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经天纬地 > 第8章 纺织工厂

三国之经天纬地 第8章 纺织工厂

作者:作者高祥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4:38:59 来源:书海阁

纺织,一直是与人类文明进步发展,密切相关的一项重要技术,早在原始社会,人们便已经开始掌握纺织术,这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和象征!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掌握纺织技术的国家和民族之一,尤其是各类丝织制品,也是技术最为精湛,品质最为优秀,而享誉世界,深受古今中外之欢迎和热崇!

因此,关于纺织,我们其实没有什么太多需要介绍的,只强调一点,那就是我们的先人,从不缺少技术,只是缺少原材料!

麻布和丝织品的问题,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了,如今刘纬拥有了棉花,可以想见,棉纺织业的兴起和发展,可谓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刘纬从兴鼎元年获得棉花开始,用了三年的时间,才推广种植开来,并取得了第一场收获,这个时间的跨度,也使他有充分的余地,建造工厂,准备机械,招募和培训工人!

建造工厂,这对于基建狂魔刘纬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规划好了厂址和地皮,他手下那支早已使用纯熟的基建工程队伍,用了不到半年时间,便将工厂建成了!

然而,一座工厂的核心,不是厂房,还得是机械设备和技术工人!这两点,刘纬又是如何准备的呢?

我们先来说说设备吧!马钧此人,本来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发明家,他的众多发明中,就有织布机这一领域,因此马钧对纺织技术,绝对不陌生!

不过,对于棉纺织来说,马钧还是个门外汉,可这也难不倒他!因为不管麻纺织还是棉纺织,道理相似,大同小异,只需要对原有的纺织机械,进行修改和微调,便能适应新的棉纺织!

因此,马钧在领受了刘纬交给的任务后,率领技术研究院众人,对新型的纺织材料,进行了一番深入研究和实验,最终制造出了适用于以棉花为原材料的纺纱机和织布机!

这两部机器,主体为木制架构,都是脚踏动力式机械,凭单人即可操作,上手很容易!刘纬亲身体验了一下,感觉还不错,可就是总觉得哪里有点不太对劲!

诚然,刘纬恨不得马钧现在就能发明出那种全动力或半动力的大型纺织机械来,以提高生产效率,真正实现纺织的工业化,可他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尽管有水力可以利用,但在汉代这么落后的生产技术条件下,想实现后世的大器械纺织,毫无可能,同时也没有那个必要!因此,这种已经比家庭作坊式织机,先进了不知多少倍的新式织机,属实不错了!

可以想象,成千上万的纺织工,操作机械挥汗如雨,纺线织布,忙得不亦乐乎的那种壮观场面,就已经着实令人震撼,超越了不知多少时代,可谓是创举和奇迹了!

按理说,刘纬本应知足,怎么还觉得差点什么呢?差哪了呢?对此,刘纬一开始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毕竟他穿越之前,只是个大一新生,就算懂得再多,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啊!

那一段,他把这两种新式的机械,就摆在自己的房间内,只要有空闲,便盯着反复看,如同着了魔一样,却始终找不到答案!

直到有一天,负责打扫房间的宫人,一不小心撞翻了纺纱机,刘纬勃然大怒之下,也是赶紧上前去扶那机器,未曾想,他突然发现了问题所在!

那纺纱机倒在地上,原本横向的锭子,在刘纬的视野里,变成了竖立的!他立时恍然大悟,茅塞顿开,原来问题就在这里!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肥猪跑吗?刘纬虽然从来没见过纺纱机实物,可电视或者图片上有啊,那纱锭,可一个个都是竖立起来的!而马钧发明的机器,纱锭却是横置的!

深通历史的刘纬,突然想起,当年英国纺纱工哈格里夫斯,能发明珍妮纺纱机,其实就是无意间发现,把若干纱锭竖着并立起来,由一个纺轮带动,便能将生产效率,提升好多倍!

别小看了这一横一竖的细微之变,效果却是天壤之别,甚至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变革!

发现了问题所在的刘纬,欣喜异常,立刻召来了马钧,把自己的想法和构思,详细地讲述给他!像马钧这种聪明绝顶的人,很快便领会了刘纬的意图,更是发现了可以改进的空间,眼睛直放光,甚至忘记向刘纬施礼,扭头就跑回研究院,又开始潜心琢磨起来!

不久,一台类似于珍妮纺纱机的新式机械,终于诞生了,被命名为马氏纺纱机!同时,织布机也得到了改善,采用飞梭的模式,效率也更高了!

有了这两种可谓跨越了时空的先进设备,可以想见未来的纺织工厂将如何高效,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定将十分可观!

机械设备有了保障,那么人工呢?这个问题,其实也不难!

丘下工业园,原本就有一家大型纺织厂,主要生产麻布制品和少量丝织品,那里的工人,多以妇女为主,且经验十分丰富,未来的棉纺织厂,便可以从中选优,加以培训,组成技术骨干力量了!当然,只有骨干力量还不够,这么大的一家手工棉纺织厂,所需织工,何止上万?可问题是,由于汉中工业园区,已经吸引了大量社会闲散劳动力,人力资源有些不足了!

刘纬致力于发展手工业,之所以能招募到那么多工人,主要是因为战乱带来的流民和因为土地兼并失去了生产生活资料的人较多!

可是,因为人们固有的思想意识问题,以及落后的农业生产技术问题等原因,其实大量人力还是集中在耕地之上,真正愿意或者能够到城里来打工的人,还是相对较少!

丘下工业园,经过多年发展,已经集中了近十万产业工人和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这个数目,竟与张鲁治下时,汉中全郡的总人口基本持平,可以说,已经把所有能利用上的人力资源,都吸引过来了!

眼下,刘纬要新办棉纺织厂,织工缺口,至少也得有五千之数,这么多人,从哪找呢!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个特殊的人群了,那就是孤儿。张鲁的五斗米道,在蜀中传播时,也在刘纬的鼎力支持下,创办了许多义舍!这义舍就好像是个社会福利机构,除了救济穷苦民众和免费治病外,还收养因战乱而失去父母亲人的众多孤儿!

当然,张鲁年纪大了,也是提前开始过起了退休的生活,义舍便一直由王后琪璎来打理和经营,算是刘纬夫妇,代表汉中王室,对社会民众的一种服务和贡献吧!

各地义舍,从多年以前,便开始收养孤儿,如今有不少孩子已经长大。对于他们来说,即便成人,生活依旧没有着落,父母亲人都没有了,又哪有可以谋生的渠道?

因此,这些孤儿当中的男孩,长到十五六岁,便纷纷主动要求参军,既是为了谋求未来的前程和生路,也是为了报答汉王夫妇多年的养育之恩!那么女孩呢?好像除了嫁人,也没有别的出路!

现在好了,刘纬的汉中棉织厂要招工,正好给这些长大成人的孤儿们提供了一个就业谋生的机会,尤其是女孩们,甚至她们也不用成人,十岁便可入厂,由学徒工开始做起,从此便可以靠双手劳作,来养活自己了!

除了这些孤儿外,军烈属也是不错的选择!孤儿寡母的,靠刘纬发放的那点救济金,生活也未必能好到哪去,有了这样的就业机会,他们的生活也将得到不错的改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啊!刘纬此举,可谓一举两得,功德无量!

喜欢三国之经天纬地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三国之经天纬地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