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260章 柯拜船坞案

1850再造中华 第260章 柯拜船坞案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渣甸神情沮丧,却并不死心,追问辩护律师道:“如果争取庭外和解,怡和行开出什么条件?”

律师对道:“中国人一向都有息讼的思想。暨南军政府虽然引进了西方法律,却同样主张减少诉讼,争取庭外和解。因此,如果我们争取庭外和解,很可能会获得法院的支持……”

律师还没说完,就被渣甸粗暴地打断了:“法院会支持我们吗?伍崇曜是杨烜的岳父,又是军政府的座上宾。法院是巴结伍崇曜还来不及呢,还会支持我们吗?”

律师是英国人,也是一名法律专家。当初渣甸找他代理案件,态度甚是诚恳。眼下代理案件不顺,律师也受到渣甸的轻视。他感到一丝不悦,淡淡地说道:

“渣甸先生,暨南军政府与满清官府不同。上至大理院,下至商馆法院,都独立于各级军政府。因此,商馆法院并不听命于广州当局。

“从前面一系列案件来看,商馆法院的法官相当专业,对法律相当熟悉,足以做出专业、公正的判决。我们与怡和行打官司,理应相信商馆法院。”

阿礼国也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神情。他刚来广州,见过太多出乎意料的事情。律师说出这样的话,是因为他是个不谙世事的书呆子?还是他已被伍家收买?

不过,从刚才旁观庭审情况看,阿礼国也能断定,怡和洋行理屈,迟早都要败诉。于是,他问律师道:

“如果争取庭外和解,条件是什么?”

律师对道:“怡和行的诉讼请求有三个。一、渣甸先生要代表怡和洋行当面向伍崇曜赔礼道歉。二、怡和洋行要在《民报》、《北华捷报》、《字林西报》等报纸上公开赔礼道歉。三、怡和洋行要向怡和行赔偿五万银元。

塔读@

“如果争取庭外和解,渣甸先生无需当面向伍崇曜赔礼道歉,但赔偿金要增加到十万银元。”

怡和洋行刚刚成立时,曾与怡和行有过短暂的蜜月期。那时候,人们没有知识产权的概念,伍家也对怡和洋行盗用怡和行牌子缺乏警惕。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前,怡和行与怡和洋行的矛盾急剧激化。

怡和行大股东渣甸意图挑起战争,想通过战争打开中国国门。他甚至跑回英国,在伦敦散播流言,煽动伦敦市民的民族情绪,最终迫使议会对华宣战。

而伍家,则在当时受尽屈辱。伍崇曜的父亲伍秉鉴为十三行首,为官府所逼,向洋人索要鸦片。为了恳求洋人交出鸦片,伍秉鉴甚至跪在商馆大街上。

之后,怡和行与怡和洋行仍然进行商业上的往来,但彼此之间的裂隙却越来越大。

阿礼国暗中盘算,怡和洋行财大气粗,增加五万银元赔偿金也算不了什么。

渣甸一向傲慢,只要不让他当面向伍崇曜赔礼道歉,多花五万银元倒也可以接受。只是,他始终咽不下这口气,又在阿礼国身上打起了主意,说道:

“领事先生,上海那边都有会审公廨。但凡涉及洋人的案件,都有外交官参与审案。您来广州担任领事,理应参与本案,为我们英国侨民作主。”

阿礼国知道此案必败,并不想趟这摊浑水,便笑道:

“渣甸先生此言差矣。上海那边有会审公廨,是因为上海有租界,因为上海地方官不懂西方法律。广州没有租界,又引进了西方法律,我又是刚来的,怎么参与本案呢?

“依我看,渣甸先生既要在广州做生意,就得遵守广州的法律。先生不妨先看法院如何判决,或与原告私下和解。若判决不公,和解不成,本领事自然不会坐视不管。”

渣甸大失所望。一会儿是怡和行,一会儿是怡和洋行,连他自己都感到厌烦了。

律师、领事都态度消极,渣甸也只好悻悻地离开了商馆法院。

阿礼国并未离开法院。按照法院公示的日程安排,下午还有一起涉外案件,同样涉及到英国侨民。阿礼国决定留在法院,继续观摩军政府的司法状况。

法院外很热闹,书店、饭店、牙房应有尽有。阿礼国与随从在饭店里用过午餐,又在书店买了一套《军政府法律汇编》,一边浏览法律,等待法官开庭。

下午这起案件,情况就要复杂多了。

1845年,大英轮船公司职员约翰.柯拜(苏格兰人)受公司派遣,任公司驻黄埔的代表,负责在黄埔监修公司船只。

柯拜来到黄埔长洲岛后,从当地华人手里租了几个泥船坞,雇用一批中国人修船。事业极为顺利,柯拜本人也摇身一变,从公司监修变成了工业资本家。

为了扩大经营,他将船坞扩建为石船坞,后世称之为“柯拜船坞”。这是外国人在中国开设的第一个船坞,也是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开端。

柯拜船坞引进了全套英国造船设备,不仅可以修船,也可以建造蒸汽船,雇员一度达到数百人。

1850年,广州人在反对英国人入城的斗争中取得胜利。1850年底,两广总督叶名琛决定裁撤团练。被裁撤的游兵散勇无路可去,也趁机洗劫柯拜船坞,掳走了柯拜本人,后来不知下落。1852年初,柯拜的儿子约翰.卡杜.柯拜,又称小柯拜,来到了广州。小柯拜向两广总督叶名琛发生抗议,要求广州当局赔偿船坞损失。又向英国公使文翰求助,希望公使帮忙寻找老柯拜。

叶名琛仇视洋人,拒绝与洋人接触。文翰也在广州人反入城斗争中与满清官府交恶,小柯拜的希望一一落空。

黑旗军夺占广州后,小柯拜旧事重提,向暨南军政府提出赔偿损失、寻找老柯拜两项请求。

军政府答应帮忙寻找老柯拜,却不愿赔偿船坞损失。毕竟,柯拜船坞毁于前,军政府入主广州在后。小柯拜应该向满清政府索求赔偿,但满清政府盲目排外,又岂能接受小柯拜的要求?

于是,几经辗转后,小柯拜来到商馆法院,起诉暨南军政府,要求军政府赔偿柯拜船坞损失。

从法理上讲,这是一起行政诉讼案件,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民告官”。暨南军政府为了争取洋人支持,也曾公开宣称承认条约,愿意继承满清政府的条约义务。

这样一来,小柯拜的起诉,也就有了某种法律依据。商馆法院只得接受他的诉讼请求,公开审理此案。军政府亦派民政部次长、辩护律师出庭,与原告展开辩论。

小柯拜声称中国人洗劫了船坞,军政府代表了中国人,理应先做出赔偿。事后,军政府再去调查元凶,向元凶追偿。

军政府民政部次长则一口咬定,是团练武装洗劫了船坞,而团练是满清政府组织的武装力量。因此,满清政府才是罪魁祸首,小柯拜应要求满清政府赔偿船坞损失。

喜欢1850再造中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1850再造中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