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经天纬地 > 第34章 恰逢其时

三国之经天纬地 第34章 恰逢其时

作者:作者高祥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4:38:59 来源:书海阁

说到这里,可能熟悉历史的朋友,会恍然大悟!司马懿的 “纳赋令”,不就是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么?

所谓“一条鞭法”,是指明代嘉靖时期确立的赋税及徭役制度,由桂萼在嘉靖十年提出,之后,张居正于万历九年推广至全国!

一条鞭法的规定是,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税,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这样做,大大简化了税收制度,方便征收税款,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进而增加了官府的财政收入!

既然这样的税收政策,有诸多好处,为什么直到明代后期,才出现呢?这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不够,只有达到了一定的阶段,才能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先说生产力水平!中国古代,明朝以前,粮食产量一直得不到有效保证,人口众多的国家,如何让老百姓吃饱肚子,才是最重要的国策,民以食为天嘛,这也是历朝历代重农抑商思想之根源所在!

粮食如此宝贵,在许多时候,有钱都未必买得到,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就算有,也没人舍得把赖以生存的粮食拿出去卖,而是修建粮仓,保存起来,生怕有个什么风吹草动时,自己会饿肚子!

可想而知,在这种前提条件下,官府征税,要钱不如要粮,在产量低的时代,最宝贵的一般等价物就是粮食,比钱珍贵!

钱不能吃,不是生活必需品,可人却离不开粮食,一顿不吃饿得慌,无论在战乱时期,还是和平时代,粮食都是价值不菲的硬通货!无论你缺什么,都能用粮食换到,钱可就未必了!

然而,到了明代中晚期,这种情况慢慢发生了变化!大明王朝的粮食产量,竟然达到了一个历史的巅峰,是以往历朝历代所无法媲美的,人们终于不再挨饿,粮食也就显得没那么精贵了!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众多,但其中一条,我们提过,那就是美洲大陆的发现,以及诸多新型粮食作物的引入和种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易种植、好成活、产量高的玉米、番薯和马铃薯等农作物,它们都是明代引入中国,并开始广泛种植的!

有了高产的农作物,再加上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力,老百姓不挨饿了,粮食也就失去了硬通货的功能,官府征缴赋税,再收取粮食,显然既繁琐,又笨重,还得支付高昂的保存成本,得不偿失,不如直接收钱!

再说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体,两宋时期,商品经济开始出现,并蓬勃发展,到了明代中后期,更是萌生出了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盛景!

要不是蒙元和满清,突然在中间横插一杠,开了历史的倒车,经历了无谓的曲折与坎坷,也许古代中国便能领先世界,提前走上近代发展道路,至今傲立全球,独领风骚,也说不定呢!

总之,在商品经济发展,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国内市场尚未形成,钱的用途,便十分有限了!许多地方,还在以物换物,有钱也未必能买到东西!然而,当商品经济开始活跃起来以后,以物换物就不方便了,货币的流通作用,便更加凸显,这也是为什么宋代出现了纸币的雏形——“交子”的原因所在,更是明代以银两和银票作为流通货币的源头!

介绍了“一条鞭法”,以及它产生的时代背景,我们再来说说司马懿的“纳赋令”!既然税收改革,是由社会生产力水平和商品经济的活跃度决定的,那么,在汉末三国时代推行这种制度合适吗?是不是太过超前了?

要说超前嘛,确实有点,却也基本符合目前的客观实际!穿越者刘纬,已经给这个时代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影响力,可不仅限于汉国境内,就连魏国,也早就不是原本的模样了!

为什么司马懿一道“垦荒令”就能让魏国上下,掀起一场农业大生产的浪潮,屡获丰收?其前提条件是,农业生产力,已经受刘纬的影响,得到了显着的提升,否则,哪有那么容易,就能实现粮食产量的大丰收!

因为司马懿和孟达的背叛投曹,以及曹镤等技术人员被挖角,刘纬早年间发明的生产工具,早已被引入魏国,包括坚硬的铁质农具、灌溉用的翻车和轮车、水力驱动的磨盘碾子等等,已并不稀罕,田间地头,随处可见!

当然,这也不都是刘纬的“功劳”,亦是孟达当年推行新政改革时所留下的成果!有了这些相对先进的农用工具,再加上“垦荒令”所激发出来的积极性和干劲,才使魏国农业迅速恢复和发展,粮食产量翻倍增长!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至关重要,那就是刘纬日防夜防,番薯的种植技术,还是被司马懿偷偷学去了!他所研发的那种“绝育番薯”还是有漏网之鱼,没有彻底去除繁殖能力,被魏国人培育出了种苗,并广泛种植,如今这种高产作物,也成了魏国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

可想而知,要是没有番薯,魏国粮食产量要想翻个几倍十几倍,哪有那么容易?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神奇的作物,看似不可能的奇迹才得以实现!

除了生产力的发展,魏国如今的商品经济,也是高度发达!刘纬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和魏国做买卖,再加上早年间孟达改革的效果,如今曹魏的国内市场已基本形成,外贸交易更是十分活跃,就连金融体系都已初现雏形,商业和手工业蓬勃发展,虽然不是刘纬的地盘,却已经深受影响,不知不觉地融入了商品经济浪潮,早已今非昔比!

如果说,只经历了这么一二十年的发展,就能赶上宋明时期的水平,那就太夸张了!但是,经济繁荣所带来的结果,便是货币的重要性得以体现,司马懿选择这个时候,改革税制,推行新法,可谓恰到好处,正逢其时!

喜欢三国之经天纬地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三国之经天纬地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