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经天纬地 > 第20章 制造湖盐

三国之经天纬地 第20章 制造湖盐

作者:作者高祥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4:38:59 来源:书海阁

迷当大王,为什么会想到用食盐来发动经济攻势呢?因为目前他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商品,也只剩下这个了!

因为种马被刘纬偷偷搞了去,现在蜀中也可以饲养自己的战马,质量虽然不比羌人养的好,却已经不必过分依赖于进口!

况且,如今匈奴人刘豹和羌人刘奎,都在给刘纬打工,他们可是养马的高手,又居于广阔肥沃的水草地,每年也能为刘纬提供大量优质战马!

所以,羌人的马匹销售量,已经逐年减少,日渐萎缩,也是越来越卖不上价格,失去了原有的竞争力,就算迷当大王豁出去了,禁止向刘纬出售战马,估计对他的影响也不大,根本伤及不了其筋骨!

唯有食盐,可是刘纬的命根子,一旦被迷当大王的低价倾销盐冲击,造成的损失,可就伤筋动骨了!同时,羌人也可以借此机会大捞一笔,以扩充军备,积攒实力,以利于有朝一日,与汉军决战!

不过,西海湖盐,质量太差,口感苦涩,一向不受欢迎,这个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前文说到,迷当大王,发现了一条惊人的规律,那就是“冬天捞碱,夏天晒盐”,从而基本解决了苦涩口感的问题,大大提升了湖盐的品质!

冬天捞碱,夏天晒盐,是青海湖附近民间一句流传已久的老话,并不是迷当大王自己发现的规律,只是善于琢磨的他,从中看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湖盐为什么会有苦涩的味道?这是因为水中含有大量硫酸钙和硫酸钠等碱性杂质,在古代的科技条件下,很难将其与氯化钠彻底分离开来,因而混杂在一起,吃起来便十分苦涩!而迷当大王,正是从民间流传的老话里,找到了如何有效分离碱性杂质的办法!

何为“冬天捞碱”?是当地的百姓们发现,一到冬季,气温寒冷的时候,湖岸边就会出现大量的碱性结晶,这些东西用于洗涤衣物,非常有效,于是冬天的时候,便会有人去岸边捞取,拿回家用。

何为“夏天晒盐”?就是指,夏天的时候,才是晒盐的好季节,气温和光照都很充足,把水晒干,便能得到食盐,用这种方式,成本极低!

为什么冬天的时候,碱性物质,会自然结晶呢?这是因为硫酸钙和硫酸钠的溶解度,会随着温度的下降而显着降低,冬天的青海湖,气候严寒,它们很易因达到饱和而结晶,所以用“捞”的方法即可获得,十分便利!

可是,夏天晒盐,就有问题了!虽然光照充足,气候干燥,可是晒出来的湖盐,里面含有大量碱性杂质,难以剔除,那么这种盐的口感,就特别不好,苦涩难咽!

既然如此,这个规律,看似也没什么用处啊!迷当大王,究竟是发现了什么关窍呢?窍门就是:冬天去碱!

迷当大王,虽然是个古人,不懂其中的科学原理,但是他却想到了,湖盐之所以会有苦涩的滋味,就是因为这些碱性杂质所致,用人工的办法,很难去除,可大自然却提供了帮助!

具体操作,是这样的流程!迷当大王,命人在青海湖畔,挖掘若干数丈见方的盐水池,秋天的时候,趁尚未冰封之前,将湖水放入其中,等严冬来临,结冰以后,等待一些时日,敲开冰面,连冰带碱性结晶,一并去除,然后再等结冻,再敲冰……以此类推,经过三五番折腾和操作,池水中的碱性物质含量,已经降到最低了!

其后,再从池中取水,架锅煮沸蒸腾,烧干了以后,留在锅里的结晶,便是纯度相对较高的食盐了!迷当大王尝了尝,感觉滋味虽然不如蜀中的井盐,却减轻了苦涩的味道,至少食用起来,可以接受,不至于那么难以下咽!

这不就成功了么!掌握了这种方法,偌大的青海湖,便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不仅迷当大王的经济实力,得以壮大,更可以利用这种湖盐,搞低价倾销,去冲击刘纬的井盐销售市场!

不过,细心的您,可能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此制盐,成本可不低啊!人工费用,暂且不论,只说架锅煮盐,单是燃料钱,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如果迷当大王,采取低价倾销策略,不得赔死?

这的确是个问题!许多人的印象中,古代人烧柴,遍地都能捡到,事实上这也是个误解!

在汉地,虽然树林很多,可那都是有主的领地,你想到人家的地盘上砍柴,也得问问主人同不同意才行!因此,许多百姓平日烧火,也大多都是买来的木材!

在西北地区,这个问题就更难了!这里森林覆盖率极低,多草原和荒野,哪有多少木材可供燃烧?许多游牧民族,冬天取暖,夏天做饭,都烧的是牛粪和马粪,木材可是个稀罕玩意!至于煤炭,想都不用想,一来那时候还没普及;二来这玩意,可比木材还贵!

由此看来,湖盐的制作方式,成本也不低,那么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太简单了,冬天去掉大部分碱性物质的水,妥善保存起来,到夏天,再拿出来,利用阳光晾晒,不就几乎没有成本了么!

规律是死的,人是活的,迷当大王高明就高明在,能从固有的规律中,突破思维的枷锁,活学活用,一针见血!这句老话,都流传那么久了,怎么就没有人想到这个办法呢?而迷当大王却想到了,说明他果然睿智过人,非同凡响!

所以,只用了一年的等待,大量湖盐便被生产制造出来了,因为几乎是零成本,售价极低,只相当于蜀中井盐销售价格的十分之一!一经上市,便大受欢迎,被抢购一空,甚至到了供不应求的地步,价格还因此翻了两三倍!

要知道,采购湖盐者,可不都是百姓,而是一些商人,见有利可图,大量进货,贩卖到更远的地方!一时之间,包括整个西北地区和关中地区,甚至中原和北方地区,到处充斥着这种低价湖盐,因为是羌人制造的,因而俗称“胡盐”!

等到刘纬发现了问题,终于重视起来的时候,胡盐已经泛滥,而蜀中井盐,却严重滞销了!

喜欢三国之经天纬地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三国之经天纬地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