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39章 火器营

1850再造中华 第39章 火器营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大雨连续下了半个多月,终于停了下来。昨天还是淅淅沥沥的小雨,今天却艳阳高照,完全没了雨季的痕迹。

天气放晴,将士们的心情也随之大好。在陈家堡窝了十来天,每天都是队列训练、宣传教育、识字课程、刺杀训练。很多将士身心俱疲,恨不得立马奔赴广西、建功立业。

吃过早饭,杨烜和冯可钦结伴到各处巡查,督促各营连加强训练。

冯可钦抬头看了下艳阳天,说道:“这些年来,广东旱涝蝗灾格外频繁,气候也越来越冷,颇有几分明末的迹象。

“广州四、五、六月多雨。这场大雨发生于四月,原本也算正常。但连续十来天,几乎一刻也看不到太阳,这就颇为诡异了。

“两年前,南方发生大洪涝,当时三水县城墙都被大水泡得坍塌了。这场大雨虽比不过两年前的大雨,却也是颇为罕见。我看今年,难免又要有一场大灾。”

十九世纪,特别是中后期,是我国特大暴雨洪水发生期。

我国七条江河历史首位洪水,均发生在十九世纪。洪水泛滥使得平原地区的水系迁移、湖泊淤缩极为严重。同时,洪水过后,伴随着一系列寒冷、干旱等气候异常现象。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譬如,1862年太平军进攻上海,华东奇寒,积雪深度达到一米。

自然灾害频发,粮食减产严重,百姓衣食无着。随着洋人入侵,朝廷只能加紧盘剥百姓。百姓走投无路,只得造反。

如此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加速了清朝的衰亡。

杨烜叹口气,对道:“广东这边还好一些。年前,我从四川来广州,经湖南,过广西。湘南、桂北一带,天地会频频起义。

“这两处地方,盗匪横行,天地会公然在水路上设卡收税,官府莫能禁止。一问船老大,才知道那里去年接连发生冰雹、蝗虫灾害,有些地方颗粒无收。

“官府不仅不赈灾,反而加紧催收赋税。前几年,朝廷要给英国人赔款,加收的税负已经很重了。老百姓走投无路,只得加入天地会造反,真正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两人感叹不已,携手走上一处岗楼。放眼陈家堡外,稻田里一片泽国。路上的积水已经有所减少,却依然泥泞不堪。

天晴了,但道路泥泞,江水暴涨,至少还要三天才能上路行军。从斥候送回的情报看,官军仍无反攻陈家堡的计划,黑旗军仍可留在陈家堡休整。

杨烜向南面极目眺望。久雨初晴,路上依然没有什么行人。他不禁自言自语道:“刘旻虎去广州采购军火,不知办得是否顺利,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回来?”

杨烜期待甚高,为刘旻虎开列了满满一张清单,包括洋铁炮、来复枪、望远镜、怀表、铅笔等物资,价值在三万两白银左右。

密码伍陆彡74彡陆7伍

刘旻虎只带了一艘波山艇、三千两现银去广州。他能否避开官府的眼线?能否说服海盗、行商带着货物前来三水县交易?能否订购到足够的物资?

薛昊经验丰富,认为刘旻虎此行问题不大。杨烜却满怀心事,生怕刘旻虎完不成任务。

不久之后,黑旗军就要开拔前往广西。若买到了洋铁炮、来复枪、望远镜等军火,黑旗军将如虎添翼,更容易在广西打开局面。

冯可钦也眺望南方,那里正是广州的方向。刘旻虎并未出现,他只得安慰杨烜道:

“尽人事,听天命吧。刘旻虎精明强干,又带着薛昊的亲笔信,一定会不辱使命,满载而归。”

杨烜只是笑笑,和冯可钦走下岗楼,来到火器营的驻地。火器营编制五百二十人,包括一个炮兵连、三个火枪连。

实际上,火器营实有一个炮兵连、一个火枪连,两个连队都没满编,总共只有一百五十人。

尤其是炮兵连,只有两门洋铁炮、数门土炮。火枪连倒是有六十多支燧发枪,还有鸟枪、抬枪若干。

其他各个步兵营亦只有少量土炮、鸟枪、抬枪,火器更为落后。

十九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进入尾声,第二次工业革命拉开序幕。新式火炮、火枪开始出现,深刻影响了近代战争形态。

最典型的莫过于炮兵。十九世纪初,法国皇帝拿破仑善于使用火炮,率领法**队纵横欧洲。到了十九世纪中期,普鲁士陆军再次异军突起,普鲁士人的克虏伯大炮、德莱赛步枪更是划时代的武器装备。

同样的,在华夏内部,有志之士也非常重视火器。李鸿章创建淮军时,拼命采购新式来复枪、开花炮。

曾国藩反对装备火枪,认为火枪价格昂贵,线列战术对战士要求太高。尽管如此,他却极力推崇西洋铁炮,大肆购置西洋铁炮装备水师,又聘请黄冕、丁日昌为湘军铸造劈山炮。

杨烜来自现代,知道炮兵“战争之神”的大名。他亲自担任火器营营长,主抓炮兵。他派刘旻虎到广州采购军火,最重要的物资就是西洋铁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西洋铁炮使用锻铁铸成,炮身较轻,坚固耐用,不易炸膛,既能武装水营战船,也能作为火器营的火炮。

现在刘旻虎迟迟不归,火炮没有着落。黑旗军缺少火炮,杨烜怎不着急呢?

火器营驻在陈家堡第一进院子里。今天难得晴天,炮兵连的将士们把火炮推到了院子外面,训练火炮射击流程。

看到司令和参谋长都来视察火器营,副营长周锦年迎了上来。杨烜兼任火器营营长,却是黑旗军主帅,平时很忙,火器营日常工作都由周锦年主持。

看到主帅过来,炮手们顿时来了精神,训练更加卖力。他们使用沙袋代替火药袋,使用炮兵连仅有的两门洋铁炮进行模拟训练。

这两门洋铁炮原是至臻堂从海盗手里高价买来的,属于英军标准装备的6磅榴弹炮,原本配有活动炮架、瞄准具、象限仪。

首发&:塔>-读小说

至臻堂无人会用象限仪,更不懂弹道学。他们嫌象限仪碍事,竟然拆除了象限仪。

炮兵连的官兵是周锦年从各部抽调过来的“精英”。可这些“精英”大多不懂火炮射击,好端端一门洋铁炮在他们手里变成了土炮。

装填药包、装填铅子、使用钢钎引燃药包、使用湿布擦洗火炮内膛……

炮手们训练得很卖力,却并不能使杨烜满意。因为他们毫无火炮射击概念,只是盲目的、机械的执行炮长命令。

真要到了战场上,这些炮手不懂得瞄准,不懂得调整火炮方位、仰角,怎么能行呢?

可杨烜也没有好的办法。除非刘旻虎能够买到洋铁炮,除非他能请到洋人炮兵教官。或者,等黑旗军在广西打下地盘后,再自行设法铸炮。

毕竟,现在是1850年,中外都使用前装滑膛炮,在铸炮、炮弹工艺上并无本质区别,差距并不明显。华人聪明异常,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涌现出丁拱辰、龚振麟、黄冕这样的铸炮专家。

特别是龚振麟,在1841年发明了铁模铸炮法、复合铸炮法,此工艺比欧洲还要领先许多。

正在胡思乱想之际,一个撕心裂肺的声音从屋内传了出来:“我要死了!杀了我吧!给我个痛快!”

周锦年见杨烜并不满意炮兵连的训练,心情本就有些低落。听到那个鬼哭狼嚎般的声音,他勃然大怒,骂道:

密码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没出息的东西!戒不了烟,还想当炮兵?你要戒不了烟,我亲手杀了你!”

喜欢1850再造中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1850再造中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