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苟在边疆当藩王 > 第30章 颠三倒四

苟在边疆当藩王 第30章 颠三倒四

作者:梦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00:39:55 来源:书海阁

钱峰必须第一个出来表忠心,他是后加入杨竞团队的,如果不及时表忠心,都不用杨竞说话,曾泰为了杨竞的绝对安全,都会第一时间安排军情司做了钱峰。这钱峰当真是个人才。

“正德请起,你的意思孤明白”杨竞使了个眼色,李德全赶紧扶起钱峰。

“几位怎么看?”

“殿下,不能奉诏啊。无论是赔偿损失,还是您去长安,都是不可接受的。臣说句僭越的话,您一旦去了长安,恐怕就回不来了。依臣看,殿下可以上折自辩,用来拖延时间”吴晋首先开口了。他是杨竞排名第一的大臣,也是杨竞的智囊之一,给出了自己的应对之策,就是拖延时间。

“大王,臣以为,可以参考吴参政故事,直接做掉宣旨的队伍,给朝廷来个死无对证”曾泰接着开口。当初吴晋在黄河边直接杀了传旨太监和10名锦衣卫,并扔进黄河,曾泰想继续采用这个策略。

“老大人,不止于此”杨竞苦笑道。这曾泰的计策都是这种绝户计,直接干掉翰林院掌院学士、100名锦衣卫和1000禁军,那就是直接和朝廷开战了。梁帝再窝囊也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的。

“现在并不是和朝廷开战的时机,呸,不对,什么时候也不能和朝廷开战”杨竞说走嘴了。

吴晋、曾泰和钱峰都呵呵笑了起来,算是冲淡了一下承运殿的紧张气氛。

“大王,还是要早做准备,按照情报上的时间来说,宣旨的队伍一个半月后就到了。臣以为,可以以重金贿赂钦差,寻求转机”钱峰斟酌着开口。

看见吴晋、曾泰和钱峰都说完了,杨竞开口了,“小场面,格局要大,孤教你们怎么处置这类事情”

看见杨竞气定神闲,吴晋等人也渐渐安定下来这就是领导者的气场。

“首先,朝廷让孤回长安反省,孤是不能回去的。一个半月后,孤正在率领神策军扫荡奴真呢”

“大王此计甚好,与敌接战,无法撤出战斗,可以直接回避去长安的问题”吴晋首先开口说到

“你们要记着,要回避一个问题,可以制造另外一个更大的问题,这个问题还要占领道德制高点,对外战争,就是最大的道德”杨竞老气横秋的教育这三个重臣。

“第二个,赔偿72个大户,255家中户的问题。清查土地,是孤应上任太守乔庸所请进行了,曾大人,立即将乔庸斩首示众。抄其家产赔偿大户损失。孤觉得,72大户每家赔偿白银1两,255中户每家赔偿500文为好。乔太守估计也就这些家产了”杨竞笑着说

狠,实在是太狠了。如果杨竞不提,大家都快把襄平原来的太守乔庸忘了,乔庸是太子一系的人,也是襄平各大户的支持者,杨竞这是用乔庸的人头,狠狠的打朝廷和太子的脸。

乔庸也是倒了血霉了,本来杨竞都想把他放回关内了,这恰好赶上这样的圣旨,杨竞就拿乔庸祭旗了。至于说赔偿白银1两和500文,更是**裸的蔑视朝廷。不过杨竞反而占理了,我给补偿了啊?所有的土地分给农民就更加合法了。

“第三个,通知边军第1旅,禁军进入襄平郡内必须缴械,不然就直接滚蛋”

这是下马威,这一通操作下来,完美解决了朝廷召回杨竞、赔偿大户的圣旨。

“你们啊,格局要大,对付朝廷这样的圣旨,颠三倒四就行了。”杨竞又老气横秋的说

吴晋、曾泰和钱峰都惊呆了,还可以这样操作?这不就是一边对朝廷说,我听你的,一边狠狠扇朝廷的脸吗?朝廷还真没有什么办法?

“要以理服人,懂了吗?”

“大王睿智,臣等拜服”吴晋、曾泰和钱峰真心实意的下拜。

“当然了,这是主要的策略,还有一些细节要注意”杨竞沉吟了一下,又开口说,“100名锦衣卫,每人赏赐白银50两(这是锦衣卫5年的军饷,相当于7.5万元),1000名禁军,每人赏赐20两,(这是锦衣卫2年的军饷,相当于3万元),这钱从王府内库出”

“另外,长平提前到锦州迎接张元学士,接到张元学士后,不着急来襄平,可以带着钦差队伍看看各县的风土人情。”吴晋拱手称是,说起来,张元还是吴晋的座师,吴晋考中进士那年,张元正是主考官。

“大王,要不要给张元和赵石准备一些赏赐?”吴晋问道

可能太子对张元不太放心,又安排的户部侍郎赵石作为副使,和张元一同来襄平。

“李德全,查抄盐商的宅子里,最大的是哪个?”杨竞问

“回殿下,最大的一套位于前门大街,离王府2里左右,五重院落,有房屋近百间”李德全如数家珍的说到

“收拾出来,挂上千山书院的牌子”

“大王可要是?”吴晋眼前一亮

“长平知我”杨竞笑道。这聪明人就是不一样。

“行了,按计划准备吧。钱大人,抓好铁矿的生产,这时秋天我们攻击高句丽最大的依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臣领命”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杨竞真的很清闲。吴晋主抓行政、曾泰主管军事、钱峰主要负责铁矿,这三个人都是能臣干吏,整个辽藩被打理的井井有条。

边军第4旅已经推进到松花江的南岸,辛无忌率领的3000神策军骑兵在松花江附近游荡了一个月,奴真是一退再退,已经不再靠近松花江东岸200里以内了,退缩到更东边舔舐伤口。突厥在歼灭大部奴真骑兵后,也撤离了,他们的主力还是要去参加突厥和梁国的会战。杨竞的部队是彻底在梅河和松花江之间站稳了脚跟。

由于宣传司外宣处的宣传,靠近襄平郡的关内三郡:内黄郡、山海郡和渤海郡的流民拖家带口的往襄平郡走来,短短一个月,就来了流民两万多人,杨竞把他们全部安置在新成立的东北部三县,后续杨竞还准备在梅河和松花江之间设置新的县,再来的流民酒杯安置在新县。

杨竞心里最终的打算,就是把后世东北部那三个省份的底盘全站住了,有了这样的资源,他就再也不用担心太子的势力了,甚至有了逐鹿天下的资本,当然了,饭要一口一口的吃。

时间过得很快,很快,来到了6月中旬了,张元一行也终于赶到了锦州县。

张元一行从长安出发,一路经洛阳、开封、齐鲁大地、北平,到山海关,路上见得都是百姓面有菜色,流民成群。到了北平郡境内还好些,但在百姓的脸上,也见不到一丝的神采。张元寒门子弟出身,见此景象,忍不住摇头叹气。

赵石是在州县任上一步一步干到户部侍郎的位置上的,对民间的疾苦有了一定的了解,看见张元的神情,忍不住开口劝道:“老大人不必太过介怀,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张元只能报以苦笑。

张元一行到达锦州县后,吴晋带领神策军总兵王世安出城15里迎接。

“下官辽王府昨参政、长史吴晋携辽王府官员拜见钦差张大人、赵大人”吴晋、王世安拜倒

“二位请起”张元和赵石下轿,张元开口说到

“下官谢二位大人”吴晋、王世安起身,“恩师,下官奉辽王宪令,特别迎接老师和赵大人”

吴晋中进士那年,张元是主考官,算是吴晋的座师,所以吴晋管张元叫做老师。座师是举人、进士对主考官的尊称。科举制度中,主考官称总裁,又称座主或座师。

“长平气色不错,看起来襄平的水土养人啊”张元看着这个昔日的弟子,也笑呵呵的说

“老师,赵大人,请随在下入城吧”吴晋笑着说

“好”

“老师,赵大人,在入城之前,还请禁军的兄弟们将武器交出,由辽王亲军保管,在辽藩境内,您们的安全全部由辽藩负责”

吴晋这话说完,禁军指挥千户和锦衣卫百户勃然作色。

王世安见此状况,一挥手,800羽林卫放下面甲,立即摆开冲锋队形,800名重骑兵的声势惊人,唬的禁军指挥千户立即准备结阵,步兵对抗骑兵的方式只能是结阵。锦衣卫指挥百户也将张元和赵石保护起来。

场面一下子变得很紧张。

喜欢苟在边疆当藩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苟在边疆当藩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