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 > 第45章 我得继元,抵十万军(下)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 第45章 我得继元,抵十万军(下)

作者:理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04:43:02 来源:书海阁

张承业望过去,却见数十骑兵在两侧侍立,中间是三名着甲的青年将领。

为首的年轻将领跨着一匹白色神骏,为众人簇拥

似乎有些眼熟

而李业再见张承业,对方比自己年长,看起来风姿依旧,却是主动打马相迎。

符存审、杨师厚紧随其后

待张承业看到了杨师厚,这才反应过来,因为此前杨师厚在他手里做过一段时间侍从武士。

然后才回过神来看向李业

“长安李烨?”

李业爽朗笑道

“亦是邠州李业!”

当初三兄弟杀人潜逃,正是在张承业帮助下完成的,其人还帮自己三人开了去诸葛爽部的介绍信,虽说当时有互相利用的意味,但李业还是感激的。

李业三人连忙主动邀请着张承业上了马车,回到邠州

路上几人也是交流了这几年际遇

张承业方才恍然,感叹道

“相别不过三载,子烨竟然已如龙入大海,雄鹰展翅,大显宏图啊!”

李业却是认真言道

“我等兄弟,与张君相交于微末,承蒙恩泽,日后同事,当患难相扶才是。”

拱手作揖

“子烨言过了!”

张承业见对方如此重视自己,不免惊诧,连忙还礼。

可到了邠州城前

李业却是亲自握住张承业一手,同登战车,检阅三军

更是让对方有些受宠若惊

李业的心思不难理解,这种青史有名,忠心耿耿又能力出众的人才,既然再次碰到,就断然没有放走的道理。

况且历史上的张承业忠于唐室,自己不就是大唐宗室吗?完全没有李存勖的称帝的矛盾啊。

校阅军队之后,张承业当着邠州众文武之面,宣读了圣旨

李业摆开香案,恭敬的跪地接旨

加封原邠宁节度副使李业为邠宁节度使,并升本官羽林卫千牛将军,散阶云麾将军,勋护军,允开府治事。

并加授爵位大宁县侯

赐金三十斤,银五十斤,帛、锦各三百匹

简单来说,什么本官、散阶都没啥意义,到了晚唐,大部分官职,尤其是武官官职都乱了套,开府仪同三司一抓一大把。

真正有实际意义的就两个,加封节度使,加封县侯

前者正式肯定了李业在邠宁的治权,后者让李业正式步入大唐的军事贵族行列(虽然也没啥用)。

此时唐朝的爵位贬值挺严重,郡公、国公同样一抓一大把,异姓王也不少。

而作为效节军的重要将领,符存审和杨师厚,也不乏封赏。

分别被加授了郧乡县伯、新野县伯,散阶也都达到从四品待遇。

至于具体职务安排,朝廷就不能插手了,得由李业这个节度使写好表文递上去才行,在此之前朝廷是不能干预的。这是与藩镇打交道的“规矩”。

不过李业也不含糊,立马就表符存审为节度副使,杨师厚任都押衙,分别是邠宁镇的二、三把手。

许多老兄弟,自然也就能跟着往上窜一窜,升为兵马使和兵马副使

当然,这些其实都是虚名

归根到底,人还是这些人,地盘还是这点地盘

李业最看重的,还是张承业这个人

他先是把其人向众文武介绍,然后就亲自委托对方,和敬翔一起负责邠宁两州政务。

历来地方藩镇,对于朝廷外派的监军,向来都是比较警惕的

大多只是供起来

而李业如此作为,令张承业得以施展,亦让其人心中感激莫名。

正色向李业作揖道

“子烨如此信任于我,令在下汗颜,承业不过一刑余之人,如何能当?”

李业却是主动道

“张君大才,我素知之,且兄既志在兴复社稷,安定国家,我等便为同志,请勿相让!”

李业对张承业的礼遇,符杨等人都是没意见,却让敬翔、李振麾下的文吏们有些非议。

自古以来,文官和太监之间,总是势同水火的,大家对李业如此宠幸一个宦官,不免觉得和之前李业展现出来英明仁义的形象相左。

为此,敬翔还专门委婉劝谏过,但李业并不是没有主见听从意见的人。

而后面发生的事实,也证明了他的远见

张承业在负责两州民政以后,很快就展现出他的政治才华

此时正是关中秋收,他一边组织各州防范泾水汛情,一边督导秋收,严格监督各县衙门,打击贪腐克扣。

作为一名太监,张承业生活作风清廉简朴,比起李业有过之而无不及,一两月间,就令上下敬服。

而在这些工作中,最让人惊叹的,还是张承业在财政上的才华。

无论钱粮账簿,大到军州,小到村镇,事无巨细,他不仅过目不忘,而且很快就能清理出条理来。

张承业才上任数日,就立刻着急诸州县和军中文吏开会

众人还以为对方要拉帮结派啥的,没想到第一件事,就是查账。

处理了好一批此前李业没有发现的克扣贪墨行为。

随后又建议李业,必须要改变此前军方、州县府库交杂不分,账目不明的现状。建立州县税收,赈灾水利所用的“民账”,和军队支出的“军账”,两套财政系统。规范各项军费审批拨发程序,加强对府库税收的监督。

要知道,在这个有刀就是草头王的年代,很少有藩镇,有什么“财税系统”,基本上都是缺钱,便就地征集财帛,怎么支出、如何存储,都是一笔糊涂账。(参考后世民**阀)

张承业种种作为,让敬翔和李振都为之钦佩不已。

(历史上张承业算是个经济学家,李存勖能有报“三箭之仇”,进行诸多战争的经济基础,他居首功,写过一本专门论述国家财政的《财计书》,可惜失传。)

李业对此很得意,因为对他而言,其实张承业的作用恐怕胜过数万大军。

盖因作为一个后世人,他心中对于解决唐末困局,以及如何构建自己的基本盘,有许多超出时代的想法。

但他不确定这些想法,哪些可以适应这个时代,得以落地,哪些是空中楼阁。

而如张承业这样的,懂财政经济的此时代实干家,来鉴别,提意见,并加以实践落地。

事后,李业不禁对符存审感叹道

“我得继元兄(张承业字),胜过十万雄兵!”

而蜀中的田令孜绝对想不到,自己派出去,明明是想抢功劳兼分李业权的监军,反倒是给李业如虎添翼了。

这下子,李业有张承业持重后方,有敬翔、李振为谋主,迅速构建起了属于自己的军政幕僚团。

不再只是一个单纯的军事将领,而是向着真正的割据势力发展了。

-------------------------------------

长安城内

太极宫

原本黄巢进长安以后,一直居住在大明宫,但随着长安被围,尤其是李业、李克用等部距离长安北面不过二三十里,处于东北角的大明宫变得不太安全,黄巢便转移到了太极宫居住。

宫内,掖庭旁的宫殿建筑群,原本就是皇家女眷宫妃居住的地方,黄巢来后,自然也就变成安置他这个“大齐皇帝”后妃的地方。

黄巢的妻妾不少,大部分都是抢掠而来的大户女

尤其是攻入长安以后,许多昔日五姓七望的大族女,未能逃脱,便陷于贼,为诸多巢将争夺。

而黄巢称帝后,为了充门面,又强征了许多妇女作为宫使

只是随着长安粮荒,就连这些可怜女子,日子也愈发艰难起来

此时,薰风殿外,一名宫女打扮的女子,低着头,悄悄缓步走进殿中。

待入了后庭,见四下无人后,方才扣动主人所居门户入内

此间殿中主人,乃是被黄巢抢掠而来的崔氏女

那宫女才抬起头来,十六七岁,一双秋水明眸上,是英气勃发的修眉

而崔氏女见到,却是惊讶

“瑛妹,你怎会在此?”

那宫女虽是女流,却行事果断,直接决然道

“姐姐,黄巢将败,必然逃遁,此处不能久留,我是来救你出宫的!”

喜欢太宗之后,再造大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