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498章 郭嵩焘求助肃顺

1850再造中华 第498章 郭嵩焘求助肃顺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为了营救左宗棠,整个湖南京官都活动了起来。

年关将近,正是北京一年当中最冷的时候。尽管南方已经沦陷,北京城内依然是歌舞升平。

各大戏院、八大胡同、天桥、琉璃厂照样是人满为患。就连户外的什刹海上,也有许多不惧寒冷的人,溜冰,打陀螺,放花灯……

这天,车水马龙的肃顺府前,来了一个衣冠朴素、气质儒雅的中年人。

肃顺是当朝第一红人,权势熏天,府上的门子亦是趾高气扬。看到身着便服的中年人后,门子却非常客气地迎了上来,说道:“郭大人,好久不见您了。”

中年人笑了笑,说道:“烦您通报一下肃大人,就说我有事求见。”

门子却笑道:“郭大人,您的面子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不用通报了,我直接带您进去了。要是耽搁了您,我家大人可饶不了我。”

来人名叫郭嵩焘,字筠仙,湖南湘阴人,道光二十七年进士。他讲求经世致用,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罗泽南等人都是好朋友。

当年,朝廷下旨让丁忧在籍的曾国藩办理团练,曾国藩抗旨不办。郭嵩焘此时也在家丁忧,数次拜访曾国藩,来回奔走,劝说曾国藩创办湘军。

曾国藩被郭嵩焘说动,把郭嵩焘罗致幕中,一同创建湘军。因此,郭嵩焘也被视作是湘军创建者之一。

与曾国藩不同,郭嵩焘视野开阔,思路灵活,眼界很高,很早就认识到了水师的重要性。曾国藩创建湘军时,对水师下功夫最深,就是受了郭嵩焘的影响。

之后,曾国藩派郭嵩焘外出为湘军筹饷,其实就是到各省督抚那里化缘。郭嵩焘借机游历各地,接触洋人,视野进一步开阔,思想受到很大触动。

因为劳苦功高,清廷升郭嵩焘为翰林院编修。曾国藩也劝他到京城任职,帮湘军在京城联络声气。

郭嵩焘到京后,很受肃顺的赏识。由于肃顺的推举,郭嵩焘很快就受到咸丰帝的注意,命他入值南书房。

南书房相当于皇帝的私人书房,翰林能够入值南书房,是一种相当荣耀的事情。

咸丰帝对他说:“南斋司笔墨事却无多,然所以命汝入南斋,却不在办笔墨,多读有用书,勉力为有用人,他日仍当出办军务。”

果然,不久之后,咸丰帝就派他到山东前线随僧格林沁帮办防务。

只不过,僧格林沁是蒙古科尔沁亲王,手下有数万马队。他非常敌视湘军,也不把郭嵩焘放在眼里,两人相处得很不融洽。

僧格林沁一纸奏章,弹劾郭嵩焘书生误事,激起民变。咸丰正倚重僧格林沁,只好和稀泥,把郭嵩焘召回了京城。

郭嵩焘刚回京城,略微安顿之后,便来拜访肃顺。

肃顺虽是满人,却主张重用汉人,尤其喜欢结交汉人名士。郭嵩焘、王闿运、尹耕云、高心夔、李寿蓉、盛康等汉人名士都被肃顺所用,时人称之为“肃门六子”。

听闻郭嵩焘来访,肃顺立即推开应酬,出中门迎接。

一见面,寒暄过后,肃顺把郭嵩焘延入书房,与他促膝密谈。

肃顺说:“僧王跋扈,粗鲁不知礼节,你不要和他一般见识。如今他圣眷正隆,朝廷又要倚仗他镇压民变,我们暂时先不动他。”

满清以异族临御中国,对汉人极力防备,对蒙古人则极力笼络。

爱新觉罗皇室与蒙古王公联姻,这种联姻不同于以往朝代的和亲,联姻的子女都是正儿八经的皇室成员。因此,双方血缘相近,彼此休戚相关,蒙古王公也对满清忠心耿耿。

僧格林沁地位尊贵,是成吉思汗胞弟拙赤合撒儿第二十六代孙,扎萨克多罗郡王索特纳木多布济与庄敬和硕公主的嗣子。

僧格林沁宿卫宫廷、领军征战多年,颇得道光帝、咸丰帝宠信,被称为“国之柱石”,历史上与曾国藩合称“南曾北僧”。

郭嵩焘知道,肃顺虽然专擅,却还动不了僧格林沁这样的重臣。尤其是,人家手上还有几万名蒙古马队,是朝廷保卫京畿的最后一支劲旅。

但想起自己在僧格林沁那里受的羞辱,郭嵩焘便气不打一处来,恨恨地说道:“亭公,我是皇上亲派,虽无钦差之名,却有钦差之实。

“可僧格林沁眼中没有皇上,更把我视为眼中钉。我与他不合,不想惹事,便去烟台、威海各口清查税务。僧格林沁派心腹李湘随行,严密监视,事事阻挠。

“我秉公无私,清查海关积弊,为朝廷增加税收上百万。可僧格林沁却污陷我设局抽厘,激起民变,把我逼离了山东。这口恶气,我真的咽不下!”

肃顺虽然跋扈,给自己起的字却很文雅,叫作雨亭。他感同身受,恨恨地说道:

“我们满人糊涂蛋多,蒙古人糊涂蛋也多。谁不知道筠仙公忠体国,勇于任事?可他们就是见不得湘军掌权,见不得筠仙用事。

“听说筠仙到了山东,给自己立了规矩‘不住公馆,不受饮食’,可律清廉方正,律己甚严。你实心任事,却被僧王污蔑。这口气,我一定替你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郭嵩焘虽无钦差之名,但山东官员都知道他圣眷正隆。皇上亲派他检查财税,山东大小官员都提心吊胆,接待格外隆重,并都备有厚礼。这本来就是官场规矩,山东又是孔门重地,对此更是讲究。

没想到郭嵩焘油盐不进,不仅不接受礼物,连公馆都不住,宴会也不参加。山东地方官既尴尬又不满,纷纷向僧格林沁谗言。

郭嵩焘也有些灰心丧气了,说道:“亭公,我去前线走了一遭,才发现国事糜烂,比想象中的还要糟糕!”

肃顺凛然一惊,正色说道:“筠仙,难道,实际情况比你在信中说得还严重?”

郭嵩焘叹口气,说道:“僧王与士卒同甘共苦,平时注重安民,若有扰民事件,往往亲自处理。是故,僧王的马队,平时军纪尚可。

“一旦与敌军开战,蒙古马队军纪往往崩坏,官兵趁机烧杀抢掠,僧王并不禁止,部下也摸清了他的心思,往往平时乖顺,战时趁机抢劫。

“至于山东的政事,更是骇人听闻。从县官到普通差役,人人贪污税款,贿赂公行。税外勒索非常严重,普遍超过正税四倍之多。

“我在山东设局抽厘,本来想整顿税务上的弊政。没想到,却得罪了山东大小官员。皇上一纸诏令,也把我召回了京城。”

肃顺仰天长叹,说道:“怪不得山东的匪贼越来越多,原来是军队败坏、官吏贪墨。再不痛加整顿,大清就真要亡国了!”

感叹之余,郭嵩焘又提及樊燮京控的事。他说:“亭公,左季高之才十倍于我。为国惜才,请亭公救一救左季高!”

喜欢1850再造中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1850再造中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