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425章 建号称帝

1850再造中华 第425章 建号称帝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已是1854年底,又要跨入新年了。

这天,革命军在天京的三位大员,分别是南洋舰队司令李锐、海军陆战队司令陆顺德、近卫师师长陈玉成,相约一起拜见杨烜,劝说杨烜称帝。

杨烜听明来意,不禁感慨万千,说道:“我自起兵以来,历时五年,白手起家,占有广东、广西、交趾、福建、台湾五省。琉球请藩,天京归我。

“若此时称帝,自然是水到渠成,无需谦让。不过,我倒想考考你们,革命军之所以无往不胜,越国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何也?”

陈玉成年纪最小,只有十七周岁,却久经战阵,已经荣膺近卫师长。在此之前,他担任广西守备师副师长,在歼灭老湘营之役中战功卓着。

不过,杨烜认为他年轻气盛,经验欠缺,不足以出任主力步兵师师长。近卫师随同杨烜征战,人数在一万人左右。杨烜便让陈玉成升任近卫师师长,方便随时指点他。

此刻,陈玉成当仁不让,说道:“革命军纪律严明,装备精良,内部精诚团结,故能无往不胜。”

杨烜笑笑,算是认同了陈玉成的说法,不过并不满意。

陆顺德比陈玉成资格老些,阅历也更丰富,知道陈玉成所说过于肤浅。他略一思索,说道:

“越王雄才大略,见识非凡,带领革命军走上了正确的道路。革命军组织领导健强,下级坚决服从上级,故能以小搏大,不断发展壮大。”

杨烜点点头,认为陆顺德的见识高于陈玉成。不过,李锐的见解显然更高,受到杨烜的激赏。他说:

“革命军之所以能够无往不胜,在于赢得了民心,得到了百姓的支持。我们推行均田免赋,给无田少田的农民均分土地。

“百姓种田纳粮,积极选派子弟参军入伍。一有战争,百姓争当民兵,帮忙运输粮草、刺探军情、收容伤员。军民同仇敌忾,敌军则处处碰壁。”

“说得好”,杨烜赞道:“我们革命军打天下,无非在于民心二字。这次入主天京,我原本以为,天京军民饱受邪教蛊惑,可能会激烈抵抗我军。

“但我们顺应民心,废除圣库、男女别营、酷刑、拜上帝会等制度,天京军民举城欢腾。太平军也欣然归附我军,鲜有冥顽不灵者。”

李锐倒很乖巧,说道:“大王,现在最大的民心,就是希望您称帝。您做了皇帝,咱们也光明正大地打出中国的旗号,与满清争夺天下。

“五年时间,咱们练成了十几万精兵,占据了南部沿海省份。再过五年,咱们必能打败满清,统一中国。到时候,中国将再次傲立于东亚,雄冠全球。”

杨烜感到很惬意,却没说话。李锐向陆顺德和陈玉成使个眼色,二人会意,陈玉成先说道:

“大王,马上就是新年了。新年使用新年号,最是吉祥如意,最能鼓舞人心。”

陆顺德则说:“咱们入主天京,太平天国已经灭亡。大王建号称帝,正能振奋军心,一鼓作气扫除东南各省的清军、太平军。”

杨烜沉吟片刻,说道:“称帝固无不可,但还得听听总司令部、政务院、资政院、大理院、都察院的意见。”

陈玉成还要力争,李锐却听出了杨烜的意思,拖着陆顺德、陈玉成告辞,随即派出数艘快船,星夜驰往广州。

中国传统劝进,常常三劝三却,方能体现被劝进者的谦虚和礼让。杨烜做事不囿常规,在这方面却不得尊重传统,以免贻人话柄。

好在李锐办事非常妥当,很快便把消息传到了广州。这是件天大的好事,广州方面的总司令部、政务院、资政院等各大机构,接信后立即行动起来,修饰劝进表文,派遣使者。

赶在1855年1月,总司令部、资政院等机构的使者汇集天京。经历三次劝进,杨烜正式建号称帝。

定国号为“中华帝国”,定年号为“晟武”,采用二元制君主立宪政体。

改天京为南京,作为帝国首都。在东南各省底定之前,各机构仍然暂驻广州。

在历法上,帝国采用公历,以与国际接轨。为了兼顾传统,也为了与满清争夺正统,决定继续采用年号。1855年,为杨烜登基元年,即为“晟武”元年,以公历元旦为岁首。

同样的,在地方政体上,帝国也略有改动,以示尊重传统,方便民众。地方政体仍采用省-府-县-乡四级政制。改南京、广州为市,直属于政务院,又称为“院辖市”,以示特殊。

为提高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定国歌、国徽、国旗。以《革命军进行曲》为国歌,重要场所皆需悬挂国徽、国旗,重大场合皆需奏唱国歌。

册立伍菡为皇后,任命文武百官,为有功之臣加官晋爵。

一人首次晋升公爵,最为引人注目,即为总参谋长冯可钦,被封为“靖国公”。

有五人被封为侯爵,分别是革命军副总司令薛昊、资政院议长杨国琛、陆军司令陈虹、海军司令唐约翰、政务院政务卿陆雨晨。算上“定南侯”罗大纲,帝国已有六人被封为侯爵。一些在工业、商业、科技、教育等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也被封爵。这在中国历史上非常罕见,计有:

暨南大学堂校长何寅,被封为子爵;丁日昌主持修建广三铁路,被封国子爵;江苏无锡人徐寿改良了无烟火药,被封为男爵;怡和公司总经理唐廷枢,大力拓展公司业务,被封为子爵……

帝**政高层不乏洋人,亦颇有洋人受封爵位。譬如,海军司令唐约翰被封为“海澄侯”,南洋舰队参谋长霍华德受封子爵,新教传教士、**官马修,被封为男爵……

登基之前,杨烜先谒明孝陵,祭祀明太祖朱元璋。因为明太祖推翻元朝统治,恢复中华正统,有再造中华之功。当今满清以异族统治中国,与元朝类似。而杨烜立志推翻满清,地位与明太祖类同。

这天,杨烜率领政府文武大员赴明孝陵。帝国重要官员,包括总参谋长冯可钦、政务卿陆雨晨、海军司令唐约翰,都已赶来天京,参与谒陵。

上午十时,杨烜等乘坐马车抵达明孝陵,随行军士数千人。明教陵已被打扫干净,通往享殿的甬道两侧,排列着士气高昂的近卫师官兵。

享殿门前交叉悬挂着国旗和军旗,台基上站满了军政人员。英美两国领事到场观礼,仪式相当隆重。

军乐队一边奏乐,现场人员一边合唱《革命军进行曲》。唱毕,杨烜神情肃穆,亲读《祭明太祖文》:

“中华帝国晟武元年一月一十六日,朕谨昭告于明太祖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之灵曰:

“呜呼!国家外患,振古有闻。昔宋政不纲,辽元乘运,扰乱中夏,神人共愤。惟我太祖,奋起草野,攘除奸凶,光复旧物,十有二年,遂定大业,禹域清明,污涤膻绝。

“后世子孙不肖,不能敪厥武,委政小人,为犹不远,卵翼东胡,坐兹强大,因缘盗乱,入据神京。凭肆淫威,宰割赤县,山川被其瑕秽,人民供其刀俎。

“嗟我反清义士,前仆后起,相继不绝。张曾画策于私室,林清焱起于京畿,张李倡教于川陇,洪杨发迹于金田。虽义旗不免终蹶,亦足以见人心之所向矣。

“满清窃据中国,至今二百二十有九年。呜呼!我高皇帝时怨时恫,亦二百二十有九年也。

“岁在庚戌,黑旗军兴,义声所播,天下响应。越五年,光复东南五省,琉球请藩,交趾归服。朕以薄德,被推为中华帝国皇帝。

“瞻顾北方,未尽昭苏,负疚在躬,尚无以对我高皇帝在天之灵。以全**民之同心,士农工商之正义,足使清室幡然悔悟。否则,朕必以精兵百万,北伐中原,恢复中华。

“昔之所悲,今也则乐。郁郁金陵,龙盘虎踞,宅是旧都,海宇无叱。有旆肃肃,有旅振振,我民来斯,言告厥成。乔木高城,后先有辉,长仰先型,以式来昆,伏维尚飨。”

喜欢1850再造中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1850再造中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