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苟在边疆当藩王 > 第65章 朝堂争斗

苟在边疆当藩王 第65章 朝堂争斗

作者:梦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00:39:55 来源:书海阁

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杨竞舒舒服服的过了个年。正月十六这天,杨竞召集了内阁、六部九卿和各郡的太守,各军的总兵,召开了辽藩新一年的工作会议。

按照以往的规矩,都是二月初一召开年度工作会议,杨竞觉得这样太浪费时间了,就把会议时间提前到了正月十六。正月十六这天也是辽藩各衙门正式上班的日子。

时间过的是真快,一晃杨竞已经来辽藩整整四年了,今年是第五个年头,也是从去年开始,杨竞制定了每年年初召开工作的会议的制度,审议去年的决算和今年的预算,对全年的工作进行安排。

早在去年腊月二十九这天,杨竞就在襄平城的南郊祭祀天地,宣布大辽立国了,所以这次的会议也是辽藩改为辽国的第一次会议。

“大王,臣先汇报一下去年的财政状况”内阁大学士、户部尚书赵石首先出班了。

“去年全年的一般性预算支出是335.5万银元,实际完成预算支出336万银元,基本上收支相抵。算上库存银及税款,去年收入和支出相抵,结余3万银元”

这个预算包含了军费、修建运河等等费用,但是不包括对高句丽的战争支出,所以但说按预算执行的话,去年的财政运行十分的平稳。

“去年的特殊支出为对高句丽的战争,总体的预算支出达300万银元,当时财政资金不够,户部从奉天银行贷款了100万银元、从四海银行贷款了300万元,用这笔贷款维持了战争支出”

“战争的缴获也很可观,除了武器装备和马匹外,朝廷获得了乐浪郡160万亩耕地和现银200万银元。这160万亩土地除了预留出60万亩安置流民以外,其余的100万亩全部用来发售。”

“去年最大的收益就是卖地的收益,其中凌水县先后两批卖了96万亩土地,乐浪郡卖了100万亩土地,刨除王府分成,实际卖地收入1480万银元。目前入账的银元是680万银元,还有800万银元待入账”

“归还贷款本金加利息合计460万元,目前户部国库现有银元220万银元,还有800万银元待入账”赵石一口气就把辽藩去年的收入、支出全部详细的讲解了一遍。同时,有户部的官员将基本收支账目全部呈交给杨竞。

“诸卿有什么意见?”杨竞下令将各个账本给承运殿里众大臣轮流看看,又过了一阵后,杨竞问道。

“臣等无意见”众人纷纷说道。该说不说,在管理财政这方面,赵石非常的厉害,每笔账目都记的清清楚楚,是难得的理财高手。这也是杨竞为什么器重赵石的原因。

“那就照准,通政司批红吧”杨竞笑着说了一句。通政司通政使杜宇立即上前,恭敬的拿起杨竞的朱笔,在各个账本上写了“照准”两个字,去年的决算就算过了。这套账本在抄写一套副本以后,送入库房封存。

“下面各部、各郡和各军汇报一下去年的工作”吴晋这时主持会议,见杨竞点头,便进入了会议的第二项议程。

其实辽藩也就200多万人,每个郡也就20多万人,不见得有什么重大的工作。都是些开垦土地、兴修水利等方面的事情,杨竞耐着性子,听完了九个郡太守的汇报。内阁也批准了各郡的去年的决算,赵石代表内阁在各郡的账本上签了字。

至于说各军,也就是五大边军,汇报的也无非是日常训练、扩军和参加战斗的情况,其实这些情况杨竞比各军总兵都清楚,不过该有的过程还是要有的。同样,内阁也批准了各军的决算,兵部尚书宋武代表内阁在各军的账本上签了字。

大头的工作还是在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这六部的汇报才是重中之重。所以杨竞才把各部的汇报放在了最后。

“大王,臣兼任着吏部尚书,臣想汇报一下去年吏部的工作”见各郡、各郡汇报完毕了,吴晋开始正式汇报吏部的工作了。

“去年,吏部调整官员143名,其中三品以上官员13名,七品以上三品以下官员45名,七品以下官员85名。吏部官员的调配基本满足发展的需要”

“除此之外,辽藩729个乡,729名乡长和729名乡尉全部配备完毕,内阁的政令可以深入乡镇一级了。”吏部的工作其实就是选人用人,吴晋这一年很大一部分精力,就用在提拔、调配各类官员上。

特别是经过一年的运行,大辽729个乡镇政府已经成熟了起来,除了乡(镇)长为正八品、乡(镇)尉为从八品的官员外,每个乡镇还配备2名正九品的大吏和6名从九品的吏员,其中文武各一半,分别协助乡长、乡尉的工作。

由于乡镇一级的衙门存在,大辽农村宗族势力被压缩的不行,百姓遇见困难,更愿意去寻求乡镇官府的帮助,而不再过分依赖宗族的力量了,杨竞对辽藩九郡的统治触角已经深入到乡村了。

“今年吏部的预算,就是11万银元,是大辽所有官员的工资和必要的办公经费”吴晋最后还把今年吏部的预算说了出来。“做的不错”对于吴晋,杨竞是十分的满意的,吴晋的汇报刚刚结束,杨竞的夸赞就来了。“另外,户部事情多,最后汇报”

一般汇报都是按照吏部礼兵刑工的顺序,只不过现在大辽处于建设的时期,户部的事情太多了,也很重要,所以杨竞把户部留在了最后。

“大王,礼部汇报”礼部尚书余成出班了,“去年礼部最大的工作就是组织了大辽第二次省考,共录取士子238人,为大辽的官员队伍补充了新鲜血液。”

这238人就是张妍这批的录取士子,目前观政半年已经结束了。就等待工作会议结束以后,吏部就要把他们分配到各部院、各郡、各县去工作了。

“其次是宣传司的工作,一年来,宣传司深入城市、乡村,宣传大王的政策主张,将大王的风采和爱民之举措传播到辽藩各地。特别是关内动乱以来,宣传司派出一百多名吏员分赴长安、幽州、并州等地,宣传辽藩卖地的政策,有2名同僚被燕王杀害”

户部卖出的190万亩土地中,三分之一都是被临近幽州的官员买走的。余成指挥宣传司的官员没少在幽州下功夫,结果被燕王身边的智海大海摸到了踪迹,2名宣传司吏员被燕藩抓到后,直接被杀死了,这事让余成伤心不已,所以在全年大会上特意点了出来。

“至于说今年的预算,由于大辽已经立国了,臣奏请成立鸿庐寺,并在辽东郡、辽西郡、乐浪郡设置分司,此部分预算为1万银元。宣传司由于有大王刚刚拨的内帑3万银元,就不再申请了,礼部今年的预算为1.2万银元”余成最后说道。

鸿胪寺掌朝会、宾客、吉凶仪礼之事,一般归礼部管辖。由于辽藩立国大辽,成了独立的政治实体,那么就需要有自己的外交部门了,鸿庐寺的成立,就被提上了日程。

当余成说到杨竞给了私房钱3万银元用于宣传司工作的时候,承运殿里的群臣脸上表情十分的丰富,内阁的几个大学士脸上都有些尴尬,其余大臣则是低着头,不过脸上一副看乐子的表情。

在座的都是人精,谁不明白杨竞为什么单独给宣传司钱啊?不就是你们内阁的几个人欺负人家礼部尚书余成吗?大臣们也都想看看,大王的心腹和内阁之间的争斗。

“同意成立鸿庐寺的请奏”杨竞挥一挥制止住想要说话的吴晋和赵石,“宣传司牺牲在燕藩的两名官员进英烈祠,除按规定抚恤外,两人的家属额外赏赐50亩土地,这个钱王府出”

“臣代失去的同僚,叩谢大王”余成眼圈红了,立即跪地行礼,“大王,臣还有个不情之请”

“敬中免礼,说吧”杨竞看着余成,和煦的说。

“大王不久前赏赐臣一幅字: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臣想把这幅字做成一副楹联,挂在英烈祠门前”余成动情的说,“大辽的每一次成功,最主要是因为大王的英明外,烈士们的牺牲也是一部分原因”

说实话,“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这句话用在英烈祠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话的意思是:成功的时候我可能已经不在了,也不需要在,但是成功的过程中,一定有我出了一份力。这话用在辽藩牺牲的官员士兵的身上,再恰当不过了。

“准奏”杨竞叹道,“敬中是厚道人啊”

朝堂上的政治上斗争是无处不在的,不管是在大梁,还是在辽藩。余成汇报的这些事、这些话,看着都是公忠体国的,实际上何尝不是对内阁的某种意义上的宣战,你们不都是大学士吗?不都高高在上吗?今天当着辽藩所有高级官员的面,就狠狠给你们上个眼药。

喜欢苟在边疆当藩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苟在边疆当藩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