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232章 广州八旗

1850再造中华 第232章 广州八旗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黑旗军攻进广州城大北门的第二天,黑旗军已经基本荡平城内的绿营兵勇。残余清军退入满城,企图凭借满城的高大城墙负隅顽抗。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广州满城,是广州八旗居住、生活、驻防的地方,位于广州城西南方向。

其大小占广州城几近三分之一,东自四牌楼(今解放中路)街中心起西至西门城墙(今人民中路)止;南北线是南自大德街(今大德路)归德门城墙起,北至光塔街(今光塔路)街中心止。各旗驻防地段还具体划分了界线。

满城相当于广州城的内城,城防设施非常坚固,较外城完善许多,易守难攻。

实际上,自八旗入关之初,便实施严格的“满汉分居”政策。

八旗分为京营八旗(又称禁旅八旗,主要驻扎在京畿附近)和驻防八旗。

驻防八旗主要驻扎在外省战略要地,包括运河驻防线(京师、德州、京口、杭州)、黄河驻防线(德州、开封、西安)、长江驻防线(江宁、镇江、荆州、成都)、东南沿海驻防线(杭州、福州、广州)。

此外,驻防八旗还有关外驻防线、塞外蒙古编旗驻防线、甘肃新疆驻防线等。

广州是清朝在岭南的行政和军事中心。为了加强对岭南地区的控制,广州满城常年驻扎八旗军队有五千人,连带家眷超过三万人。

广州八旗同样居住在单独的满城,与汉人隔离,彼此严禁通婚、来往。

之前,广州将军率领三千八旗赴广西作战,已经全军覆没。广州满城有尚有两千八旗兵,加上临时动员起来的八旗子弟、退入满城的绿营兵勇,满城内至少还有七八千兵马。

如何对付这些满城里的残兵呢?黑旗军大员们意见一致,都主张一鼓作气,攻破满城,彻底占领广州。

当初,杨烜为了鼓励民众反清,不惜借助民族主义,煽动满汉对立。很多黑旗军受到宣传影响,都很仇恨满人,甚至主张杀光满城里的满人。

但杨烜审时度势,决定放缓军事攻势,开展强大的政治攻势,尽最大可能逼迫八旗投降,和平解放广州。他主要有以下几个理由:

一、要减少部队伤亡。

黑旗军千里奔袭广州,已是强弩之末,后勤供应尤其困难。满城比外城坚固,城小易于防守。黑旗军要想进攻满城,就得付出更大的伤亡。

去年,太平军进攻南京时,南京八旗、绿营残兵同样依靠满城负隅顽抗。太平军极为凶悍,在满城下损兵折将,伤亡数千人,还是攻不下满城。

最后,杨秀清亲自到满城外督战,使诈说八旗投降后,可饶他们不死。八旗兵动摇,发生内讧,太平军始得趁虚而入,攻入了南京满城。

当然,杨秀清事后食言,将南京城内的满人屠杀殆尽。

殷鉴不远,黑旗军要减少伤亡,就得避免强攻满城。

二、要贯彻瓦解敌军的政策,争取广州八旗投降。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八旗兵曾是东北亚最为剽悍的部队。在雍正七年(1729年)的河通泊战役中,一万余名京师八旗硬刚数倍于己的准噶尔骑兵,最终全军覆没,战死率高达95%,但却无一人投降。

时至晚清,八旗虽然已经没落,仍然不容小觑。十九世纪中后期,西北不时爆发回乱。当地八旗驻军皆能奋起作战,无一投降者。依靠少量八旗驻军,满清仍能在西北维持有效的统治。

绿营兵、团练与黑旗军一样都是汉人,很容易接受黑旗军的投降政策。

八旗虽是异族,却已被汉族同化。如果黑旗军像太平军那样严格排斥满人,必将为日后的统一战争增加阻力。

反过来看,八旗刚入关时,满人总人口才18万人。满八旗只有6万,蒙古八旗2万,汉军八旗3万。

如果再算上恭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的1万人,外藩蒙古1万人,吴三桂部关宁兵3万人,所有兵马合计起来,不过才16万人。

八旗何以凭这16万人,就能打败上百万的大顺军、大西军、南明军?就能统一全国,占领一千三百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很大的原因在于,清军极其擅长统战工作,善于瓦解敌军,争取敌军反正。敌军但凡投降者,仍旧掌握实权,巡抚仍是巡抚,总兵仍是总兵,还会得到清军的大量赏赐,故明军、农民军皆愿意投降。

譬如,大西军李定国的儿子、明朝开国名将徐达常遇春的后裔、郑成功的孙子郑克爽都被编入了汉军八旗,享受高官厚禄。

八旗入关不到两年时间,就有三十万前明野战精锐降清。主要包括:

蓟镇主力西协总兵唐通领本部主力八千人,甲申年冬在保德降清,蓟镇剩余的一、两万兵马在原驻地降清。

宣府、大同两镇约五万人(大同镇三万多人,其主力日后随姜镶反清),在大顺军战败放弃北京后降清。

延绥、宁夏、甘肃、固原各镇剩余的大约五、六万人驻防沿边,在多铎、阿济格两路会师西安后陆续降清。原保定、山西、河南的少数明军也陆续在甲申年秋夏至顺治二年投降了满清。

董学礼的一、两千人在甲申年夏降清,白广恩的数千人在蓝田口脱离顺军主力降清,原本出征四川的马科部,停留关中的高汝砺、武大定等部共约一万余人,也在顺军放弃陕西后降清。

保定、山西两镇的残余兵力在清军收取北直、山西时降清。高斗枢、王光恩等部四、五千人,在阿济格到达襄阳后立即投降。

南方四镇约十万人,是弘光政权主要的野战兵力,在清军南下后陆续投降。

援剿总兵高杰的三万多人(九千骡马)在睢州之变后分裂,扬州之战前陆续降清(其中李成栋的数千人日后在广东反清)。

山东总兵刘泽清的两万人左右在淮安附近降清。

庐州总兵黄得功的大约两万人左右,在芜湖之战因部将叛变降清。

江北总兵刘良佐的一、两万人在多铎南下时降清。

若要加速黑旗军的统一事业,就要做好统战工作,坚决执行瓦解敌军政策,善待清军俘虏,优待清军降军。

八旗兵堪称是敌我对立最鲜明、抵抗意志最坚决的敌军。

如果黑旗军连八旗兵都能接纳,其他的绿营兵、团练更会放松抵抗意志。如果黑旗军像太平军那样,不分青红皂白屠杀满人,必会引起满人的仇恨,强化八旗兵的抵抗意志。

孰优孰劣,自然一目了然。

八旗刚入关时,满人人口只有18万人,八旗兵只有6万。他们之所以能够风卷残云般扫荡明军,统一华夏,统战工作居功最伟。

杨烜要统一华夏,同样要依靠强有力的统战政策,争取八旗兵的投降。

喜欢1850再造中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1850再造中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