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555章 水战大胜

1850再造中华 第555章 水战大胜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渌埠镇的沉船被清除之后,湘军航道恢复了畅通。海军陆战队一支队、内江舰队开始沿湘江顺流而下,源源不断地开往湘江下游。

在永州,海军陆战队与步三团会师。此时,步三团虽未攻克永州,却已击退了湘江西岸的湘军。因缺少渡河工具,步三团仍未进攻永州,在此分为两部。

一部由副团长王玉宝率领,由一营、二营组成先锋,继续沿湘江西岸北上,前往冷水滩,与骑兵团合兵一处,夺占冷水滩这处水陆要隘,保障后续部队前往祁阳、衡阳。

另一部由团长李世贤率领,率领三团其余部队,会同海军陆战队,进攻永州府城。

革命军打仗,并不看重一城一地的得失。但永州地处湘江与潇水的交汇处,若不控制永州,就无法保证湘江航道的畅通。反之,湘军就能据守永州,不时炮击来往船只,甚至截击革命军的运输船队。

此外,革命军海军各类船只,加上动员、征用的民船,有三分之一的船只为蒸汽船,需要持续供应煤炭。这就意味着,革命军海军应当在湘江沿岸建立煤港。

从东安到衡阳,湘江只流经永州、祁阳两座城池。而永州为府城所在地,规模较祁阳大,又靠近广西,显然更适合在此建立煤港。

因此,第二军前敌指挥冯海洋,决定在永州耽误些许时间,攻占永州城。

海军陆战队和内江舰队各自装备有铁甲舰,作战舰艇以50吨级、100吨级铁甲舰为主。各联队装备一艘200吨级铁甲舰,作为旗舰。

如今并非雨季,灵渠水量并不充沛,无法通航150吨以上的船只。

广西雨季一般从5月下旬开始,湖南南部一带的雨季,一般从5月底、6月初开始。越往北,雨季越往后推迟。

等到雨季来临后,灵渠就能通航200吨以上的船只。届时,革命军200吨级铁甲舰,就能顺利通过灵渠,开往湘江作战。

雨季尚未到来,革命军只有100吨级铁甲舰来到前线。尽管如此,革命军对付湘军水师还是绰绰有余的。

冯海洋令海军陆战队、内江舰队集中铁甲舰,组成了一支包含12艘铁甲舰的小型舰队,交由内江舰队司令许朝阳指挥,充当水路先锋。其中,包含9艘50吨级铁甲舰、3艘100吨级铁甲舰。

从渌埠镇到永州,铁甲舰队一路只遇到过寥寥数艘湘军战船。面对着铁甲舰,湘军战船不是被击沉,就是被官兵搁浅岸边。

湘军水师仍由彭玉麟、杨载福分别统带。杨载福身体多病,原在湖南后方养病。几个月前,革命军有进攻湖南的迹象,曾国藩干脆委派他整理湘江防务,配合罗泽南保卫湖南。

彭玉麟则率领湘军水师主力,留在长江江面,配合曾国藩、胡林翼对付革命军主力。

杨载福和彭玉麟都是湘军水师大将,不分伯仲。但彭玉麟理学功底更高,更受朝廷器重,走的是文官的路子。年前,肃顺一度向彭玉麟密信,邀请他到直隶主持海防,被彭玉麟婉言拒绝。

而杨载福为人沉默寡言,学问不高,走的是武官的路子。满清重文轻武,杨载福功劳与彭玉麟不相上下,地位却隐然低于彭玉麟。

为此,两人颇有不睦。胡林翼最擅长安抚部下,经他一番调和,两人重归于好,但不免心生芥蒂。自此之后,曾国藩与胡林翼取得了默契,将杨载福与彭玉麟分开带兵。

之前,步五师在海军二支队的支援下,坚守武昌,以少量兵力与优势湘军周旋。彼时,杨载福便与革命军海军交过手,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他深知革命军铁甲舰的厉害,极力主张从洋人手中购买蒸汽战舰、大口径洋铁炮;主张效仿黄埔造船厂,招募洋匠,兴建西式造船厂,自造战舰。

但湘军财力有限,根本就买不起洋舰。满清人才紧缺,咸丰见识有限,对建设新式造船厂并不热心。

更重要的是,革命军封锁长江,堵死了湘军购买军舰之路。

无奈之下,曾国藩只得派人伪装成商人,到黄埔造船厂购买民用汽轮。民用汽轮使用蒸汽动力,木制结构。湘军再从山东登州港口购买洋炮,安装在汽轮上,勉强凑起一支拥有三来艘小型炮艇的蒸汽舰队。

尽管如此,湘军水师也绝非革命军海军的对手。

首先,湘军战船不行。与革命军海军相比,湘军战船的火力、防护力、机动力都很弱,根本就比不过铁甲舰。

其次,湘军水师官兵不行。湘军没有水师学堂,没有培养水师专业人才。原有的水师营官、哨官对蒸汽动力船一窍不通,驾船、操舵、轮机维护等方面的人才都很紧缺。

这些专业人才大多在岭南受过训练,与革命军海军有数干丝万缕的关系。离开这些专业人才,湘军水师不说与革命军海军作战,就连基本的维护、保养、驾驶都成问题。

湘军这些专业人才里,就潜伏着不少中华帝国的特工。尽管知道这些人不可靠,湘军也离不开他们。再次,湘军水师虽有战船,却不成体系。蒸汽战舰不比风帆舰、桨帆船,需要配套专业的水师基地、燃煤供应、检修保养等设施。在这些方面,湘军水师都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困难。

曾国藩没有足够的权力、视野、能力、财力解决以上难题,也就不能建成一支堪与革命军海军战斗的水师。

论起来,革命军海军在湘江的的铁甲战舰也不多,仅有十几艘。但铁甲舰的火力、防护力远超湘军的木质炮艇,完全可以做到以少敌多。

面对着革命军的铁甲舰,杨载福不想做无畏的牺牲,也不敢当面硬杠革命军海军。革命军刚攻占渌埠镇,他就意识到革命军的战斗力已今非昔比,急调水师战船后撤至永州。

杨载福把水师战船化整为零,隐蔽在湘江支流中,准备避开铁甲舰,偷袭革命军的木质运输船。然而,他打算得挺好,湘军却不掌握战场主动权,只能被革命军牵着鼻子走。

眼见革命军进攻永州,杨载福只能硬着头皮应战。一来,他要试探下革命军海军的战斗力。二来,永州地位紧要,永州一失,对战局影响甚大。

他把隐蔽在潇水中的湘军战船尽数调出,迎战革命军铁甲舰。湘军船多炮多,革命军船少炮少。但铁甲舰防护力、机动力较强,火炮精良、射速又高。

与湘军战船交战,毫无技巧可言。革命军海军直接成雁字形战阵,冲入湘军战船中,与之近距离对射。湘军为木船,无法承受开花弹,中弹即被撕开一个空洞。革命军铁甲舰外有钢制装甲,则可以承受湘军的火炮。

湘军战船上的洋铁炮威力较逊,对革命军铁甲舰损伤不大。只有当炮弹落在铁甲舰甲板上时,才能对革命军海军官兵造成伤亡。

但湘军的炮瞄技术较为落后,主要依靠炮手经验开炮,仿制的炮弹质量又不过关,使炮击效果大打折扣。

甫一交战,湘军水师就落了下风。杨载福见状,自知不敌,直接下令撤退,避免与革命军海军正面交战。

革命军铁甲舰队指挥许朝阳,下令追击湘军水师战船,一战而击毁湘军蒸汽战船八艘,长龙、快蟹等桨帆船十几艘,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直到弹药将尽,许朝阳才下令返航。当晚,革命军海军在永州以西江面过夜,在此补充弹药,准备次日进攻永州城。.

喜欢1850再造中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1850再造中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