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560章 皖北团练

1850再造中华 第560章 皖北团练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杨田接着问:“袁甲三呢?此人是否值得招抚?是否可能接受我军招抚?”

其实,杨田已经知道,帝国情报局正在想办法招抚袁甲三。他发出此种疑问,无非是想印证一下这种可行性。

温绍原不假思索地说道:“袁甲三是皖北官员中数一数二的能员,值得我们招抚。袁甲三本是河南项城人,大名鼎鼎的道光十五年进士。他能在皖北剿捻,屡立战功,里面颇有故事。”

杨田来了兴趣,听温绍原娓娓道来。原来,咸丰二年,太平军克南京,伐北京,清军一败涂地,清廷开始鼓励地方大办团练。

当时初入翰林院的李鸿章,非常羡慕因军功而起家的江忠源,便极力怂恿同乡吕贤基,回皖北老家办理团练。李鸿章的父亲叫李文安,与曾国藩是同科进士。

李文安没什么大本事,看人却很准,让李鸿章以“年家子”的身份,拜曾国藩为老师。李鸿章文章写得好,帮吕贤基写了折子,请回皖北办理团练。

吕贤基本想以此邀宠咸丰,没想到,咸丰认为吕贤基勇于任事,果真诏令吕贤基回乡办团练,还给了他一个钦差大臣的头衔。

吕贤基回乡办团练,带上了李鸿章,又请咸丰下令,让好友袁甲三帮办军务。但皖北的局势,已非吕贤基所能驾驭。太平军在皖北攻势凌厉,就连名将江忠源都战死皖北。

没多久,吕贤基战败,投水自尽。吕贤基一死,副手袁甲三接管他的团练。袁甲三之才远胜过吕贤基,所带团练打了好些个硬仗,在皖北站稳了脚跟。

这时候,李鸿章也声名鹊起,名声传到了京城。只因他资历在浅,尚不能独当一面。咸丰考虑到,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与曾国藩是好朋友,便下令李文安回乡办团练,让李鸿章辅助父亲。

李氏父子与袁甲三,各自统带一支团练,在皖北乱局中闯出了名堂,在与太平军、捻军的战斗中打了不少胜仗。大致上,袁甲三在淮北作战,李氏父子则在淮南作战。

江忠源在庐州战死时,满人将领、陕甘总督德兴阿带兵在庐州城外逡巡不前。袁甲三愤懑不过,上书参劾德兴阿“拥兵坐视”。

咸丰把德兴阿免职,破格擢升袁甲三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袁甲三参倒一个总督,一时风头无两,就连骄横的胜保也得卖他几分面子。

然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汉臣在皖北得势,把满族大臣衬托得脸上无光。于是,以胜保、英翰、福济为首的满族大臣,开始中伤排挤李氏父子、袁甲三。

导火索是李文安的去世。李文安于晟武元年(1855年),也就是去年,病逝于团练所。这时候,李鸿章已经积功至道台,赏加按察使衔。

通常,这种情况下,前线将领都不必回乡守制,理应“夺情”,移孝作忠。但钦差大臣、漕运总督福济,擅自奏报朝廷李鸿章丁忧,夺了李鸿章的兵权。

不久之后,和春、胜保等满大臣联名参劾袁甲三,说他“坚执己见,无从会衔”、“株守临淮、粉饰军情、擅截饷银、冒销肥己”。

咸丰最怕汉臣掌握军权后飞扬跋扈,便把袁甲三革职,让他回京交兵部“严加议处”。袁甲三在皖北很得民心,他离开的时候,挽留他的百姓把路都堵住了。

袁甲三回京后不服,向都察院申诉,都察院亦为袁甲三鸣冤。袁甲三的同年们如何桂清、彭蕴章、黄宗汉等,江南的地方大员如吉尔杭阿、怡良等,纷纷为袁甲三说情。

革命国攻占江浙后,皖北的重要性日趋凸显。不得已之下,咸丰只得重新起用袁甲三。

有这种渊源在,温绍原认为,袁甲三很有可能会归顺革命军。

温绍原的判断,无疑印证了情报局的报告。杨田心里有数了,问道:“听你的意思,李鸿章也是个人才。不知他现居何处?”

温绍原胸有成竹,说道:“李鸿章是庐州府合肥县人,合肥县是庐州府的附郭县。官军克复庐州后,李鸿章就把父亲葬在了合肥,自己留在合肥守制。

“他大哥叫李瀚章,为人颇有才干,在曾国藩麾下效力,掌握湘军粮台大权。眼下,李鸿章受到安徽官场排挤,难以立足。他功名心甚炽,要不是礼制约束,他早就去湘军投奔老师曾国藩、大哥李瀚章了。”

李鸿章的母亲是个弃婴,当时正在出天花,被李鸿章的祖父收养。这个女婴与李文安也算是青梅竹马,长大后脸上长满了麻子。她嫁给了李文安,为李家生了六男二女,李鸿章排行第二。

了解到李鸿章与李瀚章、曾国藩的关系,杨田在随身小本子上做了笔记,说道:

“李鸿章与袁甲三能力出众,却被满人排挤,几乎难以立足。由是观之,满清不能用人才,此二人也很可能会归顺帝国。除此二人外,皖北的地方团练中,还有哪些实力强、值得我们争取的?”

温绍原答道:“皖北遍地都是团练,淮北那边,我不太熟悉。淮南这边,比较重要的有两股,一股在寿州,一股在庐州。“寿州周围,原有苗沛霖、孙家泰、徐立山三支团练。苗沛霖与孙家泰有隙,孙家泰与徐立山是好友。苗沛霖攻寿州时,杀了孙家泰、徐立山,吞并了孙、徐的团练。

“这一股团练,就不必说了。咱们要在皖北树立威信,必须灭了这支团练。庐州周围的团练,除了李鸿章父子外,还有张树声的张家团练,以及‘三山’团练,都值得我们争取。”

杨田来了兴趣,问道:“何为‘三山’团练?”

温绍原答道:“‘三山’,指的是庐州周围的紫蓬山、大潜山和周公山,当地豪杰在此办了三股团练,被时人称为三山团练。

“紫蓬山团练的首领是周盛波、周盛传兄弟。大潜山团练的首领叫刘铭传。周公山团练的首领是张树声。这些人都有勇有谋,与长毛、捻子打过好多恶仗。”

杨烜曾交代过杨田,要他尽量招抚三山团练,原因并未告诉杨田,也不能告诉杨田。因为三山团练的骨干,在历史上成了淮军的上层人物。

他不动声色地说道:“三山团练,听起来像是些草莽英雄。他们可能接受我们的招安吗?”

温绍原坚定地说道:“完全有可能。譬如刘铭传,确实是个草莽英雄,曾杀了当地的无赖,背上了人命,被迫落草为寇。他被众人推举为首领,一度想投太平军,但祭天时令旗倾倒。

“部下以为不祥,刘铭传也就没有投奔刘铭传。李鸿章信任他,招抚他做了团练。现在李鸿章失势,刘铭传弃暗投明,完全是有可能的。”.

喜欢1850再造中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1850再造中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