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英伦文豪 > 第162章 这老哥的脸也太大了

英伦文豪 第162章 这老哥的脸也太大了

作者:员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1:06:45 来源:23小说

英伦文豪正文卷第162章这老哥的脸也太大了布莱雅路。

夏目漱石身前的桌面上摊开着《镜报》,

他正仔细阅读今天的访谈版。

另一边,陆时在投喂吾辈。

结果,小家伙嗅了嗅眼前的鸡胸肉,露出无聊的表情,甚至还很夸张地打了个巨大无比的呵欠,就好像吃腻了。

陆时揉揉吾辈的脑壳,

“你啊,是越来越挑嘴了。”

吾辈:“喵呜~”

旁边的夏目漱石从报纸中抬起头,好奇地问:“陆,你说吾辈为什么会越来越挑嘴?”

陆时想了想,回答:“不饿。”

夏目漱石哈哈大笑道:“你这个回答也太简单了。不过也是真理。”

陆时说:“伱看外面那些野狗,饥饿是常态,所以食物充足时必然会一次性吃到撑,也没什么固定饭点的说法,咱家这个小祖宗一天三顿按时吃饭,反而违反自然常态。”

说着,他将吾辈抱起来,

“不饿就别吃。”

没想到,话音刚落,吾辈就猛地前扑,叼住了鸡胸肉,“呜喵呜喵~”地大嚼特嚼。

陆时:“……”

夏目漱石:“……”

两人一阵无语。

过了几秒钟,陆时才摊手道:“刚才的话当我没说。对于吃货,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不饿’的概念。”

吾辈可爱地眨眨眼,跑到了床底下。

陆时伸了个懒腰,看向夏目漱石,

“如何?”

说着,对桌子上的《镜报》点了一下头。

夏目漱石说:“这个新的访谈版确实颇有些新意,可惜只有文字,看不到受访人的表情,也听不到语气,否则,真实性一定更强,文章也更让人信服。”

陆时听了偷笑,

对方说的其实是电台或电视节目,

当然,那些也是能作假的,甚至应该说,作假才是常态。

但媒体人不会承认,

他们只会说,自己这么做并非作假,而是筛选,至于对受访人、访谈选题的筛选有没有倾向性,懂的都懂。

夏目漱石继续道:“陆,关于‘二次创作’,你是怎么考虑的?”

他的语气透着一丝丝严肃。

陆时愣了半晌,才想起《我是猫》和霍夫曼的《公猫摩尔之人生观》之间存在官司。

他说:“我跟公主殿下的想法差不多。”

电工大刘就明确地表示过,国内外的作家大概率都不喜欢二次创作,

他还以《三体》举例,认为里面有一个很容易拓展的主线,即云天明与三体文明的故事,没想到的是,有作家用这段剧情进行了同人创作,直接把路堵死了。

大刘对此很无奈,

其在接受采访的原话是:“当时也是没有经验,就留着以后准备写一个平行,现在就没有办法去写了。”

这里说的“没有经验”,应该指的是没预料放开版权的后果,

从这句话不难判断,大刘可能是后悔了。

夏目漱石沉思,

“这样啊……”

陆时摊手,

“不过,这种事对版权方来说本来就有利有弊。二次创作有很多是出于对原作的喜爱,有时候甚至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关注原作,就比如这次的《简·爱》漫画。当然,那不能算二次创作,而是合理改编。”

改编不是乱编、

戏说不是胡说,

从总体上看,《简·爱》漫画是很成功的。

夏目漱石又问道:“那么,对于这种事要怎么判断呢?”

陆时轻笑,

“其实,说来好笑,这既不是文学问题,也不是法律问题,甚至不是道德问题,反而是商业问题。如果二次创作的作者挣不着几个钱,还能为原作增加热度,版权方大概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夏目漱石点点头,

不过,看他还在思考的严肃模样,似乎是对这件事还有些想法。

陆时宽慰道:“你别想那么多。就比如《魔戒》,甚至不能算《尼伯龙根之戒》的二次创作,要说相似,只能讲‘两枚戒指都是圆的,这是唯一的共同之处。’”

这一句托尔金原话。

夏目漱石叹气,

“陆,你可真是了解我。知我所知、想我所想。”

陆时摆手,

“你走!我可不是王尔德先生。”

知道是玩笑,夏目漱石配合着做了个嫌弃的表情:切~~

陆时借机换了个话题,

“说起来,我还是更关心各大报纸是怎么报道潘克赫斯特率人‘围攻’《镜报》总部的事。”

夏目漱石回答:“你看看这个吧,相对客观。”

递过来的是《每日电讯报》。

陆时翻着,读出原文:

‘女性运动势成燎原,她们中的不少人集结起来,在公共领域里勇敢地提出自己的诉求,进而感染更多的人。’

‘过去,大部分诉求反应在政治、经济权利上。’

‘而昨天,她们也勇敢地表达了在文学界和艺术界的想法,这种改变则体现为一个更为自信、独立和追求尊重的群体的出现。’

……

总体看下来,文章没有拉踩。

但陆时还是看得直头晕,

他甚至已经不知道《每日电讯报》到底是偏自由还是偏保守了。

神奇的是《每日电讯报》还高度赞扬了《嫁人》,认为这首诗描绘的爱情跟那些动辄扔燃烧瓶的女权主义者不同,温和又不失传统标榜的社会道德。

这是很有趣的现象,

一方面,女性看到了诗歌中的爱情观,要独立,无须终身不嫁,只要不做男性附庸的金丝雀便是;

一方面,男性看到了女权主义也可以是温和的。

双方妥协,让人想到著名的“开窗理论”,

鲁迅先生说:“中国人喜欢调和折中,你觉得屋子里太暗,需要开一扇窗户,大家一定不允许。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但从事实上看,不光中国人如此,英国人也如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