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259章 怡和洋行侵权案

1850再造中华 第259章 怡和洋行侵权案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阿礼国此行甚为低调,一路乘坐商船,并未征用军舰。他乘坐的汽轮于下午从香港出发,中途在新安、香山、顺德、黄浦停留上下客。汽轮航行一夜,到达广州时已是次日上午。

以往,广州近海狮子洋、伶仃洋海盗横行,灯塔年久失修。来往商船往往不敢夜间航行。黑旗军重视海防,围剿海盗,重修灯塔,在短短几个月内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冷落已久的海上贸易,重新变得繁忙起来。广州也变得欣欣向荣,大有赶超上海之势。

英国在广州并未设立领事馆。阿礼国把行李安置在怡和洋行,却并不急着进城面见杨烜。

怡和洋行是一家英资洋行,也是外国人在中国设立的规模最大的洋行,最早成立于广州城南的商馆。

最近,怡和洋行卷入到一起诉讼案件。阿礼国身为英国领事,又借住在怡和洋行,便决定参与这个案件,借机观察暨南军政府的司法现状。

原告是广州怡和行老板伍崇曜,状告怡行洋行盗用怡和行的牌子,构成商业侵权。怡和行成立在先,由伍家创办,在广州十三行中实力最强。

1832年7月1日,两名苏格兰裔英国商人威廉·渣甸(williamjardine)及詹姆士·马地臣(jamesmatheson)决定在广州创办一家洋行。为了提高洋行名气,他们起名为“怡和洋行”。

彼时,伍家的怡和行如日中天,富可敌国,是远东最强的商行。渣甸给洋行起名为怡和洋行,正是想蹭怡和行的名气。

二十年过去了,英国人的怡和洋行不断发展壮大,实力冠居洋行之首。伍家的怡和行却不断萎缩,怡和洋行的名气反而盖过了怡和行。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以前华人势弱,洋人势强,伍家哪敢状告怡和洋行侵权?现在,杨烜娶了伍崇曜的女儿,大力扶植海商。怡和行重振声势,拓展多项业务。

由于名字相似,怡和行在对外业务往来上存在诸多不便。在杨烜的支持下,伍崇曜决定状告怡和洋行,要求怡和洋行改名。

英国人自知理亏。但这么多年过去了,怡和洋行与怡和行相安无事。怡行洋行的招牌已经打响了,变更名字颇为不妥,也有损英国人的尊严。

因此,怡和洋行不惜花费重金延请律师,要打赢这场官司。

此案由商馆法院负责审理。商馆位于广州城南、珠江北岸,广州十三行、外国洋行大多聚集在商馆。商馆法院因商馆得名,主要负责审理涉及外国人的案件。

暨南军政府鼓励发展工商业,中外贸易往来在短时间内大大增加。连带着,华洋纠纷也屡屡出现,商馆法院业务量大增。

这天上午,商馆法院要继续审理怡行洋行侵权案。怡和洋行大股东渣甸拉上阿礼国一起旁听,希望阿礼国能够使用领事身份,向法院方面施压。

渣甸已经58岁,早年曾是一名随船外科医生。年轻时,渣甸大部分时间都在商船上渡过。这些商船,又以来往中国、从事鸦片贸易的商船为主。

后来,渣甸联合下级贵族詹姆斯·马地臣,创办了怡和洋行,使之成为广州最大的洋行。除此之外,渣甸在推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要不是渣甸在伦敦煽动民众,英国议会很难通过对华作战的决议。

阿礼国知道,渣甸是一个出色的战略家、审慎的计划者、强硬的谈判高手。自己要想在广州打开局面,需要借助渣甸这个“铁头老鼠”。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于是,阿礼国避而不谈诉讼纠纷的事,转而问道:“渣甸先生,您说请了律师辩护。我想问,暨南军政府果真像传言那样,在很短时间内引进了西方法律吗?”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渣甸愣了一下,说道:“不错,暨南军政府采用的是大陆法系,以法国法律为蓝本。最高法院叫大理院,与军政府相对独立。遇有诉讼纠纷,双方皆可延请律师,代为辩护。”

现代法律主要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海洋法系,又称判例法系、英美法系、普通法系。海洋法系重程序,重实践,重判例,不倾向于编纂系统、详细的法律条目,主要通行于英国及其殖民地。

第二种则是大陆法系。大陆法系渊源于罗马法,以1804年拿破仑法典为成熟标志。大陆法系通行于法国、德国、日本等国,条例清晰、概念明确,覆盖面广,以繁复、清晰的法典为特征。

大陆法系适用于中央集权制国家,于十九世纪末正式引入华夏,即为历史上有名的“清末修律”。当时,清廷风雨飘摇,被迫实行新政,由沈家本、伍廷芳两位法律先驱主持修行新律。

华夏要想融入世界,要想赶上列强的步伐,必须改行新式法律。杨烜力图废除领事裁判权,也必须废除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封建法律,引入西式法律。

暨南军政府目前仅编纂有《民法》、《刑法》、《婚姻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少数法律,皆以法国法律为蓝本,基本可以调整现有的社会生活关系。

渣甸想的是如何赢得诉讼,阿礼国却想的是领事裁判权:如果杨烜真能理解西方法律精神,如果暨南军政府真能建起有效的法律体系,洋人的领事裁判权也就不攻自破了!

到法院后,渣甸和阿礼国到旁听席坐下。法院本有规定,若要旁听庭审,需提前申请。法院开庭审理案件后,一般不接受人员临时参与旁听。

因渣甸是本案当事人,阿礼国又是英国外交官,法院便破例让他们入席旁听。

阿礼国坐下后,看到原告被告两方正在激烈辩论。渣甸介绍说,法官是南洋华人,上过教会学校,是军政府里的法律专才。

法官席之下,原告席与被告席各列左右。原告由怡和行少当家伍德彝担任,请何寅做代理律师。何寅是暨南大学堂的校长,也是军政府里的法律专家。

怡和行为了打赢官司,可谓兴师动众。

怡和行和怡和洋行,都是华夏境内数一数二的商行。但一个是中资,一个是英资,中英两国又敌对已久。这场普通的商业纠纷,也就具有了别样的象征意义,关系到两国民众的尊严。

自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洋人愈发得势,华人一再失势。中国人渴望一场胜利,提高民族自信心,哪怕这只是一场官司上的胜利。

在中国本土判案,由中国人担任法官,想打赢官司自然不难。关键是,要让英国人输得心服口服。

好在此案情节并不复杂。被告辩护律师使尽浑身解数,也无法改变怡和洋行侵权在先的事实。

快到中午时,被告请求休庭,择日再审。旁听席上一片哗然,大家不分华洋,大多觉得英国人无理取闹,浪费时间。

律师有些疲倦,无奈地向众人摆摆手,说道:“诸位,我已经无能为力了。败诉是迟早的事,我建议大家趁早收场,还能争取达成庭外和解,体面地结束这场官司。”

渣甸感到不可思议,自己在海外冒险多年,胜多败少。难道,自己这次要输给一个中国人?难道,他真要按原告所说,公开在报纸上向怡和行赔礼道歉?难得,怡和洋行真要改名?

喜欢1850再造中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1850再造中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