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苟在边疆当藩王 > 第33章 后勤保障

苟在边疆当藩王 第33章 后勤保障

作者:梦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6:31:59 来源:书海阁

凤凰行宫的梧桐阁的灯光昼夜不息,不断有枢密院和兵部的官员往来传送命令。不时还能看见脚步匆匆的军情司、对外情报司和政保司的官员在进进出出,一幅大战来临前的紧张画面。

这也是杨竞将战争指挥部设置在凤凰行宫的原因。一是凤凰县距离前线近。从凤凰县出发,过了安东县,就是乐浪郡了。乐浪郡就是对高句丽的前线。二来呢,也是方便保密。凤凰行宫位于凤凰山的东麓,这里附近没有什么大的居民区,整个凤凰县也不过2万人口,还全部是杨秀宁的封地。羽林卫已经将凤凰行宫团团包围住了,仿佛铁桶一般,现在的凤凰行宫,连一只麻雀都飞不出去。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减少对襄平城正常生活的干扰,如果指挥部还设置在辽王府,那么往来传递信息,势必会对百姓造成影响,也容易引起百姓的议论,人心惶惶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只要有重要的对外战争,杨竞都是在柳河行宫指挥的原因。

还有一个不好说的原因,就是黑龙会李诚现在还没有抓到。杨竞判断,高句丽对辽藩的情报收集,主要就集中在襄平城,所以杨竞这回搬到凤凰行宫,就是为了尽可能的减少泄密的风险。

时间已经到了6月中旬,内阁的几位大学士,还有六部的尚书也都来到了凤凰行宫,来处理对高句丽战争的后勤保障工作。杨竞把凤凰地右侧的玄鸣殿划给了他们,作为后勤支援中心。

“大王,后勤保障无非粮草和武器装备几个大项,臣先汇报粮草准备情况”赵石也从负面情绪中恢复了过来,又恢复了干练一面。

“按照17.3万的计算吗,一个月消耗粮食至少就需要600万斤,高句丽的战争按照3个月计算的话,就需要1800万斤粮食,臣先期准备了2000万斤粮食,可以应对战争第一期的开支”

这些年,辽藩的粮食可以说是年年丰收,户部官仓的存粮在1亿斤以上,军粮仓也存了5000万斤粮食,所以粮食的问题,赵石不是很在意。而且实在不行,还可以从民间购买粮食,都可以应对战争。

高筑墙、广积粮和不称霸,杨竞在五年前制定的方针,现在开始显露出强大的后劲了。要不杨竞怎么愿意种地呢?只要有粮食,就有了一切的基础。

“战争经费这块,还是按照17.3万兵计算,三个月的战争补贴是180万银元。即使按照阵亡5万士兵的计算,抚恤金是500万银元,按照伤5万士兵的计算,补偿金是500万银元,扣除预算内军费,人员开支在1200万银元左右”

辽军战斗力强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抚恤保障做的好。阵亡士兵家属可以一次性领取100块银元的抚恤金,未来20年,每年还可以领到5块银元的抚恤金。受伤的士兵,可以领到5-50块银元不等的补偿金,这样一来,士兵们就没有了后顾之忧。

而且阵亡士兵的家属,当地官府三节两寿都会慰问,阵亡士兵的遗孀,优先录用到六大国有公司。受伤的士兵在转业的时候,也都有照顾。特别是阵亡士兵的子女,有很大可能被杨竞选为羽林卫或者大内侍卫的成员,那就算是一步登天了。

“除去人员开支和粮食支出,购买战马、炮弹、维修武器装备的费用,也在100万银元左右。另外,还需要雇佣30万民夫负责后勤保障,搬运物资,这部分需要50万银元左右,目前看,支持三个月的高强度战争,大概需要1400万银元,平均每个月650万银元”

战争就是烧钱,纯纯的烧钱。别说现代战争了,一发155毫米的榴弹炮炮弹就是6万多人民币。就是杨竞所处的这样的农业时代,不到20万大军作战,一个月的开销就是650万银元。大梁一年的税收才1000万银元,都不够辽军行动两个月。

辽藩的财政收入好些,但是一年的财政收入满打满算也就500万银元,也不够辽军行动一个月的。好在不久前,杨竞从幽州抢了4000余万银元,并从这4000万银元中专门留出2000万银元的战争经费,这才够3个半月的战争开支。

“钱的事情,先从2000万银元中列支,如果不够,户部还剩1700万银元全部保障对高句丽的战争”吴晋接话道。他是内阁首辅,需要他下这个决心。经过前一阵的风波,辽藩朝堂总算是拧成了一股绳。

杨竞点头,“钱的事情不用担心,王府内库还有2000万银元,可以一并用在战争上。这次战争,务必胜利”

大家都笑,这是国战啊,打赢了什么没有,抢了幽州4郡,还抢了4000多万银元呢,那还是同宗同族,杨竞还没有敞开手脚干。这要是灭了高句丽和百济,放开手脚抢的话,能抢多少都不敢想?

打仗,只要打赢了,就是最赚钱的买卖!没有之一。

“所以臣还是打算,分别设置3条运输线路。分别从铁山县、安东县、平州县出发,每30里设置一个兵站,负责运输物资和转运伤员,每个兵站设置民夫1000人,还是采取雇佣的形式”赵石接着说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辽藩这些年基本都在战争中度过的,所以朝廷上下对战争十分的额熟悉,也有一整套的流程。比如后勤保障吧,辽藩就以兵站的形式进行。

辽藩兵部规定:转运伤员,不管用什么方式吧,每转运伤员50里,给运费粮食30斤;如果用担架或者马车转运,加20斤。转运物资,按重量计算,100斤的物资,运输50里,给运费粮食30斤。在这种政策的下,辽藩百姓都把支持战争当成一种发财的手段,对战争的渴望和支持都是狂热的,那是战争吗?那是兼职补贴家用。

“同意,现在就开始招募人手设置,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能影响农业生产”杨竞知道这是成例了,也没多说什么。

“还有一个事,户部和兵部联系一下襄平商号,看看能不能尽快从关内采购一批棉衣。高句丽冬天太冷了”杨竞补充了一个事。

高句丽的冬天实在是太冷了,杨竞不想让自己的军队因为寒冷的天气而非战斗减员,所以就想着购买一批棉衣。

“大王,这些年,按照您的旨意,户部每年以1万套的标准储备棉衣,目前已经有4万套了。前阵抢,哦不,缴获幽州4郡的棉衣,也有5万套左右,再采购8万套就够了”赵石立即说道。

“本王就说,鼎诚刮地皮似的抢劫,非常的有用”杨竞满意的说道。当时赵石连幽州4郡的石狮子都不会放过,甚至还抢劫回来了1800多只猫,抢几万套棉衣不是随手的事情吗?

“大王,辽纺公司已经运作起来了,目前来看,10月底前,提供2万套棉衣不成问题”徐文这个时候也说话了。改稻为棉的政策,不就是为了这个吗?

当然了,如果大辽纺织公司彻底成熟以后,一年提供10万套棉衣都是可以的,这就是成立大企业公司的好处,如果民间的小作坊,很难实现规模化运作,也不好统筹安排。

“这件事情,还是户部牵头,务必保证每个入高句丽作战的士兵分到一件御寒的衣物”杨竞拍板了。

“除此之外,医疗保障也得跟上,大王,仅仅靠军医肯定不行”兵部尚书宋武说话了。

这话对,其实这个时代,医疗技术也就那么回事。但是也得有,哪怕给受伤的士兵一些抚慰作用呢?也比没有的好。所以宋武提出的这个建议非常的及时。

“王松,去传旨,请王后娘娘移驾凤凰行宫,现在整个大辽的公立医馆都归王后管理,让王后出医生支援”杨竞很是干脆,直接下了旨意。

现在王后吴青阳掌管着整个大辽的公立医馆,建立后勤医疗保障,没有王后的支持是不行的。王松立即出去安排人传旨了。

“来,咱们继续抠细节,务必在战争前把各个事项想的再细致一些”

喜欢苟在边疆当藩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苟在边疆当藩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