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苟在边疆当藩王 > 第64章 天下大乱

苟在边疆当藩王 第64章 天下大乱

作者:梦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00:39:55 来源:书海阁

杨竞这人就是,十分在乎舆论的作用。杨竞和余成又详细研究了一下舆论战的策略,敲定一些重要的细节,杨竞长出口气,“李德全,从王府拨3万银元给敬中,这次舆论战的花费不能小”

“大王,臣这舆论战是礼部的职责所在,臣不能为大王分忧,已经很是惭愧了,怎么再要内帑?”余成十分的激动,立即起身跪了下来。

在余成看来,这就应该是内阁和六部需要做的事情,杨竞已经给指导的明明白白了,再让杨竞出钱,余成脸上实在是挂不住了。余成特别看不上赵石,没钱了就向大王要,靠,要是什么都靠大王干,还要咱们这些臣子们干啥?

“敬中,你起来”杨竞甚至亲自扶了余成一把,“这段时间,你做的,本王都看在眼里。内阁那几个人怎么对待你,本王也看在眼里,你受了些委屈。”

杨竞说完,余成直接是嚎啕大哭,因为余成坚决查办周明的案子,搞得吴晋和钱峰对余成都有意见;加之贷款的事情,赵石也对余成有了意见。内阁总共就三个大学士,全部对余成有意见,余成的日子很难。

加之余成担任尚书的礼部,还是归赵石分管,杨竞能想像的到,余成申请经费的时候,赵石会怎么刁难余成,所以杨竞才自掏腰包,拨了3万银元给余成。

“这钱你拿着,不够再说,本王再给你拨,你已经很难了,本王不想再看到你因为工作被上司刁难”杨竞拍了拍余成的肩膀、温和的说。

“大王天高地厚之恩,臣万死难报”余成连连叩头。其实杨竞赏赐余成那副“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那副字的时候,余成孤臣的道路就算是注定了。

梁帝驾崩的诏书和太子登基为永安帝的诏书随着一匹匹驿马,传到大梁九州八十一郡。底层百姓对这些改朝换代并不感兴趣,因为除了辽藩,大梁几乎所有的农民都吃不饱,至于说谁当皇帝,这些百姓更不会在意了。

官员和士绅阶层确实非常的在意,因为这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利益问题,越来越多的士绅大户意识到大梁要乱了,纷纷准备为自己的资产找一处避风港。

除了选边站队,投靠一位势力强大的亲王以外,很多士族也采取了两头下注的打法,主要力量投靠永安帝、晋王、齐王、燕王中的一位,还会派家族中的年轻子弟,带着一部分资产,到辽藩生活。两头下注都说少了,多头下注才是真的。这也是为什么那190万亩地能售罄的原因。

晋王杨华知道太子登基的消息后,立即召集自己的心腹议事,晋王府承运殿里,晋王、刘静、徐拱、狄英、徐盛、吕勇等人面色凝重。

“这太子和他那个倒霉舅舅太无耻了,竟然把父皇驾崩的屎盆子扣在了九弟的身上”晋王杨华是破口大骂。本来局面好好的,自己轻松的一招,让太子陷入莫大的政治危机里,现在倒好了,太子不仅摆脱了危机,还顺利登基继位了。

“殿下,当务之急,还是要早做打算为好。太子已经登基了,一旦时间长了,天下务必归心,咱们还是要趁早行动”左长史刘静立即说了出来。

刘静等人和晋王干的九族消消乐的事情,这个事情容不得半点差池,没有失败的选择,必须成功。

“老九,你说说,咱们下一步该怎么办?”晋王杨华也知道到了关键时候,直接问道。

“殿下,臣有三策。上策,趁着黄河结冰,三万骑兵直接渡河,绕过潼关直逼长安,然后突击长安,宣布太子弑父,废除太子的名位,您直接称帝”刘静恶狠狠的说。

“中策,守住风陵渡,内部整合三晋大地的各个势力,积累力量,以待天时。一旦天下有变,咱们再出兵长安”

“下策就是向东征伐燕王,获得幽州之地。一旦您拥有幽州、并州两州之地,也能与太子对抗”刘静展现出晋藩第一谋士的风采,直接说了上中下三计。

刘静说完,晋王杨华和殿里的众人都有些沉默,其实都明白,上策是成功概率最大的,中策不过是延缓时间而已,时间目前看在太子一面。下策是最不可能,除非辽王杨竞出手,和晋王一起攻打燕王。

“殿下,臣以为,上策和中策并不矛盾,可以同时进行”狄英见气氛有些凝重,不由的说道,“咱们一边抓紧整合三晋内部的力量,一边训练骑兵,做好随时突袭长安的准备,一旦时机成熟,就立刻行动”

不得不说,狄英还是水平在线了,他的建议非诚的中肯,要是让晋王杨华立即下了突袭长安的决心也不现实。也得给晋王杨华一些思考的时间。

“殿下,刘大人的三个策略您可以慢慢考虑,但是现在还有一个着急的事情就是,您以什么名义面对已经登基的永安帝?”间侦司主事徐盛说道。

是了,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杨竞通过四年的时间,不断培养辽藩百姓相对独立的风俗和意识,并且准备建立辽国,这就具备了政治实体。现在晋藩也面临这样的状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难道我们效仿老九,成立晋国?”晋王杨华试探的问。

“不妥,殿下,九爷成立辽国,是因为九爷真不想逐鹿中原、君临天下,只想着偏安一隅,所以成立辽国无可厚非。您不一样,您是要进入长安城,争夺大梁正统的,所以你不能建立晋国”狄英立即反对道。

成立晋王,晋王杨华登基的法理性就降低了很多,所以狄英才会这么说。

“殿下,臣觉得,您可以以摄政王的身份,起兵反对太子。就说皇上已经给您密诏,封您为摄政王,诛杀萧氏一族。萧氏一族蛊惑太子、圈禁皇上,后来太子更是在萧氏一族的鼓动下弑父,萧氏一族当诛”右长史徐拱恶狠狠的说。

不得不说,徐拱想出的这个借口是真好用,摄政王的名分也比直接称帝要好。要是杨竞参加这个会议,肯定会给徐拱点个赞,这不就是华夏历朝历代常见的“清君侧”么?

“好,孤就称晋王,大梁摄政王”晋王杨华意气风发的说。

确定了名分,剩下的事情就是招兵买马、整顿内政了。晋王杨华把这些事情都分给了自己的几个心腹,几个亲信也纷纷拱手离开,他自己就是在思考突袭长安的可能性。

晋王号称大梁摄政王,齐王、燕王等人不可能没有动作,齐王也是起兵了,齐藩东侧是大海,北侧隔着黄河与燕藩对峙;西面在定陶县和大梁中央朝廷的中州镇对峙,南面则是在兰陵县和大梁中央朝廷的徐州镇对峙。

“文先生,这徐州镇实在是太讨厌了,一直阻挡在孤南下的必经之路”齐王杨战站在舆图前,对着自己的左长史文白说道。

齐藩仗着盐海之利、财大气粗,直接扩建了10万备倭兵,齐王杨战的打算是直接南下江淮和长江中下游的江浙地区,将大梁的税收重地纳入怀中,再徐图天下,但是梁帝生前安排的徐州镇3万精兵牢牢守住了徐州,挡住了齐藩南下的路线。

“殿下,稍安勿躁。徐州镇总兵常茂,臣以前有所接触。臣想着,是否可以采取非军事手段来夺取徐州?”文白羽扇纶巾,一副智者的模样。倒不像是一位官员了。

“非战争手段?”齐王杨战疑惑的回头,“你说说?”

“殿下睿智,金钱加爵位,殿下可以许诺,日后君临天下,封常茂个国公之位,未尝不可以说服常茂投靠殿下”文白笑着说。

“高官厚禄?”齐王杨战自言自语说了几遍,“这样,文先生,你安排人和常茂接触一下,只要本王,事成之后,许以国公之位,常茂身后,追封郡王”

还得是天家子弟,这气概就不一样,齐王开出的价码是常茂活着的时候封国公,死后追封郡王。由于常茂不是皇族,所以不能活着封王。

“殿下如此气概,大事可成矣”文白大喜的说道。

其实梁帝的这九个儿子,基本没有简单的人物。杨竞原主算是其中比较废物的,但是穿越过来以后,杨竞应该是梁帝九个皇子中最强的。齐王杨战的魄力也不小。

剩下的燕王、楚王、凉王、蜀王也纷纷小动作不断,只有在长安的赵王非常的老实,被太子看的死死的。

杨竞还是一副不紧不慢的状态,今年的新年是杨竞大婚后的第一个新年,虽然由于梁帝驾崩,杨竞也不好庆祝。但还是带着王府众人,在柳河行宫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新年。

杨竞知道,过了这个年,就有的忙了。因为天下已经大乱了。

喜欢苟在边疆当藩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苟在边疆当藩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