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556章 攻克永州

1850再造中华 第556章 攻克永州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当晚,步三团先锋一营、二营抵达永州城外,与海军先锋取得会师。

了解到海军打了胜仗,步三团副团长王玉宝心生一计,找到海军方面负责人、内江舰队司令许朝阳,说道:

“许司令,按计划,我们要一起会攻永州。今日湘江一战,海军把湘军水师打得打败。我想兵行险着,率步三团先锋先行北上,进攻冷水滩要隘。

“第一,骑兵团走驿道直扑冷水滩。按照骑兵团的速度,顾及到沿途的敌人,明日估计可以到达冷水滩。冷水滩乃驿道、湘江相汇之处,水陆要冲,地位紧要。

“骑兵团缺少重火器,驿道两旁山势险峻,易守难攻。不如让我步兵一营、二营北上冷水滩,与骑兵团一起,给冷水滩之敌来个前后夹击。

“第二,驻防永州的彪字营,前夜过来劫营,被我军挫败,损失惨重。湘江、包括湘江西岸,已经我军控制。彪字营退守湘江东岸,以永州城为凭恃,企图负隅顽抗。

“我步一营、二营前去冷水滩后,三营、团直属队明早就会走水路过来。许司令这边,可以海军战队、步兵三营、团直属队做攻城主力,料想可以克城。

“第三,我去冷水滩,相当于抄袭了彪字营的后路,亦能减轻永州之战的压力……”

“老王”,许朝阳打断了王玉宝的话,说道:“你带三团先锋去冷水滩,对战局更有好处,不必呆在永州浪费时间。陆战队有一个联队两干人,攻打永州足够了。

“你去冷水滩,我来安排内江舰队的运输船,让你们乘船过去。9艘50吨级的铁甲舰,我调6艘到冷水滩前线,为你们陆军助战。”

王玉宝喜出望外,说道:“许司令,我代三团谢谢你!”

次日一大早,许朝阳调兵遣将,开始进攻永州府城。

和当时大部分南方城池一样,永州城临水而建,位于湘江东岸,潇水与湘江在此交汇。因此位置紧要,湘军并未阻塞航道,革命军战船可以畅通无阻地在湘江航行。

湘江西岸的湘军营垒,已被步三团悉数攻破,田兴恕带着败兵,撤往了冷水滩。吴坤修则退回永州城,企图负隅顽抗。

上午八时,海军陆战队吃过早饭,开始渡江。负责进攻永州城的,主要是陆战队一支队第二联队,共有兵力两干余人。

湘军水师都退向了下游,革命军掌握着制江权,得以直趋永州城下。

永州守将吴坤修,前夜带着彪字营夜袭革命军,偷鸡不成蚀把米。他听从田兴恕劝告,把守军撤回城内,企图依靠城墙固守,躲避革命军的优势炮火,减少自身伤亡。

除此之外,湘军只在城北山岗上布置了一营兵马,用来掩护退路。

陆战队乘船渡江,逼近永州西门,受到湘军炮火阻击。革命军大部分铁甲舰去了冷水滩,火力减少,炮火压制效果受到削弱。而湘军居高临下,方便在城头上轰击铁甲舰,杀伤甲板上的水手、炮手。

尽管如此,许朝阳还是下令进攻西门。西门靠江,离湘江最近,方便革命军进攻。他手下兵力有限,选择西门最为方便快捷。

这里也是湘军的防御重点。西门外有接官厅、商铺、码头等设施,为防止革命军利用西门外的房屋攻城,湘军已将接官厅、商铺、码头等屋舍烧成瓦砾。

攻城方法简单而粗暴。许朝阳把三艘100吨级铁甲舰调至永州城外的湘江上,使用船上的105mm主炮轰击永州城墙。

海军50吨级铁甲舰,主炮为75mm榴弹炮;100、200吨级铁甲舰,主炮为105mm榴弹炮。黄埔造船厂正在研制的500吨级铁甲舰,将装备最新的150mm口径的榴弹炮作为主炮。

105mm舰炮使用穿甲弹可以对付普通砖石城墙,使用杀爆弹可以对付普通夯土城墙。

1848年,中国南方发生特大洪水,由此而引发了天地会起义、太平军起义等一系列事件。当时的湖南,很多城市的城墙被洪水泡得坍塌,永州亦不例外。

太平军金田起义后,从广西进入湖南,专意金陵。直到那里,湖南各城市的城墙仍未修缮。当年太平军之所以奇袭长沙,也是听说长沙城墙坍塌,足以乘虚而入。

虽说永州乡绅集资修缮过城墙,但当时经费紧缺,维修城墙应付差事,修缮得并不彻底。

革命军使用105mm主炮,配以爆破弹轰击城墙。于此同时,两干多名陆战队员,在炮火掩护下,登陆湘江东岸,在西门外建立了迫击炮阵地。

随即,陆战队挑选了一百个敢死队员,人手一支步枪、一支手枪,抬着云梯在西门外的屋宇残骸旁待机。半个小时后,在炮火的轰击下,永州城墙西门处坍塌,出现一段五十米长的缺口。

湘军守将吴坤修试图指挥城内军民填补缺口,但革命军战舰上的炮火又猛又准,城内军民无法靠近城墙缺口。无奈之下,吴坤修只得在附近城垛部署火炮火枪,预作抵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陆战队没有重火器,负责攻城的第二联队只有32门40mm迫击炮。迫击炮连迫近西门缺口,使用开花弹轰击城头上的湘军,对湘军士兵造成很大伤亡。

敢死队则迅速行动,在迫击炮的掩护下,向缺口处猛冲。他们把云梯架在护城河上,爬过云梯,逼近至城墙缺口五十米处。

直到这时,迫击炮炮火掩护才停止。一百多名敢死队员一拥而上,通过缺口冲上永州城墙。

吴坤修也不怂,指挥彪字营抵御革命军敢死队,两军短兵相接。

湘军人多,革命军人少。眼前湘军潮水般涌了过来,敢死队长大喝道:“成三三制队形,先用手枪,给我狠狠地打!”

三三制队形,是革命军的重要战术原则。每三人组成一个战斗小组,三人分工明确,分别负责进攻、掩护、支援。战斗小组进攻时,两名士兵在前,组长在后,呈三角阵型,

每三个小组为一个战斗班。班为基本战术单元,由班长统领。

每三个战斗班组成一个战斗群,进攻时呈“散兵线”队形展开,以排长为统领。

这种三三制战术,适合近战突击,被杨烜命名为三三制战术,取材于四野在解放战争时的战术经验,由杨烜亲自教授给革命军。

作战经验表明,三三制战术可以在进攻、支援、防护上取得最优效能,在冲锋、巷战时屡试不爽。

陆战队敢死队只有一个连的兵力,在三三制战术的加持下,一百人发挥出三四百人的效能。

一百多个敢死队员,纷纷掏出手枪,对着当面的湘军猛烈射击。左轮手枪可连续发射,每个弹仓可容六子弹,是革命军近战的利器。

密集的手枪弹雨后,湘军撂倒一片。敢死队趁机爬上两侧城头,扩大成果。他们打完了一个弹仓,来不及换弹,便换步枪与湘军交战。步枪上提前装有刺刀,即可与敌白刃战,也可用子弹射击敌军。

城墙下,更多的陆战队员,携带着木板,在云梯间搭了个简易桥。陆战队员纷纷涌入城墙缺口,加入了混战。

纵使吴坤修的湘军拼死抵抗,也挡不住陆战队员的进攻。湘军武器不如革命军,战术不如革命军,根本就挡不住如狼似虎的革命军。

湘军无法封堵城墙缺口,陆战队员如潮水般涌入永州府城。.

喜欢1850再造中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1850再造中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