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296章 铁甲舰

1850再造中华 第296章 铁甲舰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革命军海军虽然在岭南名声甚响,其实相比于洋人的海军,特别是英国皇家海军,差距相当巨大。

革命军海军虽有蒸汽战舰,排量较小,最大一艘排水量不过八百吨。邕宁造船厂已经能够设计制造蒸汽战船,但设计、用料、工艺都不算先进。

用英国人的话讲:“革命军海军号称拥有蒸汽战舰,毋宁说是内河炮艇。邕宁造船厂宣称能够设计制造汽轮,毋宁说是在传统木船上装了个蒸汽机……”

尽管这样,邕宁造船厂仍在按部就班,一步步追赶外国造船厂,探索新式造船技术。

实际上,在钢铁大规模应用于造船业之前,海军战舰并不复杂。其难点在于风帆索具,而邕宁造船厂已经抱定了宗旨:

放弃风帆,使用纯蒸汽动力,以钢铁材料为突破口,制造螺旋桨推进器,使用纯铁结构,弯道超车!

这看似困难,其实颇具可行性。

历史上,华夏科学家徐寿和华蘅芳只到洋人汽轮上参观了一番,就设计制造出了第一艘蒸汽动力船“黄鹄号”。日本萨摩藩亦请荷兰人教授造船技术,很快就能自产蒸汽战船。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邕宁造船厂已经运行了近两年时间,有能力自主制造蒸汽战舰。造船厂采用西式战船设计,引进了密封舱、蒸汽机、明轮等技术,但在机动、续航、可靠性、排水量等技术指标上,自产战舰都不能与外**舰相比。

好在新宁公司的炼钢技术、枪炮技术、无烟火药技术都能领先世界,有这些技术作支撑,造船厂就能发明制造出更为先进的铁甲舰。

十九世纪中后期,随着炼钢技术的发展,欧美各国造船技术也突飞猛进。蒸汽动力、旋转炮塔、螺旋桨、铁甲舰体等新技术层出不穷。

为了加速提升造船技术,杨烜牵头成立黄埔造船厂,从邕宁造船厂、美国弗吉尼亚造船厂获得相关技术转让、造船设备。

放眼当时世界,英国、法国造船技术最为先进。但怡和公司与美国商人关系最为容洽,最终选择引进美国的造船技术。

造船是系统工程,军舰是大型武器平台。没有长时间的日积月累,是造不出先进的蒸汽战舰的。

在杨烜的指导下,自东征前,邕宁造船厂便开始酝酿设计铁壳战船。得益于新宁公司的炼钢技术,第一艘原型舰试制成功

邕宁造船厂的工程师们为这艘原型舰起了个霸气的称呼-“铁甲舰”。实际上,虽然这艘船采用钢铁船体,其排水量只有区区五十吨。

火力方面,该艘装备三门火炮。一门75mm主炮,布置在甲板前端,两门40mm副炮,布置在甲板后端。

随着黄埔造船厂的设立,铁甲舰项目也转移至黄埔造船厂。这艘原型舰从南宁试航至广州,归入黄埔造船厂。

杨烜来到黄埔造船厂视察,指明要参观这艘铁甲舰。

一见到铁甲舰,杨烜就不太高兴。这艘船排水量只有五十吨,却安装了一门75mm主炮,头大身子细。

头重脚轻,这样小的排水量能承受得住75mm火炮吗?杨烜看了直摇头。当初姑塘造船厂送来设计底图,他就觉得不妥。

奈何当时钢铁厂产能有限,造船厂又要赶进度,只能先试制小排水量的铁甲舰。造船厂总工程师费德罗拍胸脯说没有问题,杨烜勉强同意试制这艘小排量铁甲舰。

等亲眼见到铁甲舰之后,杨烜大为懊恼:这玩意如此丑陋,也能叫铁甲舰?叫它内河炮艇还差不多!这排水量如此之小,不说能在远海航行,它能在北部湾、狮子洋、伶仃洋等近海航行吗,能在珠江急流中行驶吗?

黄埔船政学堂校长张铨,造船厂厂长邹伯奇、总工程师费德罗等人陪同杨烜上舰。

邹伯奇是广州府南海县人,时年三十四岁,不事科举,雅好科学。他是中国清代物理学家、学者,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1844年,邹伯奇制成照相机,因而被后世称为“中国照相机之父”。除了照相机,他还制造过望远镜、显微镜、七政仪等,是近代墨学研究第一人。

在科学上,邹伯奇设计制造了“对数尺”,除一般的数学计算之外,还能作气节、天文、体积等计算。

除此之外,邹伯奇还是现代地图学先驱,摸索出使用曲线来表示经纬线的画法,并开始设计、运用摄影来绘制地图。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由于没有科举功名,邹伯奇在满清治下并不得志,靠开馆授学、绘制地图糊口。这是一个甘守清贫、醉心西学的洋务人才,最终被杨烜请为上宾,担任黄埔造船厂的厂长。

此时,在杨烜示意下,邹伯奇一声令下,铁甲舰发出汽笛,缓缓出港。

这艘铁甲舰正式引进螺旋桨代替明轮,传动效率大为增加。新宁公司炼钢技术进步不少,可以冶炼高强度钢材。

螺旋桨技术早已问世。但因为缺乏高强度的钢铁材料,螺旋桨一直未能在蒸汽轮船上普及。

当时,英国已经发明酸性底吹炼钢法。但这种方法只能冶炼含磷、含硫量低的高品位铁矿石,钢产量相当有限。

十九世纪中后期,世界科技发展加速,很多新技术已经发明。但受制于材料技术的不足,特别是炼钢技术落后,很多新科技都不能得到大规模推广。

船用螺旋桨正是这方面的突出代表。

当时的蒸汽战舰,多以明轮为驱动装置。螺旋桨取代明轮,传动效率大大提高,是造船史上的一大进步。

远处二里外,造船厂已提前设置好靶标,是一块随着海流上下浮动的木排。

杨烜下令开炮。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