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218章 骑兵

1850再造中华 第218章 骑兵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罗阳山属于六万大山余脉,成东北、西南走向,长60余公里,宽10-20公里。这座并不雄伟的山脉,此刻横亘在清军面前,成为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

罗阳山北麓山势较为平缓,适合清军撤退。最为重要的交通要隘是寨墟,已被黑旗军牢牢掌握。

寨墟再往北,则为木梓墟、大岭,已经靠近郁江,地势较为平缓,同样适合清军撤退。

但黑旗军已经控制了郁江、武思江,陆军也随之在大岭、木梓墟登陆。清军若是敢从木梓墟、大岭一带突围,无异于自投罗网。

罗阳山南麓的灵山县城,原是个要紧的地方,清军在此驻有一千多人马。没想到,黑旗军骑兵师长途奔袭灵山县,竟然一战克之。

黑旗军中不乏灵山籍人。杨烜最开始起兵时,以苏三娘为首的灵山籍船运工人,毅然追随杨烜,成为最初的水营骨干。

如今,昔日的船运工人已经成为黑旗军中的骨干,有的还做到了团长。他们与灵山县天地会取得联系,里应外合,使黑旗军得以轻松夺取灵山县城。

至此,黑旗军已经完全堵住了清军退路。

黑旗军骑兵师负责灵山防线。骑兵师编制骑兵一万余人、战马一万五千余匹。

在实际战斗中,一名骑兵往往要配备两至三匹战马,方能快速突袭。譬如,元朝时的蒙古部队,一名骑兵往往配备两三匹甚至三四匹马,经常一日急行数百里。

考虑到两广不产战马,黑旗军骑兵师的人马比例大致定在一比一点五。尽管如此,骑兵师扩编不如步兵师那样顺利,实有骑兵六千余人,战马四千余匹。

也就是说,骑兵师虽然名为骑兵,人均战马还不到一匹。

骑兵师长为毛人杰,久在总司令部任职,一直负责军事侦察,指挥才能出众。他并不枯守灵山县城,而是派骑兵一团前出至佛子镇,在佛子镇建立了防御前沿。

佛子镇位于灵山县城东北二十里处。若清军反攻灵山县,必要经过佛子镇。

却说穆特恩率领三千八旗骑兵,在乐民镇告别陶煜,便急往灵山县进军。

从乐民镇到灵山县,只有七十里路程,中途经过平山镇、佛子镇。正常情况下,八旗骑兵不用三个小时,就能走完这七十里路程。

然而,在佛子镇,穆特恩遇到了一个强有力的对手:骑兵师一团团长陈玉成。

陈玉成才十六岁,却是个军事天才,屡立奇功,已经升任团长。别看他年纪小,却很有主见,于练兵打仗都有独到的见解。

出任骑兵一团团长后,陈玉成主张“宁缺勿滥”,宁愿空着编制,也不滥收骑兵,更不胡乱提拔军官。

所以,一团在骑兵师中官兵最少,还不到一千人,却“无一不精壮”。陈玉成严于训练,“无日不操练”,使人数最少的一团,成为骑兵师中战斗力最强的团队。

佛子镇地形较为宽阔,无险可守。陈玉成来不及在佛子镇布置防御工事,不顾敌众我寡,毅然率军迎敌。

在清朝人的观念中,“鸟枪、弓箭最为行军利器”。多数的战斗都以鸟枪射击、弓箭发射的形式来进行,短兵相接已经成了辅助手段。

广州八旗虽然不如祖辈那样勇猛,却依然可以熟练地在马背上开枪、射箭。健锐营、索伦兵尤其精锐,马上功夫更为娴熟。

尤其是索伦兵,生长在黑龙江流域极其恶劣的环境中,从小练就强壮的体格和高超的骑射本领,又特别吃苦耐劳,被满清视为王牌部队。

但索伦部人数较少,装备也较为落后。索伦骑兵虽然较为精锐,所装备火枪与八旗兵一样,仍为老式火绳枪。

这种鸟枪需要配备搠杖、火药葫芦、药管、铅子袋、火绳等工具。

搠杖用来将火药送至铳内捣实,而后再将铅丸送到火药之上;火药葫芦用来盛放发射用的火药,便于随身携带,且可防潮。

药管用来装放入火门内的细火药;铅子袋用来携带铅丸;火绳是盐类溶液浸泡过的慢燃引信,点绕后夹在枪机龙头之上,通过引燃火门内的细火药,进而带燃枪膛内的火药,最终完成击发。

不难看出,鸟枪发射过程极为繁琐,威力也很有限。尽管如此,索伦兵、健锐营仍能在马背上熟练使用鸟枪。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再加上传统的弓箭,就使得他们具备了武器射程上的优势。

至于八旗兵的对手们,要么有火器没战马,譬如明军,只能守城,不能野战;要么有战马没火器,譬如准噶尔人,只能在马上使用大刀长矛做武器。

利用这种优势,早期八旗兵所向无敌,打败了无数敌人,包括准噶尔、廓尔喀、缅甸、浩罕等强敌。

骑兵的意义不止于此。骑兵的高速机动性,有助于维护大一统的王朝。王朝边疆有事,可以快速出动骑兵,平定边乱。

譬如,乾隆年间,廓尔喀(今尼泊尔)人骁勇善战,不断入侵西藏。为维护华夏在西藏的主权,乾隆帝从黑龙江调1500名索伦兵,不远万里,经蒙古草原、青海入藏。

然后,清军翻越喜马拉雅山,攻入廓尔喀境内,占领廓尔喀首都加德满都。廓尔喀人被迫请降,成为满清最后一个藩属国。

杨烜很重视建设骑兵,对于骑兵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

中原王朝一向缺少骑兵,由此造成军队机动能力、投送能力不足,也是中原王朝疆域萎缩的重要原因。

与之相反,以骑兵见长的元朝、清朝军队机动性极强,也拓展了极为广阔的疆域。

元朝文治不行,很快分崩离析,领土也四分五裂。清朝虽和元朝一样都是异族统治汉族,却极为重视文治,对边疆的统合相当有力。

满人也最终被汉文化所同化,使中华既得以继承清朝的辽阔国土,又维持了国内民族的团结。从这一点上看,我们后人依然不得不承认:

清朝虽是异族,却积极融入汉文化。在明朝汉地十八省的基础上,清朝将中华疆域大大的延伸,不仅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还极大地拓展了中国的安全纵深,对中国的国运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

日后,若黑旗军真的推翻满清,必须继承满清的庞大国土。到时候,势必要有一支强大的骑兵,可以随时听令保卫边疆。

黑旗军骑兵师,将担负起这个光荣的使命。而陈玉成的骑兵一团,也将与穆特恩的健锐营、索伦兵首度交锋。

喜欢1850再造中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1850再造中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