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562章 捻军来归

1850再造中华 第562章 捻军来归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张乐行手下有4个心腹,分别是龚德树、任柱、赖文光、张宗禹。

龚德树是张乐行的好友,掌管5旗捻军之1的白旗。任柱则是张乐行麾下的得力干将,骁勇善战,剽疾如风,就连清军都敬称他为“人中怪杰”。

(历史上,张乐行战死后,捻军分裂为东捻和西捻。任柱统率东捻,屡败淮军。李鸿章称:“任柱称雄十年,拥骑万匹,东3省及蒙古马队俱为战尽,实为天下第1等骑将好汉!”)

赖文光是广西人,祖上是广东嘉应州客家人。他原在太平天国担任京官,名不见经传,却颇有智识。天京事变后,他逃离天京,来皖北投奔胡以晄。

胡以晄归顺革命军,所部被编为步5师步兵第3团。赖文光则成了步3团的参谋,有少校军衔。去年,胡以晄病死,3团奉命放弃皖北,前往江西9江抵御湘军。

赖文光则奉命留在皖北统战捻子,得到张乐行的信任,成为张乐行的智囊。

(历史上,赖文光加入捻军,用太平军的组织方法和战略战术改造捻军,使捻军战斗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张宗禹则是张乐行的族侄,从小酷爱读书,却不屑应试。张乐行举义后,张宗禹毅然抛弃农业,前来投奔,被张乐行委任为师爷。

张宗禹“婉和寡言、俨若静女”,但“处事果断、遇敌英发、向非常人所及”,很快就引起了张乐行的注意,成为张乐行须臾不可离的亲信。

(历史上,张宗禹成了西捻的首领。他用兵出没无常,善于避实击虚,有时化整为0,到处盘旋,有时合0为整,并力冲突,故能出奇制胜,迭奏奇功。

(他在高楼寨之战中,全歼蒙古马队,诛杀僧格林沁。又在十里坡之战、灞桥之战中大败湘军,两次进入直隶,威逼北京。清廷震动,将负责剿捻的曾国藩撤职,改以李鸿章剿捻。)

听说帝国派人游说张乐行归降,赖文光表现最为积极,说道:

“天京事变后,我在胡以晄军中效力。胡以晄归顺革命军后,革命军对他很好,配给胡以晄武器、军饷,使胡以晄的军队得到了脱胎换骨的改造。

“胡以晄去年重病,革命军派军医百般救治,胡家老小都很感戴。死后,帝国追赠他为6军准将,追封为1等子爵。他的儿子胡万胜袭爵,降封为2等子爵,目前正在6军大学深造。

“大王若肯归顺帝国,必能得到帝国的重用,地位不会低于胡以晄。”

张乐行起事之后,自称大汉明命王。赖文光久在张乐行营中,故称他为大王。

张乐行知道赖文光的背景,听过赖文光的话,不免有些心动。历来农民造反,除了走投无路、官逼民反之外,无非还希望借此出人头地,荫蔽子孙。

胡以晄能够善终,子孙得福,可以算是修成正果了。

张乐行看了眼龚德树,问道:“老龚,你怎么看?”

龚德树领有1旗兵马,兵权在握,他的态度至关重要。至于其他几人,任柱是张乐行的部下,张宗禹是张乐行的侄子,自然都会听从张乐行的命令。剩下1个赖文光,本就是革命军的人,态度更不必说。

龚德树也推心置腹地说道:“大王,我们两个的交情还有好什么好说的。跟着你,我老龚才能混出点名堂。我听你的,你去哪,老龚就跟到哪。”

张乐行非常高兴,拍着龚德树的肩膀,说道:“好兄弟,咱们有难同当,有福同享!今后荣华宝贵,有我的,就有你的!”

众人大悦。

张乐行说:“如今,胜保从北边重兵围攻雉河集,苗沛霖这个老贼又从南边压迫我们。我们已经坚持了好几个月,但敌强我弱,势难长久。

“现在革命军大军西征,又派人招安我们,我们应该顺应大势,归顺革命军。我打算立即突围,沿淮河向东南方向进发,与革命军步1师会师。”

赖文光接话道:“步1师师长杨田,是当今晟武皇上的亲信,也属于杨氏皇族。他为人开朗大度,1定会欣然接纳大王。不如先派人前往1师,与杨师长约定时间、地点。”

张乐行还没答话,龚德树插话道:“大王,我们5旗捻军,你为黄旗主,我为白旗主。我们这两旗,自然会倾心服从大王。

“剩下的3旗,红旗主侯伟1向没有什么主张,黑旗主苏天福实力较弱。倒是蓝旗主刘永敬,为人桀骜不驯,人马最众,颇为可虑。”

刘永敬绰号“刘饿狼”,在捻军中实力很强,大本营在顺河集。他的儿子刘全胜,侄子刘天台,都是蓝旗捻军中的悍将。即便是龚德树这样的猛将,也对刘永敬颇有忌惮。

顺河集距离雉河集不远。刘永敬在顺河集策应张乐行,大大减轻了雉河集捻军大本营的压力。

当时有1首歌,唱曰:“顺河集,雾腾腾,饿狼赛朝廷,全胜守阙龙。东宫娘娘蔡小姐,西宫娘娘戴秀英。”

这首歌道明了刘永敬有帝王之心,也说明他并非泛泛之辈。张乐行同意龚得树的意见,说道:“不错,刘永敬确实可虑。他底下人马甚众,1向桀骜不驯,不愿屈居人下,是苗沛霖1类的人物。

“我们若留不住他,他定会误入歧途。这1次,我也不向他解释理由,就以军情紧急为由,直接下令突围。我们离开雉河集,刘永敬在顺河集独木难支,1定会跟着突围。

“我们1口气突围到凤阳,远离亳州、涡阳。那时候,再向刘永敬说明原委,带领各旗投顺革命军,把生米做成熟饭。

“刘永敬离开顺河集,就仿佛龙游浅水,只能任由我们摆布。摆平了刘永敬,其他各旗1定不敢说什么。咱们归顺革命军,也就水到渠成了。”

众人称善。

于是,捻军开始策划突围。刘永敬接到调令,深知自己在顺河集呆不住,只能跟着张乐行突围。

包围雉河集的清军,主要有3支,分别是胜保麾下的8旗绿营;袁甲3的团练;苗沛霖的苗家军。3支兵马名义上由胜保统领,实际上各怀鬼胎。尤其是苗沛霖,只愿保存实力,根本不会死战。

捻军从雉河集突围出来,沿淮河向东南进发。胜保则带着马队,1路尾追。到凤阳时,张乐行才说明原委,坦承打算归顺革命军。

刘永敬坚决不从。

捻军“居则为民,出则为捻”,实际上兵民不分,遇到农忙时都会返乡务农。到了农闲的时候,捻军才会聚成大队人马,贩运私盐、劫掠商旅,解决吃不饱饭的问题。

在刘永敬看来,张乐行此举无疑是要彻底放弃家乡,放弃家乡的荣华富贵。

张乐行虽是5旗捻军的盟主,但5旗军制组织相当松散,刘永敬等旗主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刘永敬煽动部下,准备返回顺河集老家。

张乐行听从赖文光、龚德树的建议,摆下鸿门宴,诛杀了刘永敬、刘全胜、刘天台。很多蓝旗捻军不服,逃散大半。黑旗和红旗也有人马涣散。

张乐行不以为然,以努尔哈赤统18旗的故事激励留下来的4旗捻军。经此事件,捻军军纪大为整肃,上下凝聚力大大增强,没人敢公开置疑张乐行的权威,也没人敢再提议回雉河集老家。

革命军步1师师长杨田,决定高调接纳张乐行,与他1起反攻胜保。

喜欢1850再造中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1850再造中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