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135章 胡晓贞点将

1850再造中华 第135章 胡晓贞点将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杨烜同时担任讲武堂校长、教导总队队长。但他事务繁忙,只能把工作精力侧重于讲武堂,向中高级军官灌输战略战术原则。

首发@:塔-读&小说

这次路过教导总队,杨烜饶有兴趣地拉起胡晓贞,询问起教导总队的近况。

胡晓贞说:“我们教导总队才成立不久,就组织起第一期集训。总的来说,各部队选派的都是精英,参训态度很好。有些学员虽然只是连长、副连长,却已经展现出天将之资。”

“哦?”杨烜饶有兴趣地望着胡晓贞,说道:“说说看,哪些人有大将之资?”

胡晓贞猛然意识到,自己有些多嘴。今时不同往日,自己是教导总队教习,需对第一期八十余名学员负责。若自己看走了眼,就有“失察之罪”;若是厚此薄彼,难免会得罪人。

不过,既是教导总队教习,自当为人师表,敢说敢做。既然杨烜发问,他更应秉持公心,为黑旗军举荐良才。

想到这儿,胡晓贞便斟酌词句,谨慎地说道:“陆师这边人才最盛,冯海洋、李秀成、陈玉成最为突出。

“冯海洋战功卓着,为人谦逊,大局观念强。他是步兵一团一营副营长,此次集训担任一班班长,带队负责一团学员。班里人都很服他,一班的训练成绩也是最好的。”

冯海洋确有大将之才。他是近卫营营长徐作新的同乡,在佛山镇加入黑旗军。肇庆之战中,冯海洋因作战英勇,成为第一批“一等功臣”。杨烜曾亲自为他颁发奖状,对他印象很深。

胡晓贞接着说道:“李秀成聪明伶俐,学习领悟快,能够举一反三。他年龄偏大,资历不深,表面木讷,实则绝顶聪明,深不可测,前途不可限量。

“陈玉成少年老成,虽然只有十四岁,却人小鬼大,一肚子主意。他似乎是个天才,凡事一点就通,一学就会,还能讲出很多独创性的观点。

“除此之外,陈玉成训练刻苦,实操能力强。不管是队列训练,还是战术动作、擒拿格斗,他看一遍就能准确地模仿出来,令人叹为观止。”

胡晓贞对李秀成、陈玉成赞不绝口,颇有识人之明。是金子总会发光,假以时日,李秀成、陈玉成二人必能成为将才。

两人走到粤商会馆,这是木梓墟面积最大、装饰最华丽的建筑。粤商会馆归军医院驻扎,住满了黑旗军伤病员。

军医院的士兵送来两把椅子。杨烜和胡晓贞就在会馆门口坐下,等待教导总队的学员们跑步归来。

杨烜问道:“水师和司令部那边呢,有没有特别突出的人才?”

胡晓贞对道:“水师这边,有两个人值得注意。一个叫许朝阳,来自水师一支队,去过南洋,在洋船上当过水手,经历丰富,未来必是个指挥水战的好苗子。

“另一个叫郭松明,来自水营三支队,只有十七岁,原是胥民的孩子。听说他参加黑旗军时,大字都不识几个,如今已经学会了两千多个常用字,看书过目不忘。

“这孩子极为聪颖,凡事一点就通,学习刻苦,心思缜密。”

胡晓贞也是胥民出身,属于贱民阶层。好在他父亲有些见识,顶住压力把他送去教会学校,让他去教会学校混口饭吃。

那时,教会学校为学生提供免费食宿、教育,但要求孩子入教,毕业后服务教会。在时人的观念里,教会学校的学生都是二鬼子,受到社会歧视。

读者身份证-

胡晓贞毕业后,备受歧视,便逃离了教会。看着胥民出身的郭松明,胡晓贞便想起了自己的凄惨经历。他对郭松明有种偏爱,借机说道:

“大帅,三支队主要负责运输,表现机会不多。愚以为,不妨把郭松明调入一支队或二支队,让他的才华得到充分施展。”

杨烜听说过许朝阳和郭松明,对于胡晓贞的建议表示赞同。他说:

“晓贞兄说得极是,人尽其材,物尽其用,本就是应有之义。刚好二支队要改行登陆作战,人才缺口很大,正好派郭松明过去加强二支队。”

胡晓贞忍不住笑道:“二支队长陆顺德正为此事发愁呢?集训之前,他便跑过来说情,非要我们多给二支队几个名额。

“偏偏罗大纲是水师司令,又是陆顺德的老大哥,不方便给陆顺德开后门。我这里擅作主张,多给了二支队两个名额。陆顺德也三天两头过来,督促二支队学员积极参训。”

“哈哈”,杨烜也笑了起来,说道:“这是件好事呀。有人说我们黑旗军喜欢标新立异,咱这教导总队确实是黑旗军独创。晓贞兄大手笔,把教导总队打理得有声有色,谁看了敢说个不字?”

胡晓贞可不敢在杨烜面前表功。实际上,杨烜才是教导总队的“总设计师”,胡晓贞不过是个忠实的执行者而已。

胡晓贞连忙谦让,说道:“全靠大帅把控大局,制定章程。卑职,不,我只是严格执行大帅的指示而已。”

黑旗军提倡官兵平等,禁止下级在上级面前自称“卑职”、“小人”,提倡以“你”、“我”互称。读者身份证-五六37四三陆七伍

言归正题。胡晓贞继续说道:“司令部这边,也有三个特别优秀的人才。第一个便是大帅的族亲杨国瑞。此人确有大将之才,已经三十出头,自我要求很严格,不输那些年轻学员。”

杨烜知道杨国瑞有大将之才,但杨国瑞是自己的族叔,年纪不大,在黑旗军中资历太浅。如何安排杨国瑞,也是一件令杨烜颇感头疼的事。

安排得高了,别人会有意见,认为杨烜任人唯亲。杨国琛已经四十好几,追随杨遇春征战多年。杨烜安排杨国琛担任讲武堂教习,众将隐约有些不服杨国琛。

但讲武堂地位紧要,又有杨烜坐镇担任校长,众将还不敢说什么。

安排杨国瑞低了,又会使他感到屈才,杨烜也心有不忍。最后,杨烜让他担任总司令部侦察参谋。侦察处长毛人杰出任步兵二团团长,杨国瑞进入侦察处,正好可以加强侦察处。

众所周知,司令部参谋接触面广,学会机会多,提拔起来也比基层部队快。杨烜鼓励司令部从基层部队遴选参谋,也鼓励优秀参谋到基层部队任职,借此促进军官的全面发展。

杨国瑞到侦察处担任参谋,凭他的才干,不难脱颖而出。关键是要沉得住气,快速融入黑旗军,赢得同僚好评。届时,杨烜才好进一步提拔他,让他独当一面。

杨烜说:“我们黑旗军用人讲究德才兼备,不看出身,不看背景。杨国瑞虽是我九叔,年纪也大了些,但你可得一视同仁。若你迁就他、照顾他,反而是害了他。”

胡晓贞知道这里面的利害,慌忙应允。他继续点评起司令部学员,说道:

“第二个优秀参谋,名叫王浩。此人目前是副营职作战参谋,听说业务很强,很得总参谋长的赏识。他作风非常踏实,为人虚心,组织能力很强。

讨论群五六37四三陆七伍

“若有集体活动,我们都让他组织指挥。他在全队学员面前都有威信,能镇得住全队几十名学员,组织活动井井有条。”

杨烜是总司令,对王浩十分熟悉。他说:“王浩这个人确实有才,下一步可以让他出任营长。人才都是锻炼出来的。此人之所以成才,一靠天赋,二靠总司令部作战处这个平台。

“你们教导总队有什么集体活动,也可以让其他人试试,不一定非盯着王浩一个人。我们用人也是一样的,一个人用习惯了,总想让他干同一件事。这对其他人不公开,对他个人成长进步也不好。”

胡晓贞点点头,表示认同杨烜的观点,继续说道:

“司令部第三个人才,名叫陈至立,是军政部宣传处的参谋。他是广东番禺人,有文化,思辨能力强。难能可贵的是,陈至立对大帅的思想领悟得很透彻,又能把它转化成形象生动的语言,极善于宣传鼓动。”

如何加强军队凝聚力、组织力?杨烜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太平军靠的是拜上帝会宗教信仰,黑旗军靠的是司令部制度。

还有一个大杀器,杨烜尚未祭出,即政治建军制度。政治建军要求筹建马克思主义政党,需要大量意志坚定的知识分子。这些条件,黑旗军尚不具备。

如果要实施政治建军,这个陈至立无疑会是个好帮手。

杨烜若有所思,问道:“听说罗大纲的儿子也在教导总队,表现怎么样?”

胡晓贞笑了笑,说道:“罗大纲的儿子叫罗楫,今年十四岁。大纲对他期待甚高,很早便找人教授罗楫读书。但罗楫似乎不是带兵打仗的料,若让他当个参谋,或许可以差强人意。”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都说虎父无犬子。但罗大纲的儿子并不喜欢打打杀杀,太平天国“陈来事件”也给他留下了心理阴影。

胡晓贞说罗楫适合当参谋,其实并不准确。杨烜觉得,让他钻研科技、管理企业,或许更为合适。

喜欢1850再造中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1850再造中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