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英伦文豪 > 第110章 大英博物馆

英伦文豪 第110章 大英博物馆

作者:员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1:06:45 来源:23小说

最终,陆时还是拒绝了詹姆斯。

这是深思熟虑的决定。

倒不是他觉得自己不够资格,而是担心惹火上身。

诺奖刚办的那几年,为吸引各路大佬的青睐,诺委会是相当没有节操的,净不干人事。

他们唯一的原则就是能蹭就蹭,

这里的“蹭”,指蹭流量。

就比如诺贝尔文学奖,第二年竟然颁给了特奥多尔·蒙森,

这位德意志人的身份非常多:

古典学者、法学家、历史学家、记者、政治家、考古学家、作家……

唯独没有文学家。

瑞典文学院给出的获奖理由也相当奇葩:“今世最伟大的纂史巨匠,此点于其不朽巨著《罗马史》中表露无疑。”

非常之离谱。

很多人怀疑蒙森获奖纯粹是因为名气太大、在史学界地位太高,

这符合“能蹭就蹭”的原则。

陆时担心被利用,

试着想象,诺委会在某个“不经意”的情况下,透露了陆时对某作家或某作品的评价:

“伦敦政经客座教授、《枪炮、病菌与钢铁》与《罗杰疑案》的作者、著名历史学者陆时认为,xxx并不足以匹配诺贝尔文学奖,并给出了xxx的评语……”

画面太美,不敢想。

诺委会赚足噱头、蹭够流量,陆时却跟人家结下了梁子,

这生意太亏。

所以,浑水还是暂时不要蹚比较好。

接下来的时间,陆时的主要精力在《镜报》的筹办,

但也只是瞎忙活,

有斯科特和库珀两名专业人士,再加上沃德豪斯的影响力,配合伦敦大学联盟的名头,办报没有什么阻力,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陆时反倒成了闲人。

幸好,辜鸿铭来了伦敦后就没再走了,时不时地来拜访,凑把手打斗地主。

这一次,陆时不会再像上次那样让着他。

“炸弹!”

“我再炸!”

“嗯,走了。”

……

玩完一局,陆时露出笑容,说道:“好了!你们洗牌吧!”

夏目漱石无奈地洗牌。

另一边,辜鸿铭却是受不了了,

“你怎么一拿地主就赢?”

他将牌一合,

“不玩了!不玩了!实在是太挫败了。写文章不如你个小辈就算了,玩牌也不行……哼!要不是正翔回国了,我定要让他凑个人头,咱们四个一起搓几圈。”

陆时哈哈大笑,

“行啊,我麻将也能玩,五毒俱全。”

清末民初那些有名有姓的学者中,有九成喜欢打牌、搓麻这类娱乐活动。

很多人应该听过《胡适日记》,

里面的内容非常经典:

七月廿一日:化学第二小试……打牌。

七月廿二日:打牌。读美国短篇名著数种。

七月廿四日:上课。得德争一书。打牌。演化学算题。

……

总之就是各种打牌,在网上都成梗了。

陆时伸个懒腰,

“既如此,那就不玩了。”

他回身,规整桌子上的书稿。

辜鸿铭看了看陆时,又看了看夏目漱石,最后还看了看在那里打呵欠的吾辈,忍不住说道:“伱们这里的氛围真好,让我想起以前求学的日子。”

陆时好奇,

“此话怎讲啊?”

辜鸿铭轻捻着胡须说:“同学可以相互引为创作的助力。”

他这段时间经常来拜访陆时,不仅是为了打牌,还有正事——

读书和催稿。

辜鸿铭忍不住笑,

“坦白讲,我本以为自己不喜欢通俗,但是看了你的作品之后,感觉无论是推理类还是幻想类,都挺喜欢。”

陆时开玩笑道:“比打牌还喜欢?”

辜鸿铭连连摆手,

“那不至于。”

屋内的三人同时大笑。

吾辈好奇地看他们,“喵呜~”一声,钻到了夏目漱石怀里。

辜鸿铭问道:“陆时啊,你又写了多少稿子?”

陆时摊手,

“辜老先生,您说您这隔三差五地来,以为我能写出多少?人家追更都是追报纸、追杂志,您老倒好,直接追更追到作者家里来了,下一步是不是要给我关小黑屋啊?”

辜鸿铭嘿嘿一笑,嘴硬道:“其实,比起你的《魔戒》,我更喜欢《我是猫》。”

这话也不全是胡扯,

因为《我是猫》描绘的是日本,读起来肯定更亲切。

夏目漱石说:“辜先生过奖,我的作品肯定无法与陆的相比。腐草之萤光,怎及天心之皓月?”

辜鸿铭摆摆手,

“我们中国人就够谦虚了,你们日本人竟然……”

后面的话没明确说出口。

夏目漱石微微脸红,有点儿不好意思。

辜鸿铭转向陆时,说:“当然,通俗固然是趣味无穷的,但我还是更想看那本明史研究的书。你的写法很大胆,现在大多数人写史都不再用纪传体了。你是想模仿太史公吗?”

陆时摆手,

“那本书不是史书,用纪传体来归类并不准确。”

辜鸿铭点头,

《万历十五年》通俗易懂,没有历史功底的人也能读进去,

有这种特性的明显不是史书。

辜鸿铭说:“对了,你上次管《枪炮、病菌与钢铁叫什么来着……科普……”

陆时说:“科普读物。”

辜鸿铭点点头,

“对,对对!就是科普读物。这个《万历十五年》是不是也算科普读物?”

《万历十五年》要比科普读物严肃,否则也不可能在美国的那么多大学中被用作教材,

但它也有不严谨的地方,

总体上,这本书介于专著与科普之间,并不好归类。

陆时没接茬。

见他不说话了,辜鸿铭继续道:“你写得非常好,可是题材……唉,你说你编写史学教材,用什么不好,为何偏偏要用明史?这里面的阻力无比巨大。”

他顿了顿,问道:“你可知为何后朝要主动给前朝修史?”

陆时答:“这是中国的史学传统。”

辜鸿铭没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