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 > 第36章 中原豪杰尽登场(中)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 第36章 中原豪杰尽登场(中)

作者:理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04:43:02 来源:书海阁

面对河东将士哄笑,王彦章只是充耳未闻,虎目横视,手中银白色铁铸长枪,就这样树立插于马侧静候。

没过多久,兴许是河东军这边连战连胜,有些轻敌,便派了一名鸦儿军中的沙陀小校前来应战。

这唤作李摩诃的副将,乃是自幼扈从于李克用身侧的沙陀朱邪本部亲信,是朱邪氏子弟,官职虽然不高,但地位却不一般。

结果其人才刚刚策马,仰着九尺多长朴刀而来,只是一个照面,王彦章挺枪便刺,力若千钧,李摩诃举刀欲隔开。

这才发现,对方所用的长枪,不同于一般人,钢刃、木杆,而是通体铁铸,怕是不下二三十斤的家伙事,奋力之下,哪里挡得住?

“咔嚓”

一声脆响,朴刀刀柄直接被巨力折断,王彦章见机挑刺

李摩诃慌忙弃了兵械,居然就这样狼狈滚下马来

一时间,身后压抑已久的宣武军将士终于欢呼起来

被打落马下的李摩诃,还想拔出腰间配刀反抗,却已经被马上动作更快的王彦章,一枪拍倒在地,然后招呼身后骑兵上前,把人捆了生擒,献给朱全忠。

“好,痛快!”

朱全忠专门登上望台,目睹了全过程,大声赞道

“看来这朱温手下,也是有几个能打的嘛”

李克用皱眉言道

紧接着,魏博军那边,也有人不服,来了个马军都将,唤作田横的,手持马槊,倒是勉强与王彦章能碰上两回合,可刚过没多久,便败下阵来,险些被王彦章所斩,丢弃兵械逃回阵中。

见此情况,原本低迷的宣武军士气一下子就振奋起来

两军各自叫嚣喊骂不绝

于是乎,李存孝再次请战,主动策马而出

但望台上的朱全忠看到这一幕,却不打算真等两个人打过。

毕竟阵前斗将,归根到底还是为了振奋士气,现在士气已振,那何必还要再冒险呢?

朱全忠直接拔出佩刀,振臂高呼

“击鼓,出战!”

望台上的青色济阴郡王大旗挥舞,数十面牛皮大鼓随之响起,隆隆震地。

长直、长剑两军精锐在前,其余神捷等军分列左右,共同迈步向前。

这两部加起来五千众,都是铁甲精锐,身上金属甲片随着动作,互相碰撞,发出一阵阵整齐的“锃锃”声。

无数步槊,犹如森林般斜着向外树立,然后步步推进。

最前方,则是由数百面外覆铁皮、内衬实木的六尺大盾。

从河东军的视角看过去,简直就是一个浑身是刺的铁乌龟。

朝着自己不断爬来

李克用见状,也连忙先让人把李存孝召回来,面对军阵严密的步骑方阵,纵使项王复生,也是没办法硬碰硬的。

他微眯远眺,看着对面气势雄浑的步兵队列,只是望向了一侧已经站在高处,大纛之下的周德威。

周德威向李克用略一拱手,当即命亲兵摇动大纛

虽然李克用亲征,但周德威才是此战的指挥负责人。

此时的代王李克用麾下,将星云集,但论能独挡一面,有如李业符杨那般的人才,其实也就几个,周德威、李嗣源、李嗣昭三人,算是其间最为出类拔萃者。

霎那间,万千马蹄铮铮,铿锵作响

周德威手中两面令旗,一黄一蓝,分开挥下

在这个信息传播只能靠人喊,以及视听交互的时代,想要指挥一支上万人的职业军队,是相当麻烦的事情。

从最高层的将领,到最基层的士卒,中间隔着不知多少指挥层级。

一万军队,至少需要五百以上的精锐军官来传达命令。

而李克用的河东军,就是强在这里,基于地域乃至于家族,建立的效忠关系,在这个时代,是非常管用的。

他们父子在代北、河东盘踞数十载,已经培养出了一个忠诚的军官集团。这一点,从双方主要将领的出身不难看出,朱全忠那边,大都是他参加黄巢起义,乃至于后面投靠官军后,逐渐收拢的残兵败将,以及沿途军民。

和李业的情况比较类似

而李克用身边的将领,许多都是和他们家族共荣辱,本来就是河东、代北人,甚至于如李嗣源等义子,大都是自幼就跟随李克用父子。

六千河东铁骑,分为四都,都在河东军阵的核心,左右两翼则是由五千弓弩手构成的左右射声军,射声军队列之前,则是两千多披甲刀牌、陌刀武士。

唐末藩镇,其实都是盛唐时期军事遗产,所以互相之间,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战术编制,都大差不差。

朱全忠因为是以步兵为主,骑兵只有三千骑,故而摆出一副凹状的偃月阵。

而李克用骑兵锋锐,则是以河东铁骑为核心的雁行阵。

这是唐军阵战,最常用的两种配置,不过简单有效

于是乎,整个战场焦灼之处,一则在于两军侧翼的弓弩、步卒能否维持,若一方侧翼先崩,中军就算勇悍,也必须先回撤稳定军心,或者干脆直接冲击赌一把。二则便是中军处,两军硬碰硬,谁能技高一筹。

虽说,骑兵对于步兵,在战略上,是有压倒性优势的。

但在战术上,到了唐宋时代,反而没这么大差距了。

重装步兵一旦成阵,只要在数量上不逊色于对方,乃至于略多出一些,就丝毫不畏惧与骑兵正面对抗。陌刀、长斧,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流行的武器。

所以当面对万马奔腾,逼面而来的河东铁骑,朱全忠并没有慌张

而是立即让朱珍率一千甲士组成的督战队,看好后翼。

宣武军军纪极严苛,凡前队兵溃,后队可立斩之,与杀敌同功。

主将身死,随从亲卫和军佐也要随之论罪处死。

更不要说什么怯敌不前之类的了

可以说,朱全忠作为一个唐末五代的军头,能把这帮丘八们收拾成这样,仅凭此本事,便称得上一句人中豪杰。

不过同样的,正是因为军纪严苛,宣武军内,对赏罚奖惩看得很重,军官不敢私自贪墨、冒功,所以对于底层军士而言,虽说日子过得糟心了些,但钱粮赏赐,却是不折不扣的。

李克用当初虽然在汴州,和朱全忠部下打过,还险些死在上源驿。

但毕竟没有这样面对面,大军对垒过,河东军与宣武军间,真正交手,这还是第一次。

不过很快,双方便都能意识到

自己所面对的,将是何等强大的对手

李嗣昭伸手拉下头上的铜制护面,然后用树立起来的马槊尾端,轻拍战马。

“吁!”

一声长嘶,率先而出,身后将旗迎风猎猎。

身后一都一千五百骑,做锋矢状的三个集群,在三名副将率领下,一起迈动马蹄,不断加速。

在此之前,两军斗将时,河东骑兵们就在军官的命令下,给各自战马喂了些干粮。战马可不是什么家畜,吃的东西,尤其是临战时,比人还要好,许多骑兵连自己那份粮食,都要省下一些,给战马加餐,这也是为什么说,供一骑等于五步的原因。

战马不是坦克,一般行动都是用走的,只有临阵突击那小半个时辰,才能跑起来。

河东军此番出战的骑兵四都,将领分别是薛志勤、李嗣昭、李存信、康君立四人,其中薛志勤是年近五旬的老将,其余三人,都是后世所谓“十三太保”中的出名人物。

六千铁骑的马蹄声,如同海浪般响起,愈加急促

宣武军军阵中,顶在最前排的大盾和步槊手,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场面,不免心虚腿颤。

可又不敢放下武器逃跑,因为就在身后,无数层排列严密的军士,都盯着他们的脖子呢。

河东军的铁骑固然可怕,但督战的利刃,就在身后。

-------------------------------------

“端稳了!”

王檀是长直军下辖四个都将之一,一手按刀,一手抓着鞭子,在军列之间左右环顾,冷目横视,但有丝毫骚动,便是鞭子上来了。

身后亲卫紧紧相随,俱皆手持长斧、陌刀

不过长直军是朱全忠最精锐的几个部队之一,士卒皆是从军两三载以上的老兵,相当稳固。

但其他军阵就不一定了

很快,左右两翼,在河东军铁骑的威逼下,就不断有零星的骚动之声传出,但很快,就在一阵拔刀砍杀的血腥清洗之后,归于平静。

“横槊!”

六千铁骑,在百丈距离内,马蹄逐渐加快,没多久便卷起风暴,快速冲刺,李嗣昭高喝道

随即最前排的骑士纷纷将马槊向前伸出,一丈长,柔韧复合木杆上,是三尺多犹如短剑般骇人的锋锐钢首。

与此同时,位于骑兵队伍后方的薛志勤抬手命令,熟练的代北、河东汉蕃边地骑士,挽弓搭箭,在临近阵线不到三十步时,便是一阵箭雨升腾。

“蓬!”

几乎与此同时,宣武军之后,数千弓弩齐发,两军步骑,正面碰撞!

王檀厉声道

“刀来!”

身侧亲卫连忙递过近八尺的长刃陌刀

王檀是长安人氏,神策军子弟,自幼喜好弓马兵略,跟随朱全忠大小四十余战,已然是沙场悍将。

为了鼓励军心,直接亲自步行持刀,顶在了第一线

“轰隆!”

箭雨扑面而来,在盾牌、甲胄上叮当作响,力足的,能够穿透外层,深及内衬皮肉。

一箭扑在王檀护心镜上,直接被弹开,一箭正中臂膀,王檀看都没看,便伸手宛若无觉的拔出。

“砰!”

骑弓的箭矢可以视若无睹,但宣武军射出的强弩就不行了。

原本气势汹汹的六千铁骑,立即为之一顿,数百铁蹄忽然顿足倒塌

可力胜万钧的惯性,却依旧没有卸下,裹挟着朝军阵冲去!

“刺!”

呼喊声同时从两军将士口中传出,步槊与马槊,互相冲击

惊涛拍岸间,数百宣武军士被直接撞飞数丈远,被步槊刺伤的战马惊叫间奔走,却是反而冲开了原本严密的盾阵,暴露出里面的步槊和陌刀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河东军也不乏用投掷武器,短斧、铁简一类,将宣武军盾阵破开。

六千骑兵,宛如烧红的铁签,刺入血肉之间,迅速将盾阵最前面的近十列步卒,全部冲散,尸横遍野。

数百军士,连和敌人正面相抗,还手的机会都没有,就直接丧失了战斗力。

惊惶的情绪,很快在宣武军士卒当中传播,立马引发了成百规模的溃败,

数千人的嘈杂声,和企图反过身来逃窜的士卒,与阵列将士的冲撞

一幕幕都看在朱全忠的眼里

他略微皱眉,却并未出乎意料

只是看向身侧的丁会,示意对方传令

很快,朱珍所率一千披甲督战队,立马就顶了上去

“后退者斩!”

朱珍脱去披风,亲自下马,手持长斧,二话不说,直接把两个刚刚从前线退下的宣武军士卒开了瓢。

身后一千甲士,队列整齐,全是巢军时期就跟着朱全忠的亲信老卒,俱皆上前数步,疾声大呼

“后退者斩!”

与此同时,前方河东军骑兵的兵锋,也逐渐迁延顿挫,速度逐渐减缓,直至与宣武军混战一团。

长剑军、长直军精锐,手持器械,逆流而上,朝着陷入混战的河东骑兵反冲。

尤其是王檀所部,硬生生把势头最猛的李嗣昭一千多骑拦了下来。

“陌刀队,进!”

王檀浑身染血,手持利刃,身前是被劈成两半的殷红马尸

数百陌刀,相隔不过半尺,就这样步步向前,居然将已经停下冲击势头的骑兵不断逼退。

但凡敢散骑冲来的,都难逃人马齐断的命运。

喊杀声响彻苍穹,在督战队的紧逼之下,以及宣武军严苛纪律,早已为众多军士所知。

哪怕面对与巢军、秦宗权和时溥截然不同,从未见过的恐怖敌人,他们也不敢退缩。

只能不断在军官的驱使下,集结起来,向河东骑兵反冲

原本混乱的队列,反而愈加严密起来,整齐的步伐声再次响起。

这一幕看在对面的李克用眼里,则是心中大惊

他自幼跟随其父,纵横中原、河北、代北,不是没见过强军,但眼前宣武军的纪律性,印象之中,也只有李业效节军可以与之一比。

再想起之前上源驿之变,自己嘲讽朱温的言语,不免有些皱眉。

喜欢太宗之后,再造大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