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经天纬地 > 第35章 一贯钱法

三国之经天纬地 第35章 一贯钱法

作者:作者高祥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4:38:59 来源:书海阁

说了这么多,究竟司马懿颁布的“纳赋令”,具体有哪些条款呢?其实,只有两条!

第一条,魏国从新兴二年开始,改变税收制度,将以收取金钱,替代传统收取实物的税收方式!

这里需要插上一句,新兴二字,是司马懿给傀儡皇帝曹穆改的年号!表面看来,是新皇登基,江山鼎盛之意,可实际上,却暗含着司马懿的野心!

新字,是王莽篡汉,另立皇朝的国号,新兴,不就是在说新朝兴盛吗!众所周知,司马懿早晚要做王莽,给曹穆弄了个这样的年号,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那么,收取金钱,又是如何收法呢?司马懿定下了一条硬性标准,即十亩地,一贯钱!这么说,可能大家没什么概念,让我们细细算一下这笔账!

按照以往惯例,官府向农民征收粮食,普遍税率为三十税一,那么,一亩地,大概要交多少粮食呢?查阅史料,可以得知,汉代一亩粟米,产量大概在二百三十斤至二百五十斤左右,三十分之一,就是八斤上下,考虑到有些历史时期,税率要比这更高,算作每亩地十余斤,应该是准确的!

不过,古代粮食,一般是采用容积计量,十余斤粮食,正好等于一斗!换言之,按照过去的征税标准,就是每亩地,一斗粮!

一贯钱,是一千枚铜币,能买到多少粮食呢?各个时期不一样,丰年和灾年也不一样,价格是浮动的!

当初,曹魏全境饥荒那时,一斗粮,最高卖到一贯钱,甚至可能还要更多;可现在呢,一斗粮只能换到百枚铜钱,甚至更低,按照十亩地征收一贯钱的标准,折合每亩缴税百枚铜钱,以时价来看,还是每亩一斗粮!

也就是说,魏国税法虽然改革了,但税收并未增加,无疑是对百姓有利的!丰年的时候,粮食价格便宜,每亩地还是一斗粮,不变,可粮食价格上涨的时候,按照十亩地一贯钱的标准,农民也许只相当于交了三五斗粮,还能省下不少呢!

因此,新政一经公布,立时受到普通百姓们的热烈欢迎,尤其许多人开荒耕种的是免税田,更是一文钱不用交,岂能不高兴?人们纷纷感叹,衣食饱暖的好日子,似乎就要不远了!

农民是这样交税的,那么,其他行业呢?基本也是如此!比如渔民,今后也不用再交咸鱼了,而是以船只为征税标准,小船每年半贯钱,大船每年一贯钱;而纺织业和手工业呢,则按机收费,一台织机或一个工位,每年一贯钱!

再比如,畜牧养殖业,按只按头征收赋税,一头牛一贯钱,骡马驴八百钱,猪六百钱,羊五百钱,鸡鸭鹅分别为五十钱、一百钱和二百钱,以此类推,总之,所有细节条款和征税标准,在新税法中都做了明文规定!

可以看出,与传统缴纳实物的税收政策相比,新税法的征税比例,采用了一刀切的模式,只按固定金额收税,且远低于实际收益,这些行业的从业者,当然也很高兴,今后身上的负担轻了,发家致富的日子,还会远吗?

第二条,魏国从新兴二年开始,所有兵役和徭役,均可以金钱抵偿,每人每次一贯钱!

古代老百姓身上的负担还是很重的,不仅要向官府缴纳赋税,更要服从兵役和徭役,义务从军,免费为官府出力!当初,陈胜吴广起义,不就是因为他们在去往渔阳服役途中,耽搁了行期,怕被砍头才不得已揭竿而起的么!

如果一个朝代,处于太平盛世,皇帝也没有大兴土木的**,那么对老百姓来说,负担就会轻很多;可要是身处战乱年代,或者皇帝特别喜欢大肆营造政绩工程,那老百姓可就苦不堪言了,不是被强抓去当兵,就是被迫在工地上,没日没夜,埋头苦干,甚至累死都没有人收尸!

可现在呢,司马懿的“纳赋令”却改变了这一根深蒂固的顽疾,今后服兵役和徭役,将不做硬性规定,只要你不想去,拿钱抵消就行,钱也不多,就一贯钱,便能逃过一劫,不用再去吃苦了!

不过,有个问题,司马懿没想到吗?万一人人都拿钱来抵偿,还有谁去当兵,谁来干活?呵呵,根本不必担心,有钱了,还愁招不到人吗?

现在,经过司马懿的改革,魏军待遇水平,已经紧追汉军,当兵成了一条旱涝保收的致富之路,别说现在没仗打,也没有危险,就是将来战争再度爆发,也会有人为了高收入,高福利,铤而走险,冒死参军!

再说徭役,既然制度进行了改革,免费劳动力没有了,那就花钱雇人嘛!包吃包住,还给工钱,总有些流民或失去生计者愿意来做工!

至于花钱雇人的经费,也不是官府出的,而是那些不愿服役之人出的,每人每次一贯钱,一年收一次,相当于多了一笔财政收入,国库有钱了,还愁没有劳动力?

况且,一贯钱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不是人人都出得起,那些出不起钱或者不舍得出钱的,还得照样服从兵役和徭役!同时,这项新政也杜绝了以往富有之人花钱雇佣他人,代替自己服役的情况发生,所能征收到的兵源和劳役,也会更多!

道理很简单!那些受雇者,必然是逃脱服役者,否则,他自己都要服役,怎么代替别人呢?这些逃役者收了钱,还是去服役了,可富人就不用去了,官府征收到的兵役和劳役,肯定有巨大缺口!

因此,这笔钱与其让那些冒名顶替者赚了,还不如由官府来收,再拿这笔钱去雇人,所征得人数,肯定比原来更多!

总之,司马懿颁布的“纳赋令”,从很多方面来看,都是利国利民的善政,一经公布,受到社会各行各业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扬!由于新法之中,频频以一贯钱作为标杆和准绳,所以“纳赋令”,又被老百姓俗称为“一贯钱法”!

问题是,司马懿这项新政,果然对老百姓有利吗?他们还是只看到了表面,其实却是吃了大亏!

喜欢三国之经天纬地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三国之经天纬地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