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苟在边疆当藩王 > 第31章 政通人和

苟在边疆当藩王 第31章 政通人和

作者:梦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00:39:55 来源:书海阁

“不必如此。既到辽藩,自然按辽王殿下的命令行事。诸位可将武器暂时交于辽王府卫率保管”张元和赵石对视一眼,随即笑着下令。

张元和赵石心里明白,这是辽王知道自己圣旨的内容了,还是配合吧,别再激怒辽王,自己小命再交代这里。100锦衣卫加1000禁军,都不够人家800重甲骑兵一次冲锋的。况且眼前的吴晋是有前科的,他又不是没杀过钦差。

张元和赵石发话了,禁军千户和锦衣卫百户也不敢说什么了,乖乖的将武器交了出来。毕竟张元是翰林院从一品的掌院学士,从一品啊,可以说是位极人臣了;赵石也是正三品的户部侍郎,当真的位高权重,两个中级军官根本不敢反抗。

王世安安排随行的神策军步兵把锦衣卫和禁军的武器收好,“好好保养,严加看管,到时候还给锦衣卫和禁军兄弟”

随后的事情就简单了,吴晋热情的迎接张元和赵石入城,禁军自有王世安引去军营,两位钦差及锦衣卫下榻县衙。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张元和赵石着急宣旨,就早早出发,启程襄平郡城。一路上,只见官道两侧,农田里稻苗茁壮成长,农民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脸。看见全身黑甲、披风上带有黄色条纹的羽林卫,都知道是辽王亲军,纷纷热情的向羽林卫打招呼,还有大胆的百姓拿来水壶、鸡蛋等物,献给羽林卫。而羽林卫的士兵则和气的向百姓回礼,并没有拿百姓的任何物品。

这一幕,被张元、赵石深深的看在眼里,随行的锦衣卫和禁军也看的目瞪口呆。

“想不到辽藩军民相处如此融洽”张元感慨的。在大梁国,兵过如匪并不是随便说说的,大军行过,洗劫一下路过的村庄是十分常见的事情,至于强抢民女、杀良冒功也是常见的事情,百姓看见朝廷大军都躲的远远的。像这种百姓主动亲近王师的现象,是想也不敢想的。

“辽王治军一向严谨。胆有伤民者,一律严处。所以大军到处,百姓都是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杨竞笑着解释到

这一路,由于张元和赵石想看看沿路的风景,都没有坐轿,都是骑马,所以看的仔细。

从锦州、到盘山县、到台安县,一路走来,一个流民也没有,百姓都在安居乐业,一望无际的辽水平原上种满了水稻,看着长势就喜人;县城里也是烟火气十足,官差和气,商业繁荣,当真是一片政通人和的景象。

“书中上古贤王之国,不过如此”张元连连感叹

“辽王殿下就藩仅半年,辽藩大治。辽王真乃仁王,长平兄也是大才”赵石也感慨。赵石也当过一郡太守,自问自己是无法把一个郡治理成这样的。

“对了,吴大人,本官有一事不解,还请吴大人解惑”赵石突然开口到

“侍郎大人但说无妨”吴晋客气到

“本官和张大人从关内来时,一路上有大量流民拖家带口前往襄平郡,你们是怎么应对的呢?”

“是这样的侍郎大人,辽王有令,凡是来襄平的流民,成丁不论男女,授田五亩;老人和儿童减半。耕种10年后,土地归个人所有,官府发给地契。前五年免税,后五年按收成的4成纳税”吴晋笑着解释到

“我看流民成千上万,襄平郡可有足够的土地?按照你这个标准,一户3口之间就是12.5亩土地啊。”赵石接着问道

“侍郎大人慧眼,这几个月来,一共是7万5000人,2万户来襄平,共授出土地28万亩。襄平郡没有足够的土地,不过辽王殿下率军东逐奴真,扩地千里,土地是足够的”吴晋笑着解释

“扩地千里?”张元不可思议的问道

“是的老师,辽王殿下东出抚顺县1200里,一直打到松花江南岸,也就是说西起抚顺县东到松花江1200里,南起长白山北到草原800里之间的广阔土地,尽属辽王了”吴晋自豪的说

张元和赵石被吴晋的话惊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不过一路以来的见闻和对吴晋为人的了解,两人本能觉得吴晋说的是真的。

一路看,一路叹,襄平郡真的被杨竞治理的很好,张元和赵石不禁对自己此行担忧起来。一旦辽王不奉诏,他俩能不能活着走去襄平都是两说。襄平郡的几十万百姓都会活活把他俩打死,都用不着神策军和羽林卫出手。

待着复杂的心情,从锦州出发十几日后,到了襄平郡,辽王府。

襄平郡、辽王府的主殿,承运殿前,张元、赵石和100名锦衣卫正待宣旨,却发现辽王杨竞不在。至于禁军,连襄平城都没让进,直接住在了城外的军营。

“钦差大人,辽王殿下正在前线和奴真交战,无法回来接旨。本官代辽王殿下接旨”

张元也不墨迹,照本宣科的把圣旨读了一遍,吴晋接过,随手就放在了一边。有锦衣卫怒目而视吴晋,立即被旁边的同伴拉住。眼前这位长史大人,可是真的杀过锦衣卫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吴晋放下圣旨,随即说:“辽王有令,锦衣卫和禁军的兄弟们辛苦了,100名锦衣卫,每人赏赐白银50两(这是锦衣卫5年的军饷,相当于7.5万元),1000名禁军,每人赏赐20两,(这是锦衣卫2年的军饷,相当于3万元),在襄平郡期间,每天供肉一斤”

吴晋的话说完,就出来100名神策军,抬着50口箱子出来了,每口箱子500两白银。

吴晋笑着看神策军百户和锦衣卫百户做好交接,随即把100名锦衣卫请到偏房,好酒好菜的招待。接到赏赐的锦衣卫高兴坏了,谢赏声不断。

打发了锦衣卫,吴晋随即把张元和赵石请进承运殿正殿,杨竞赫然坐在主座上。

“臣翰林院掌院学士张元、臣户部左侍郎赵石参见辽王殿下,千岁千千岁”张元和赵石哪里还不明白杨竞的意思,也不用多说,直接下拜就是了。

“老师免礼,鼎诚兄请起,赐座”杨竞笑着开口

张元曾经当过侍读学士、给皇子们上过课,所以杨竞叫张元老师。张元之所以几次帮杨竞说话,也是有这个理由。赵石字鼎诚,赵石的母亲曾经当过杨竞母妃的女官,只是很短一段时间,前秦忘的时候,还是前秦小公主的杨竞母亲放自己身边的侍卫和女官离开,其中就有赵石的父母,这段隐秘除了杨竞、秋华和赵石没人知道。所以杨竞叫了赵石一声鼎诚兄。

“谢九爷”张元和赵石异口同声的说。两人知道杨竞给他俩很大的脸面,自己也不好端着,所以都改口叫杨竞九爷,以示亲切。

“长平,给老师和鼎诚介绍一下襄平的同僚”

“两位大人,这位是辽王府右参政、右长史曾泰大人,这位是襄平郡太守钱峰钱大人”吴晋笑着把曾泰和钱峰介绍给张元、赵石。

“曾泰?阁下莫不是前朝兵部左侍郎?”张元上下打量曾泰

“正是老夫,张通政别来无恙啊”曾泰笑道。张元在前秦的最后一个职务,就是正三品的通政司通政使,和曾泰这个兵部左侍郎品级相当,都位列台阁。

曾泰对赵石也拱了拱手,赵石赶忙回礼。

张元又看向钱峰,疑惑的问,“襄平郡的太守不是乔庸吗?”

杨竞给吴晋使个眼色,吴晋接口到,“张大人有所不知,襄平郡原太守乔庸,打着清查土地的名义中饱私囊,已经给辽王殿下免职了。辽王殿下特保举钱峰大人为襄平郡太守,吏部已经下文了”

“原来是乔庸干的好事,还诬陷辽王殿下,两位钦差要明察啊”钱峰接口说道

张元和赵石没想到杨竞干净利落的把罪名推到了乔庸身上,别人不清楚,他俩可知道,乔庸的母亲可是太子的乳母,乔庸对太子最忠心不过了,不然没有太子的帮助,也不可能年仅40岁就当上了一郡太守。

“这样也好,我们把乔庸带回长安,也算是洗清了殿下的清白”赵石笑着说,这样最好了,他可不想得罪杨竞。一来杨竞有恩于他们家;二来他是真怕没法活着走出襄平,毕竟杨竞连前朝旧臣曾泰都直接任命成自己的三把手,他是真没把朝廷放在眼里。杀了自己这个侍郎,也是举手之间的事。

“长平,把乔庸和退款名册给两位大人”杨竞吩咐到

吴晋恭敬的把一个盒子和一册账本放在了张元和赵石的案前。张元和赵石翻看名册,是襄平上告的72家大户和255家中户的名字,大户赔偿银1两,中户赔偿500文,赔偿金额从查封的乔庸家产里出。每个名字后面都是户主按的手印,并声明赔偿合理,不再上告。

“九爷,何至于此?”张元苦笑。张元哪里还不明白,杨竞这是在狠狠打朝廷的脸。

喜欢苟在边疆当藩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苟在边疆当藩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