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苟在边疆当藩王 > 第32章 战争准备

苟在边疆当藩王 第32章 战争准备

作者:梦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6:31:59 来源:书海阁

躺在凤凰殿的暖阁里的杨竞,怔怔的通过窗户看着漫天繁星,开始思考这几年自己的生活了。说来也是简单,杨竞穿越过来马上6年整了。这六年杨竞就干了两件事情,种地和打仗。

其实无论是重新划分土地、改革税收制度、设置国有公司,所有的一切,本质上还是种地。直到现在,杨竞也没有入关争夺天下的意思,他就想安稳的割据在辽藩。

而这些年扩军、打仗、扩军、打仗,无论是攻击突厥,还是平定奴真,亦或是扫荡高句丽,都是为了能够安稳种地提供一个保障,如果不把周边这些势力打服,你是无法安心发展的。

打仗是为了种地、种地是为了更好的打仗,杨竞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之中,仿佛是一头拉磨的驴,在一刻不停的干着。不过想归想,干还是得干,杨竞想到这,喊了一声,“王松”

在暖阁外值夜的领班太监立即推开雕花门,轻手轻脚的进来了,“大王,奴婢在”

“安排人去传旨,让枢密院枢密使曾泰和兵部尚书宋武5日后来凤凰行宫觐见”杨竞说完,就翻身准备接着睡了。王林答应一声,赶紧连夜安排大内侍卫去襄平城传旨。

杨竞现在还是没有下决心,是今年冬天对高句丽发动战争还是明年再发动战争,不过可以先把各项准备工作准备好,等待时机成熟,就大举进攻。

接下来的五天,杨竞也没有干别的,还是在凤凰殿,设置了沙盘和舆图,开始研究进攻路线。杨竞更多的回忆他那个时代,对高句丽半岛的几次战争,从中吸取一些经验教训。

历来对高句丽战争比较成功的两次是大明和共和国的那两次。大明那次是彻底斩断了倭奴的一只手。共和国那次则是单挑17国不落下风,两次都打出了赫赫威名。

“首先进攻路线的选择,还是应该是沿着东西两侧海岸线进攻,这样分兵合进,在高句丽王城集合”杨竞盯着沙盘,自言自语的说道。

高句丽半岛地形很有特点,中间是山地,两侧是沿海平原。这种地形如果直接硬磕中间的山地,容易造成开局不顺。主要的打法还是沿着海岸线扫荡才好。

“神策军的2万重骑兵配置在西海岸,沿着西海岸平原向南突击,长林军1万重骑兵配置在东海岸,然后以两支重骑兵对箭头,直接大纵深包围全岛”

杨竞一边说着,张妍在一边快速的记录。因为得形成文字版的作战方案,所以杨竞就让张妍记录。这也充分说明杨竞对张妍的信任,这个应该是近年来辽藩最大的军事行动了,如果胜利,辽藩就具备了帝国的基础。但是如果失败,那么辽藩的政权都不会太稳。这其实对于杨竞来说,也是一次豪赌。

“然后辽东边军和辽南边军共计10万人负责中路的正面突破。扩军后的辽东边军下辖10个旅,其中7个步兵旅,1个炮兵旅和2个骑兵旅。辽南边军也是一样的配置。”

这样一来,中路就是14个步兵旅旅共计7万步兵、2个炮兵旅共计1万炮兵和4个骑兵旅共计2万轻骑兵,这是攻击高句丽的主力。

“凤凰卫3000重骑兵配置在中路,作为攻坚的主力。”中路没有重骑兵也不行,虽然高句丽全部的重骑兵已经在棋山战役中被神策军歼灭了,但是这都过去一年多了,按照军情司和对外情报司的情报,高句丽还在采取一切办法,再恢复重骑兵,目前至少有一两千人了。

所以杨竞必须安排攻坚的力量,负责压制可能出现的高句丽重骑兵。对付重骑兵的最好方式,还是用重骑兵进行对攻。

“从驻守襄平城的4个神策军步兵旅调2个旅随驾,这2个旅1万精锐步兵作为总预备队,一直部署在中军,视情况支持各个战场”不管打多大规模的仗,必须有预备队,不然一旦出现突发状况,那就只能是干瞪眼了。

杨竞那个时代鼎鼎大名的锦州之战,在战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进攻一方都预留了一个纵队的精锐作为总预备队,就是这个道理。

“另外,传旨水师提督赵大勇,水师30艘战舰,分出10艘,由水师副将统领,沿着辽水、抚松运河、图们江的航线,进入高句丽半岛东侧海域。水师负责从高句丽半岛东西两侧,配合步兵骑兵进攻”

这是杨竞的创举,杨竞准备采取水陆合进的方式进行对高句丽的战争,这些年杨竞一直大力发展水师,现在水师的主力战舰就有30艘,各类辅助船只200多艘,兵力达到了2万人,杨竞光是养水师,一年就得50万银元。

高句丽半岛的地形是三面环海,北面是陆地上与辽藩接壤。高句丽半岛的西侧是黄海,隔着黄海与齐藩相望,东侧则是鲸海,隔着鲸海与倭国相望。南侧则是40里宽、300里长的海峡,海峡的对岸也是倭国。

杨竞现在没空搭理倭国,但是也不能不做倭国干涉的防备,所以把自己的舰队一分为二,由黄海和鲸海两侧对进。一来是支援陆地上的战斗,二来也是防备倭国可能的干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毕竟辽军水师一艘主力舰上有20门神威将军炮,用上改良版的炮弹,无论是在威力上,还是在射程上,都是可以压制倭国海军的,如果他们有的话。

而这次水师的调动,则是充分说明杨竞开挖运河的远见之明。辽藩的出海口很多,但是东西不能相顾。运河挖通以后,辽藩的水师,可以从铁山县驻地,直接通过辽水,抚松运河,图门江进入鲸海。相当于辽藩又多了一个优良的出海口。

如果不走这条线路,那么水师舰队从辽藩铁山县前往鲸海就得从黄海,通过高句丽南端的海峡,才能到达鲸海。且不说距离多了三分之一,而是大大增加了被发现的风险,容易过早的暴露战争意图。

“另外,从辽中边军和辽北边军各抽调一个步兵旅,分别配属给神策军重骑兵和长林军重骑兵,完善两翼的攻击梯次”杨竞想了想,还是从辽中边军和辽北边军给抽调了1个旅5000步兵。

骑兵的冲锋也需要步兵的配合的,包括但不限于防止被抄后路啊,有些地方修路啊之类的。只有步兵骑兵配合好,才能发挥最大的威力。

如此一来,杨竞这次共准备出动:神策军3万人(2万重骑兵、1万步兵),长林军重骑兵1万人,凤凰卫3000人,水师30艘战舰2万人,辽东边军10个旅5万人,辽南边军10个旅5万人,辽中边军1个旅5000人,辽北边军1个旅5000人,总计17.3万人,辽藩一半以上的战力。

这次杨竞除了辽西边军,几乎所有的建制部队都参与进来了,不在辽西边军抽人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攻击幽州四郡的任务主要是辽西边军负责的,既然已经吃到肉了,这次就不再安排了,杨竞为的也是个平衡。

杨竞一边说着,张妍一边写着。如今张妍这个探花郎、从五品的参议主事,现在对杨竞是死心塌地,不说杨竞的个人魅力和张妍的忠君思想,单就凭昨天杨竞让她昏过去两次,张妍都不会背叛杨竞。行吧,这也算杨竞被张妍潜了,毕竟第一次是张妍主动的。

杨竞还在有条不紊的说着,包括火力配置、行军路线、后勤补给、伤员救治等等各项事宜,杨竞都进行了制度性的安排。可能不算太精细,但是绝对都是指导性的东西。太细的事情也不用杨竞去思考,毕竟还有枢密院和兵部替杨竞分忧呢。

“另外,让枢密院提前传旨,水师提前启程,工部汇报了,五月底抚松运河就能通航”杨竞又补充了一句。

凡事得做在前面,早在5年前,杨竞就秘密安排人在图门江江口建设了一个简单的水师码头,还囤积了一些武器装备和粮食等物资。其实这个码头,杨竞原来是用来准备跑路的。杨竞前些年一直担心大梁会全力来攻,一旦自己守不住辽藩,他就带着吴晋等人,还有一部分神策军扬帆出海,以避风头,或者说逃命。所以才在图门江那里,建设了码头,而且常年有一只大船在此驻守,负责这个事情的,就是状元18名老兵中的一个。

后来杨竞每年都投钱建设这个码头,几年下来,这个码头初具规模,保障15艘战舰完全没有问题。只是这些年,大梁反而衰落下去了,辽藩反而实力壮大了很多,杨竞估计,这个码头可能就用不上了。自己可能不需要流亡海外了。那么改造成水师驻地,也算是物尽其用。

张妍立即拿起一张空白的旨意,将杨竞的命令写了上去,然后凤凰行宫首领太监盖上了杨竞的宝印,密封好,交由胡楠安排人员传了出去。传递命令还是由通政司来,不过胡楠看不到具体的命令内容。传递人员也是1个通政司官员、4名大内侍卫、还有两名内侍,主打一个互相监督。

五日后,枢密院枢密使曾泰带着枢密院的官员,兵部尚书宋武带着兵部的官员也赶到了凤凰行宫,杨竞直接把三层的栖凤楼划给了他们,作为他们的临时办公地,栖凤阁后来也成了辽藩对高句丽战争的第一个指挥部所在地。

由于杨竞制定的战争计划思路已经很明确了,曾泰和宋武的主要工作就是结合军情司和对外情报司的情报,再进行细化。军情司、对外情报司和政保司的人都来了,现在辽藩朝堂也暂时停止了内斗,开始一心一意的谋划战争了。

如果这个时候再内斗,恐怕这些官员就要人头落地了。整个大辽,开始慢慢的进入到战争准备的氛围了。

喜欢苟在边疆当藩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苟在边疆当藩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