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573章 宰相之材

1850再造中华 第573章 宰相之材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尽管时间已晚,杨烜还是接见了张乐行、李鸿章2人。张乐行身材魁梧、相貌威猛,是草莽英雄的形象。李鸿章则文质彬彬,又经历了地方上的磨炼,身上透着1股英武之气。

2人已经剪了辫子,准备按传统规矩,向杨烜行跪拜大礼,却被1旁的近卫兵阻止。宪兵团长蒋琢如解释道:“帝国早已废除跪拜礼,2位请向皇上行鞠躬礼。”

于是,按照演练过的那样,张乐行、李鸿章向杨烜行以鞠躬礼。

杨烜向他们点点头,以示回礼。想到此2人皆有英雄之命,杨烜便想刻意笼络他们,说道:“两位归顺帝国,朕非常高兴。初次见面,时间匆忙,我们握个手,以示君臣相谐吧。”

儒家礼制森严,中国人又1向含蓄,男人之间握手非常少见。历代帝王为了维持其神秘、高高在上的形象,不愿其臣子见面,更不可能与之握手。

帝国大力推行新式礼仪,已经卓有成效。蒋琢如等近卫师官兵在杨烜身边久了,早已习惯了这种新式礼仪。但对张乐行、李鸿章这样的新人来说,他们还是宁可做错,也不愿失礼,愿以跪拜大礼敬拜杨烜。

杨田在1旁随侍,开口说道:“皇上,乐行和少荃都是万里挑1的人才。乐行的捻军多骑兵,来往驰骋,1日可行35百里,就连8旗马队也难忘捻军骑兵的项背。

“少荃以书生典兵,颇有湘军书生大将的意思。他在庐州对付太平军、苗沛霖,战绩颇丰。满族大臣无能,反而猜忌少荃,解除了少荃的兵权。

“两人都深明大义,亦都明识大体。臣率1师进入皖北后,乐行和少荃先后归顺。皇上又得两个良将,革命军又增了两分力量。”

杨田把李鸿章定义为良将,李鸿章轻微皱了下眉毛,觉得杨田未免看清了自己。

李鸿章从小就立有大志,少年时写过“1万年来谁着史,3千里外欲封侯”的豪言壮语。他年纪轻轻,就中进士,点翰林。

翰林院是明清两代培养文官的重要机构。很多重要官员,譬如明代的内阁大学士,必须由翰林院出身的文官才能出任。

满清以异族临御中国,优先选拔满族官员,翰林院不像明代那样重要。但有些重要官员,譬如吏部尚书,通常情况下亦必须由翰林院出身的官员才能充任。

若满人进了翰林,日后不问家族旗谱出身,必将飞黄腾达。譬如满族大将胜保,2十岁时就进了翰林,因此受到咸丰的赏识。

他常常挂在嘴边1句话,“十5入泮宫,2十入词林,3十为大将”。其中这个“2十入词林”,说的便是他入翰林院的事。

李鸿章是红翰林,又认了曾国藩为老师。只要他为官谨饬,日后1定可以飞黄腾达。可他功名心重,见湘军头目以军功起家,升官极快,便追随同乡大臣吕贤基,回乡办理团练。

李鸿章志向远大,自视甚高,自然不会仅做1个大将。他那个皱眉的小动作,被杨烜敏锐地捕捉到,不由得感慨万千。

在中国近代史上,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1,主持开创了铁路、电报、矿藏、航运、海军、机器工业、翻译、近代教育等多项事业。

但因为满清朝廷的昏聩、顽固派的阻挠,中国洋务运动起步早,却被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后来居上。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淮军相继战败,李鸿章所依赖的两大军事力量都化为幻影。

北洋1败,李鸿章立即失势,逐渐远离满清权力中枢。而满清国势日衰,国运不振,真正到了亡国灭种的境地。

当时的西方人称李鸿章为“当世3杰”、“中国俾斯麦”。然而,无论他如何努力,都不能使满清摆脱落后挨打的局面。明治天皇远比慈禧开明,日本1个蕞尔小国,最终把满清打得满地找牙。

杨烜认为,历史上的李鸿章具有宰相之才,却生不逢时,又受到反对派的多加掣肘,最终成了1个“裱糊匠”。

在当前的机缘下,杨烜完全有可能把李鸿章收为己用,把他培养成1个宰相之材。

杨烜说道:“乐行是皖北捻军首领,1向行侠仗义,为百姓所拥护,官军莫敢欺害。少荃是庐州团练中的姣姣者,又是进士出身,英姿勃发。

“如今帝国新立,各项事业蓬勃开展,急需各种人才。我也求贤若渴,欢迎你们为帝国效力。杨田保举你2人为骑兵旅长、步兵旅长,我已经准奏。

“革命军并无旅的编制。我也可以明白告诉你们,只要你们表现优异,只要你们能把骑兵旅、步兵旅办好,就可以将之升格为骑兵第2师、步兵第6师。”

杨田笑道:“皇上连番号都为你们准备好了,乐行、少荃,你们还不赶紧谢谢皇上。”

张乐行和李鸿章反应过来,连忙向杨烜谢恩。

杨烜说道:“革命军是1支新型军队,与中国传统军队、洋人军队都有绝大的不同。革命军师、团两级都有司令部,可以拟订作战计划,可以实施兵棋推演,可以处置、教育、感化战俘,可以筹划复杂的后勤供应。“骑兵旅以捻军为主体,步兵旅以庐州团练为基础,大部分都不懂司令部制度,亦不会操作先进武器。因此,我打算让你们这两个旅在皖北整训两个月,初步融入制度,然后再开赴西征战场。”

李鸿章胆子大,擅长揣摩局势,便对杨烜说道:“皇上,臣僻居乡间,不熟悉帝国典章制度,骤然担任步兵旅长,深恐有负皇上重任。

“臣想奏请皇上,委派1个革命军资深军官担任步兵旅长。臣可以担任副职,在旁学习。臣想,这样的话,更有利于步兵旅的改编。”

杨烜笑了笑,说道:“李鸿章,你不必担心。我信任你和乐行,你们直接担任旅长就是了。捻军和庐州团练都是地方武装,地域观念重,由你们担任主官,更易于指挥调动他们。

“革命军的资深军官,多为两广人士。让他们客居骑兵旅、步兵旅的旅长,不1定是件好事。你2人才干优长,我在南京就听说过你们,让你们做旅长,或许还是大材小用了呢。”

张乐行则说道:“皇上,臣听说安徽要组建守备师,会从革命军中抽调1个整编团过来。我和少荃的骑兵旅、步兵旅,能不能也申请1个整编团或者整编营,作为全旅的模范呢?”

杨烜想了想,说道:“守备师要立即投入使用,帮助省委建立基层政权,在各地实施均田运动。基于此,才有必要抽调1个整编团过来。

“骑兵旅、步兵旅1时半会儿无需战斗,也就不需要调派1个整编团。况且,革命军正要与湘军决战,也没有多余的兵力。

“军谘府会从基层部队、学校里面抽调骨干,帮你们建立旅司令部。步1师、骑兵师会抽调1个步兵连、骑兵连到你们两个旅,作为模范连队。

“有了司令部,有了模范连队,你们就可以有样学样,尽快建成步兵旅、骑兵旅。”

谈及前线战事,张乐行说道:“8旗的马队,数达斡尔马队、黑龙江马队最为精锐。满族将领、达斡尔人多隆阿,把旗下马队按照湘军模式改编,纳入湘军指挥、后勤系统,整体焕然1新。

“我们骑兵旅以革命军骑兵师模式整编,较多隆阿的马队又高出1筹,将来与多隆阿交战,必能战胜他们。”

北方多平原,利于骑兵大兵团作战。张乐行有信心战胜多隆阿,杨烜颇为高兴。

李鸿章则说:“当年林启荣孤守武昌,难以支撑,后撤江西9江。如今,湘军又陈兵9江城下,屡攻不克,态度犹豫。臣以为,不妨放弃9江,退守湖口,引诱湘军东进。”

杨田颇感诧异,杨烜心中1动,问道:“此为何意?”

李鸿章不紧不慢,说道:“当年,以革命军的实力,守住武昌完全不成问题。臣猜测,之所以要放弃武昌,就是要引诱湘军东下,更好地与湘军决战。

“步1师在皖北、步4师在皖南所向披靡,江西的湘军1定震动,不敢再加兵9江,甚至有可能撤出9江。不如放弃9江,引诱湘军留在江西。”

杨烜大笑,说道:“卿深谋远虑,足见是个宰相之材。只不过,我们革命军打仗,自有革命军的打法。要不要放弃9江,朕自有理论。”

喜欢1850再造中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1850再造中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