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40章 有烟瘾的铸炮奇才

1850再造中华 第40章 有烟瘾的铸炮奇才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首发:塔&读小说

杨烜听说过炮兵连有个铸炮奇才,与副营长周锦年有些亲谊,只是小小年纪便染上了鸦片瘾。周锦年正在破口大骂的,大概就是这个人了。

他摆摆手,制止住周锦年,问道:“这人戒烟几天了?愿意去广西吗?”

周锦年连忙说道:“大帅,这人是我侄子,名叫周锋,从小天资聪颖,在炮厂里做学徒,一点就通。

“只是他太不争气,跟着至臻堂里的渣滓染上了烟瘾。大帅请放心,周锋无家可归,只有我这么一个亲人。他还是很想去广西的,我也有把握戒除他的烟瘾。”

人才难得,该争取还是要争取的。

杨烜忍不住议论道:“鸦片诞生之初,本是一种药物。譬如在英国,鸦片完全是合法商品,被英国人作为万能药、家庭常备药。

“普通英国家庭遇到一有头疼感冒,就喝点鸦片酊。抽大烟的人很多,有的人上瘾,有的人就不上瘾。为什么英国人就不容易上瘾?

“一方面,英国人吸食鸦片的方法比较简单,不像华人这样发明了专门的烟具。另一方面,最重要的是,英国人受教育程度较高,民众可从事的职业很多,人生充满希望。

“有烟瘾的人,大多对现实失去希望,借大烟麻痹身心,逃避现实。若能给周锋找到用武之地,让他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激发他的荣誉感、成就感,必能彻底戒除他的烟瘾。”

当时华夏有志之士,无不对鸦片痛心疾首。

讨论群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对冯可钦这样的读书人来说,鸦片造成白银外流,荼毒民众身心健康,使国库无钱、社会风气堕落、兵民无力。

对周锦年这样的普通民众来说,鸦片致人上瘾,使无数人家妻离子散。一人上瘾则全家破产,一家上瘾则一族破产。

当时的庙堂之上,一直存在“禁烟”、“弛烟”的分歧。道光帝厉行禁烟,却惹来了英国舰队,打碎了“天朝上国”的美梦,加剧了满清统治危机。

作为江湖草野之民,怀着朴素的认知,冯可钦和周锦年都主张使用强制手段禁止鸦片,逼迫烟民戒除烟瘾。

然而,民众吸食鸦片已久。有钱者吸之,无钱者亦吸之。鸦片问题已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决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烟瘾不同于寻常疾病,想要根除并不容易。

军队性质特殊,禁烟势在必行。

太平军军纪严明,但有抽鸦片者即行斩首。即便是抽旱烟,发现三次亦要绞死。措施不可谓不严,但太平军后期亦流行抽食鸦片。

清军江南大营号称绿营精锐,官兵公然抽食鸦片。更有甚者,上级为了鼓舞士气,竟然使用军费购买鸦片,用鸦片犒劳将士。读遍世界历史,未有像清军这样荒唐的举动。

杨烜深知鸦片的危害,早在黑旗军成军之初,便立志破除鸦片。周锋如果戒不了烟瘾,按规定是不能留在黑旗军的。

但如何帮助官兵戒除烟瘾,杨烜另有高见。他认为,除了强制烟民戒烟外,还要帮助烟民树立信心,给他们以希望。只有这样,才能软硬兼施,在军队中消除鸦片。

密码伍陆彡74彡陆7伍

三人走进屋内,一股臭味扑鼻而来。这原本是个羊圈,勉强可以遮风挡雨。

羊圈里的羊都被黑旗军宰了吃了,留下空荡的羊圈,被火器营用来关押周锋这样的烟民。他们被锁在羊圈,吃喝拉撒都在里面,戒不了烟瘾就不能出来。

此时的周锋,已被关押多日,头发凌乱,浑身脏污。他眼窝深陷,瘦得皮包骨头,鼻涕、眼泪混在一起,痛苦得浑身抽搐,看起来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周锦年喝道:“混账东西!还敢在这泼撒!大帅来看你了,还不赶紧滚过来向大帅磕头!”

周锋愣住了,回过头来,一脸茫然地看着杨烜等人。此人机智过人,很快就反应过来,爬到杨烜跟前,磕头说道:

“大帅,我再也不敢抽大烟了!您放了我吧,我再也不想呆在羊圈里了!我一定改过自新,当个顶呱呱的炮兵!”

杨烜也不嫌他身上脏污,上前把他扶起,说道:“周锋,本帅说过,黑旗军官兵虽有职务之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严禁再行跪拜之礼。你起来说话。”

周锋犹豫片刻,用脏兮兮的衣袖擦去脸上的鼻涕、泪水,浑身仍像打筛似的抖动。

杨烜见他虽然浑身肮脏,却透着一股灵秀,显然是个可塑之才,便随口问了他几个问题。

原来,周锋是周锦年的亲侄子,出身于火炮工匠世家,广州府新安县人,今年才十八岁。

塔读@

自十岁起,周锋便在炮厂当学徒。别看他年纪小,铸炮经验很是丰富,也颇有见地。只是他父母双亡,从小缺少管教,染上了鸦片瘾。

杨烜见他思路清楚,毫不怯场,不禁暗暗稀奇。这倒是个可塑之才,不知他是否真像传言中的那样精通铸炮。

这几天,刘旻虎去广州采购洋炮未归。杨烜和冯可钦一起,开始研究华夏铸炮之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所籍资料,主要是一套大部头《海国图志》,还有就是在三水县衙缴获的《演炮图说》、《铸炮铁模图说》等官方资料。

十年前,林则除来到广州禁烟。他为了了解西方,专门组织了一个班子翻译外国书籍、报纸,汇编成《四洲志》一书。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林则徐被罚戍新疆,将《四洲志》全套资料留给了魏源。魏源在此基础上编成了《海国图志》。

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巨着,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历史、科技、经济等知识。

只可惜,这本书在华夏无人问津。传入日本后,却风靡多年,多次翻印,极大地推动了日本明治维新运动。

《演炮图说》、《铸炮铁模图说》则是华夏火炮专家丁拱辰、龚振麟的着作,分别诞生于1841年、1842年。为了应付第一次鸦片战争,满清官府大量刊刻、翻印此书,分发各地铸炮备防。

杨烜借机考问道:“《海国图志》卷八十六《丁拱辰铸炮弹法》中讲道,中国与英国均用泥模法、失蜡法铸造火炮。人家都说你是火炮奇才,我且问你,为何英国人所铸大炮,远远胜于我国?”

讨论群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这可难不倒周锋。他思索片刻,答道:“泥模在用炭火烘烤时,经常是外干内湿。浇铸铁水时,水分蒸成潮气,所铸火炮常有蜂窝状孔穴,发射时容易炸裂。

“洋人虽然也用泥模法、失蜡法铸炮,但他们炼出的铁水较为纯净,泥模、蜡模工艺先进,所铸之炮优于我国。

“不过,嘉兴县丞龚振麟发明了铁模铸炮法、复合结构铸炮法,工艺远优于泥模法、失蜡法。若大帅让我铸炮,我一定能用铁模铸炮法,造出比洋炮还要好的大炮。”

杨烜哈哈大笑,说道:“好!有志气!我再问你个问题。你可能不知道,英国人已经开始使用车床切削铸炮。所谓车床,是用蒸汽机带动的大型机器。

“英国人先用铁水冶炼出一根实心的铁柱,再用车床在铁柱中心钻孔,硬生生在实心铁柱上钻出一个炮管。这种火炮精度很高,坚固耐用,只需装入很少的火药,就能发射出很大的炮弹,实现较大的射程。

“这种方法,你会吗?”

车床切削铸炮,仍是现代火炮的制造方法。特别是高精度坦克炮,世界上只有中美俄德等少数几个国家能够制造。

这已经超出了周锋的认知范围,他有些惭愧,也有些不服气,却不知道该怎么辩解。

喜欢1850再造中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1850再造中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