杀降的老朱,还是下令弄死了他!

明己从苏知府口中也了解到。老朱为治理杨洲。减免赋税。并从苏州迁移人口。

电视上的杨宪。并不是治理杨洲的实干派。他跟着老朱混的比刘基早。

在检校当差。洪武二年任职中书右丞。打小报告扳倒了汪广洋。硬刚李善长失败。洪武三年被老朱送走了。

杨洲的命运还真是坎坷。了解原因后。明己也有些触动。土地虽然分下去了。杨洲的物资还是稀缺。人口稀少。

明己想着尽一些力建设杨洲。若是等自然恢复。需要的时间有些长。盛极一时的杨洲。沦落至此。着实让人唏嘘

和苏知府商议了一下。明己便离去了。心情有些沉重。百万人口变成十八户……

回到酒楼,明己的情绪依旧低落。汤圆年纪小,明己也不好给她解释。

明己看着虎子,他是老头的亲兵。这事他应该知道啊!

“虎哥,你知道杨洲张明鉴嘛?”

“知道啊!当初跟着老爷……”

明己一阵无语,知道你不说!没有理会虎子。转身回房去了。也没了游玩的兴致。

一片破败没什么好看的。只能徒增伤感。

明己思考着如何快速恢复杨洲生机。一地繁荣,最重要的便是人。得想个办法吸引人流入驻杨洲。杨洲的地理位置还是很有优势的……

此时的杨洲,人丁不兴,田地荒芜,百业萧条。明己离去之前准备去见识一下瘦西湖。

来扬州不去瘦西湖。好比到北京没去**。去上海没去外滩!明己可不想留下遗憾。带着几人便出发了

瘦西湖是由纵横交错的河道组成,与京杭大运河相同。并非是湖泊。在明初名字还是保障湖。

杨洲堪称古代的大都市。湖边亭台楼阁错落。城郭环绕。人没了,建筑还在。风景还是不错的。

明己来到瘦西湖,欣赏着这个面积庞大的湿地公园。河道众多,因此桥也比较多。木桥,石拱桥与环境相得益彰。并不突兀。又自成风景。

岸边树木茂密。水在林间,林在水中。亭台楼阁坐落水岸。古典的阁楼,传统的工艺,造型独特美观。古香古色,仿佛置身于一幅古典画卷之中。

美景会让人心情舒畅。明己也不能例外。心里嘀咕了一句。这不就是古代吗!当然古香古色了!钢筋水泥,玻璃大厦那才奇怪呢!

“哥哥,这里好玩。只是这些房子怪怪的。不舒服”

汤圆觉得这里风景漂亮。不过作为本地人,早已习惯了这些建筑。且年久失修,少了人气滋润。破损,坍塌之处居多。

也就有些残破不堪,眼前破败的景象让她有些渗得慌。后世的高楼大厦才会让她眼前一亮吧!与明己恰恰相反。

这些破碎之处,在他眼里反而是历史痕迹。证明着历史厚重。

“汤圆。哥哥给你建造个公园好不好。”

“什么是公园啊?”

“嗯,就像翠洲庄园那样的!”

现代词汇,明己还真不好解释。汤圆去过皇家园林。意思到了就行。

明己决定建设杨洲,就得先把吸引人流。老朱强制迁移哪有自愿的效果好。

明己决定重金打杨洲景观,那时就能吸引人流来瘦西湖游玩。

在这个时代,能旅游的。应该非官即贵,或者文人士子。他们口笔相传。久而久之,杨洲也扬名了。人自然也就有了。

发展旅游业之前还得先解决民生。民生治安不好。旅游是搞不起来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杨洲如一滩死水。注入商业河水就是了。明己可不会像电视里的杨宪。傻傻的去开垦荒地。

见效慢不说,在明己眼里就是瞎胡闹。好好想个办法,不比你开几亩地强啊。老朱还不如派个农民过来。干活还利索。

不过没办法就用笨办法。总比什么都不干好。也算一个好官。

明己拉着汤圆漫步林水之间,给她讲起后世景点的规划。汤圆听的津津有味。

早春的瘦西湖,林间绿地,花草竞艳。青翠欲滴。置身其中。轻松舒适。

“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

明己念出了清朝小汪的诗。决定发展杨洲了。提前给保障湖改个名。提高一下知名度。想来小汪也会同意吧。

虎子不懂诗,并未发现诗与当下的景不符合。别说繁华,都有些破败了。

这首诗在这个时空提前出现。后世老师讲解时。怕是会强行解释为,表现了诗人明己建设杨洲的强大自信。他已经看到了杨洲繁华吧。同学们要体会诗人的心境啊

明己心里瞎想了一番。小时候可没少揣摩诗人什么意境之类的。

明己认为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情绪到了,写几句。怕是诗人自己都没想到,原来我写诗的时候还想了这些啊。

回到客栈后,明己还有些意犹未尽。瘦西湖的确很漂亮。西湖好比一个丰韵美妇。瘦西湖就是婀娜多姿,身材曼妙的少女……

去了瘦西湖,杨洲之行也不算白来。明己有心恢复杨洲经济。也就没有久留,第二天一早,便回镇江去了

明己还在回程途中。汤显德已经到了侯府。此刻正孤零零的站在侯府院中发呆。

汤承宗去了国企上班。老家土地也被征收了。传统商业发展有限。汤和让他来跟明己混了。也是照顾明己的意思。

他有家有室的。不能像明己一样说走就走。所以并未和明己同行。安排好家中。这才赶来镇江。

侯府门房告诉他,明己出门游历去了。不知归期。他想着在侯府等着明己归来。

让他发呆的是侯府配置。简单的小院,空无一人。整个侯府只剩几个护院。这还是汤和安排保护明己的人。

奴婢仆从是一个都没有。这是王府?他不敢相信自己大侄会过得如此清贫。以自家老头对明己的喜爱。明己就算没钱,汤和也会给他。总不能是整个侯府都去旅游了吧。

他有些搞不懂。招来一个护院

“王府其他人呢?”

“回二少爷。都跟着少爷游历去了”

“都去了?整个侯府都去了?厨子都去了?”

护院心道,可不都去了嘛!我不是得看家护院走不开。我也去了

“回二少爷,都去了。厨子倒是没去。小青姑娘进京了”

汤显德自然知道小青入京了。如今正住在汤府呢。以他的身份自然也不会和小青有交流。并不知道小青就是厨子

又询问了护院一些侯府的事情。也知道了侯府配置。心里对明己充满了疑惑。有些不解。

太阳写了一个旦字的时候,明己一行也归来了。

“二叔。你来了啊!”

汤圆进了侯府便冲着汤显德跑去。汤显德照看祖业。时间充裕。

汤圆和他还是很熟悉的。在凤阳生活时,汤继祖在朝为官。常回来的也是汤老二。

汤圆是一个心思细腻善良的小女孩。汤老二也很喜爱他。常给她带吃的玩的。和汤圆比较亲近。善良漂亮的小姑娘谁不喜欢呢?

“是啊!小汤媛去哪了?”

汤显德抱起了汤圆,颇为宠溺的说道。看得出汤老二是一个女儿奴。他对自己儿子可没这么温柔。

“哥哥带我们去扬州了。有好多桥,还有花,还有好多河……”

汤圆开始讲自己看到的东西。有几分得意的意思。破败的楼阁她是一句不提。

“汤圆下来吧。二叔,你什么时候到的?”

明己走了进来,和便宜二叔打招呼。他知道汤老二会来镇江。汤和跟他说过。也是汤和不放心两个小孩在镇江生活。让汤老二过来照看。

“二叔也是刚到。大侄,你们不是去游历了吗?怎么回来这么快?”

汤老二放下汤圆,出声说道。他对明己也是非常满意。年纪轻轻就已是王爵,比老头都还厉害。

自己儿子也是明己安排的工作。明己将来也会是汤家家主。对汤和让他听明己的话,也没有什么抗拒的心理。

“这事说来话长。二叔,咱们先吃饭。”

双方都是舟车劳顿。明己也不会让小桃刚回来就进厨房。众人便去了四海邻。也算是给汤老二接风。

明己在吃饭的时候讲述了扬州见闻。把自己准备援助扬州的事也和汤显德说了。并与他商议了一些细节。

扬州援建计划在明己的心中逐步具现……

喜欢在大明的那些年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在大明的那些年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