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 > 第15章 出巡静观四方政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 第15章 出巡静观四方政

作者:理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04:43:02 来源:书海阁

“张氏归义军,可是一笔糊涂账啊......”

李业微微眯眼叹道

崔瑛闻言颔首

“从话锋里不难听出,张淮鼎那边和张尚书,矛盾愈加明显,以至于归义军中不少豪族,都开始各自站位了。”

归义军和一般寻常藩镇不太相同,不同于内地,完全被军士和衙军集团主导的藩镇,归义军由于其特殊性,真正当家做主的,其实还是瓜沙二州的本地豪族。

简单来说,比起晚唐藩镇,归义军内部的情况,更有些类似于南北朝那种,本地豪门大族做主。

因为当初张议潮起义,主力便是这些原本在唐时,作为本地豪门,但因为吐蕃的到来,政治地位下降而不满的豪族子弟。

包括张氏本身,就是敦煌大族

故而归义军的统治集团,事实上,是由几个家族通过联姻勾连起来的。

其中最大的,就是张氏、李氏、高氏、宋氏四家。

张淮深现在虽然是归义军当家人,而且当政后,文武功绩都能服人。但在几个豪族间,张氏因为张淮鼎的到来,出现分裂,而李氏本来就与张淮鼎有姻亲,立场不言而喻。

至于高氏、宋氏两家,本来都是不站队的,在卷入风波后,却是摇摆不定,这让张淮深的地位,动摇不小。

“那李氏是何意思?”

李业稍稍思忖,然后继续奋笔疾书,在案上画鸡爪,继续问道。

崔瑛笑颜婉然,看对方头疼,便是温玉软香主动俯身上去,握住自家夫君,因为久用强弓,指茧深厚的手,当起了老师,同时解释道。

“无非是赠了些礼,倒也不薄,两千贯钱,还有三百匹白叠布呢,里面两箱玉饰,说是昆仑所产,也不知真假,大致是想让妾身在郎君耳边吹吹枕风吧......”

听着佳人贴在自己耳畔,青丝幽香弥绕的清脆耳语,生育后,尤显丰腴有致的娇躯,隔着齐腰襦裙,清晰能够感觉到。李业只觉得若崔瑛真想吹什么枕头风,自己恐怕的确会动心。

“白叠布?”

李业觉得自己的身体好像有点起变化了,不愿出丑,接着转移话题

“嗯,府里之前不是从长安带来好多嘛,就是你经常唤作‘棉布’的那个。”

棉花作为衣服布料,其实历史挺悠久的,大致从南北朝以前,就已经传入中国了。

只是由于生产工艺的落后,此时加工纺织棉布的难度极大,所以这玩意种植面积不大,一直都作为奢侈品存在。于关中、江南的市面上,一匹白叠布,值五到十匹丝绸。

由此看来,李氏这个礼,还真不算轻

当然,李业听到这个关键词,心中想的更多,还是准备找个时间,让张承业和李愚他们,尝试在凉州等地,种植棉花,看看能不能改良一下品种。

“所以郎君的想法是什么呢?眼看这双方就要撕破脸,帮张淮深,还是张淮鼎?”

崔瑛非是寻常女子,府中钱财家务,包括李业本人的私产,均由其打理,李业回府时,若在军政上有疑难事,夫妻之间,也会议论。

唐代风气开放,妇女参与政治并不是什么鲜见事,如李克用妻刘氏、曹氏,朱温妻张氏,都是青史留名的女中豪杰。

李业也是兴叹

“按理说,张淮深与我,曾有盟约,断然是没有主动干涉人家内务的道理。可燕儿你也知道,我向来是想打通河西,剑指西域的,如此一来,归义军的瓜沙两州又成了拦路石。”

桌案上,原本形似狗爬的字,终于在崔瑛的帮助下,有模有样起来。

夫妇二人歇笔,崔瑛斜倚在李业身侧,秋眸稍稍思索,道

“不若先静观其变?妾身看那张淮鼎,也不像是什么能成事之人,未必就争得过张淮深。”

李业颔首,便出声传唤外面值守的内侍,让其人通知侍卫右司掌书记,袁袭午后来见。

崔瑛见状,待人走后,却是看向李业,忽然略有深意的笑道

“其实还有一法,可以让郎君把手伸进归义军去。”

李业闻言,伸手揽过自家夫人道

“你莫非真成女诸葛了?”

崔瑛面色微红,却是依旧强自言道

“妾身听闻那张尚书,虽有三子,却没有嫡女,唯有一庶女,年方二八,尚未婚配......”

李业明白过来对方的意思,也能理解

自从崔瑛怀孕后,其实治下文武就多有私下议论,和暗示,但由于身份敏感不好多言,唯有张承业作为内宦,算是分内之事,此前拜谒王妃崔瑛时,也不怕得罪这位素有传闻,性格刚烈的老板娘。

直接正色相劝“王妃尊为治下妇女表率,凉王之助,当守其分,子嗣者,国家稳定根本,望王妃三思。”

其中之意,不言而喻

今日崔瑛之言,恐怕也是回应

李业只能心中感叹,张承业真是无私啊,若是唤作其他人,不清楚崔瑛性格,哪里敢这般直言直语得罪人?

想到此处,却是轻抚怀中玉人青丝,轻声道“真这么大方?”

崔瑛闻言,却是咬了自家郎君的大手一口,才无奈叹道

“若你是个进士、官吏,本小姐断然是不让你纳妾的!可谁让你是诸侯,是藩王,说不得以后还要当什么光武、昭烈,我拦得住吗?”

“只是看那归义军张氏内耗之祸,只希望以后你我之后,不会这般了......”

李业只是暗道你考虑得真是长远,这才刚刚当上凉王呢,就开始考虑继承人问题了。

便是贴耳上去,双手不老实地开始解对方腰间襦裙

面上却是宛若正人君子

“夫人所言甚是,还需广有嫡嗣,才不至于后继无人啊!”

“诶,这是书房......”

-------------------------------------

光启二年四月,在凉王妃崔瑛主持下,灵州方面向归义军节度使张淮深下聘,纳其女为凉王嫔。

双方在此前的盟约之后,又进一步有了姻亲关系。

当然,张淮深是不可能以李业岳父自居的,我国自古施行的都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只有妻子的父母叫丈人、丈母,妾是不算的。

只能说如果这位张小娘子日后有了一男半女,双方关系就更加紧密了。

纳妾比起婚姻,算不上正经礼仪,所以哪怕是凉王,最多也不过请城中文武吃一顿而已。

凉国文武大臣们倒是相当开心,到了此时,他们的身家荣辱,早已和李业绑在一起,说不好听的,时机成熟时,李业不想坐那张椅子,这些人都会强行把他按上去。

正因如此,李业的继承人稳定,对于他们而言相当重要,否则一个意外,好不容易拼杀而来的富贵荣华、青史留名机遇,就会因为内乱而土崩瓦解。

而比起这件小事,对于此时的凉国还有一件大事

光启二年,五月,李业率领效节军出巡

出巡的目的地,主要是秦州、凉州和灵州东北面

一则是为了向刚刚收复不久的土地,宣示威仪,稳定人心

二则,是为了督促检查各地组织恢复生产,春耕、分田等工作,有些东西,不亲眼看看,李业还是不放心,当了几年上位者,他对下面人的执行能力总是将信将疑的,人不是机器,不监督,就总会出问题。

而最重要的,还是另一个目的

党项

李业所统治的十二州当中,大概可以分为三类,如秦州、陇州这种,汉民占主体,蕃民混杂;凉州这样的蕃民、汉民各半,以及灵州这种,只有城镇周边汉民聚集,外边却是有大量党项部落。

尤其是灵州、盐州,当初李业到了夏绥镇的最大一战,就是跟随诸葛爽征讨劫掠盐州的党项部落。

本来之前李业被授为朔方节度使以后,也许是李业当初在怀德三堡的威名,让几个党项大族不敢轻举妄动。

但等去年李业率部南下勤王后,这些党项部落,终于是憋不住了。

光启元年时,就屡次劫掠盐州白池、五原等县,尤其是白池,那可是西北李业治下,难得的盐池产地。

现在既然回来,就断然没有不算账的道理。

喜欢太宗之后,再造大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