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441章 进逼湖州

1850再造中华 第441章 进逼湖州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守卫杭州比杨田预想中的要容易。其原因,除了清军战斗力弱、调动缓慢、畏葸避战外,还在于两江总督何桂清落井下石,有意阻挠江南大营增援杭州。

何桂清出身卑微,父亲是个衙门里的仆役,本人却是个神童,十九岁就中了进士,是道光十五年这一榜中最年轻的进士。

此人虽然出身卑微,却从小在衙门中耳濡目染,擅长钻营,笔下功夫也非常了得。做京官时,他就常常向皇帝上条陈,议论时事,或谈论军事方略,或针砭疆臣得失,居然讲得头头是道,很得咸丰的嘉许。

1852年,何桂清提前结束守制,出任江苏学政。不久,太平军攻克金陵,江苏巡抚、布政使等官员死难。何桂清署理江苏巡抚,正式成为封疆大吏。

他虽然年纪轻轻,却精明果敢,精力过人。在与洋人交涉、筹划苏皖一体防御太平军、为江南大营筹饷、办理团练等方面,何桂清都表现得可圈可点,屡受咸丰下诏嘉奖。

一时间,何桂清“意气发舒,倚畀益重,甚负时望”。

年纪才三十九岁,何桂清却已荣膺两江总督两年,官运比黄宗汉还要亨通。但何桂清颇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只会纸上谈兵,在军事上倚重一个名叫王有龄的心腹。

这位王有龄虽是捐班出身,却精明强干,在军事上颇有见解,亦能贴合江南的实际。

野史记载,何桂清的父亲是王有龄父亲手下的衙役。王父见年幼的何桂清聪明伶俐,便出资供他读书。何桂清与王有龄一起长大,颇有交谊。

如今,何桂清发达了,自然要提携王有龄。几年功夫下来,王有龄也做到了江苏布政使,俨然已经具备出任督抚的资望。

何桂清的如意算盘是:对罗遵殿见死不救,罗遵殿一死,他就保荐王有龄出任浙江巡抚。

本是同年进士,何桂清竟对罗遵殿下此毒手。官场之险恶,真是甚于战场。

(历史上,何桂清总督两江,对清军江南、江北两大营有调遣之权。太平军进攻杭州时,何桂清不肯救罗遵殿,使罗遵殿城破身死,王有龄顺利接任浙江巡抚。

(而罗遵殿与湘军渊源颇深,何桂清等于说是一手害死了罗遵殿。这也使何桂清成为湘军的公敌。太平军二破清军江南、江北两大营后,大举兴兵苏浙,曾国藩拒不派兵增援。

(当时,曾国藩的好友李元度因徽州兵败,正赋闲在家,便接受王有龄的邀请,私自募兵,试图进入浙江增援王有龄。

(曾国藩对这种吃里扒外的行为非常愤怒,上书弹劾李元度,把李元度打回原形。何桂清兵败,逃往租界。朝廷念他是个能吏,有心为他开脱,却终被曾国藩弹劾而死。

(何桂清兵败后,曾国藩终于如愿以偿,继任两江总督,节制四省军务。他坐视浙江巡抚王有龄兵败自杀,把湘军大佬左宗棠推上了浙江巡抚的宝座。

(此事之后,以彭蕴章为首的道光十五年进士开始走下坡路,湘军集团自此树立起无可撼动的地位。)

却说杨田率两千骑兵轻松突入杭州城,江南大营得警,自然要派兵增援。江南大营实力雄厚,统帅和春派悍将张玉良率领八千兵马增援杭州。路过常州时,两江总督何桂清极力挽留张玉良。

浙江不在两江总督的治下,杭州城陷,何桂清毫无责任。他故意拖住张玉良,等待杭州城破,好置浙江巡抚罗遵殿于死地,再扶植好友王有龄升任浙江巡抚。

江苏巡抚徐有壬驻苏州。张玉良路过苏州时,徐有壬也极力挽留张玉良,希望张玉良留在苏州助防。

这样一来,张玉良的援军耽误了四天时间。当清军援军主力到达杭州城北武林门时,只见城外山头上都是革命军的旗帜,树林中人影隐没。

张玉良起疑,不敢贸然发动进攻。此人是江南大营中的后起之秀,太平军金田起义时,张玉良参军。才五年时间,张玉良不断积累战功,如今已是满清正二品的总兵。

(历史上,张玉良是绿营名将,在苏南浙北与太平军作战,屡次打败李秀成的部将。只有李秀成本人与张玉良对战,才能压制得住这个绿营名将。)

杨田的军事才能也许并不如李秀成,但革命军组织严密,装备先进,战斗力强。这种组织纪律、装备军械方面的巨大差距,是个人才能所无法弥补的。张玉良在杨田面前,只有死路一条。

张玉良犹豫不敢战斗,杨田却趁他立足未稳,率领七百骑兵冲击清军。

清军人多势众,挡住革命军骑兵的冲击。革命军骑兵来往如风,官兵可在马背上熟练射击,给清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张玉良据此怀疑,革命军有备而来,在杭州城外布有埋伏,不敢轻易攻城。他学湘军先扎稳营盘,力求立于不败之地,再派出斥候侦察敌情。

第二天,清军弄清楚杭州城防空虚,试图发动反攻。革命军防守坚决,满城里的八旗兵始终龟缩不出,不敢响应援军。为壮声势,革命军海军两艘军舰冒险从钱塘江驶入大运河,轰击清军营地。张玉良无力对付战船,只得下令拔营,把营寨扎在舰炮射程以外的地方。

革命军援军陆陆续续抵达杭州。张玉良进退两难,既不敢攻城,也没有理由后退,停军在杭州城外虚耗。

杨田倒沉得住气,等援军来了五千,才下定决心反攻。

真是“不动如山,其疾如风”。革命军守城时,稳若泰山,一旦决定反攻,立马迅疾如风,作战节奏转换极快。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杨田只留下一千步兵守城,带领剩下六千革命军直扑张玉良的大营。

革命军不战而已,一战就直取要害。清军上下惊溃,与太平军连战多年,他们自诩为百战精锐,从未预料到革命军火力如此之强,战斗意志如此坚决。

张玉良亲自上阵,苦苦支撑,却也只在杭州城外坚持了两天,就全线溃退。

以往太平军与江南大营交战,特别看重一城一地的得失,对于能否歼灭敌军主力看得不重。

革命军则不同,把歼灭敌军主力作战第一目标。杨田率领革命军猛打猛追,毫不放松。要不是清军四散而逃,杨田恨不得把清军杀光俘尽。

张玉良大败,八千个绿营精锐损失一半。他率领四千败兵退往湖州府城,与总兵郑魁士汇合。郑魁士手下有四千精兵,受江南大营统帅和春派遣,前往杭州救援。

但革命军进军速度太快,郑魁士刚走到长兴,就听说张玉良在杭州城外兵败。他也不敢前往杭州送死,便退入湖州城,企图坚守不出。

杨田重歼敌不重攻城,一路追击张玉良的清军。经过余杭、德清等地,革命军都不作停留,也不攻城,直奔湖州而去。

湖州是浙北重镇,地处太湖之南,与安徽、江苏交界,位置非常紧要。湖州也是一座大城,城高墙厚,易守难攻。

革命军追击至湖州城外后,立马展开攻城。城外清军不敢抵抗,刚一接触,便逃回城内。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部队连日行军数百里,为求机动性,并未携带重炮。官兵们风尘仆仆,个个求战心切。

杨田没有性子等攻城大炮,当即指挥部队强攻湖州。他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战将,并不一味强攻,而是让部队从四个方向同时攻城,以城西为主攻方向。

喜欢1850再造中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1850再造中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