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574章 江西战局

1850再造中华 第574章 江西战局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第2天,杨烜乘坐汽轮离开安庆,当晚就到达了湖口。他刻意保持低调,隐瞒行程,到湖口时并未引起湘军的注意。

湖口地处湖北、安徽、江西3省交界处,由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口而得名,是“江西水上北大门”,素有“江湖锁钥,3省通衢”之称。

江西的地形,南高北低,东、南、西3面环山,重峦迭蟑,山势峻伟。南部5岭的溪水汇成赣江,闽江由南向北流,在南昌府吴城镇汇入鄱阳湖。环鄱阳湖多为平原,是江西省的菁华所在。

5口通商以前,中国南北交通有1条大动脉:北起通州,经京杭大运河,在扬州瓜洲折向长江上游;1路溯长江而上,在江西湖口进入鄱阳湖;沿鄱阳湖南下,在吴城镇进入赣江,溯江而上,在大瘐岭换成6路;翻越大瘐岭后进入珠江水系,然后顺流而下,直至当时唯11个对外通商口岸-广州。

这条南北交通大动脉惠及沿途省份,也使江西成为中国较富庶的省份之1。

5口通商后,满清被迫开放通商,中外货物大多改走海路。传统南北交通大动脉迅速废弛下来,就连国人引以为傲的京杭大运河,也淤塞断流,连最基本的漕运都满足不了了。

江西的地位也1落千丈。太平军西征以来,这里又成为西征前线,连年战争,社会生产受到破坏,大量人口非正常死亡。

之前,革命军实施战略收缩,步5师撤离湖北,回撤江西。与安徽的情况相似,步5师只占领了长江沿岸的9江、湖口、彭泽等地。

9江位于湖口上游,相距仅5十里,其重要性更甚于湖口。《读史方舆纪要》有云:

“今自襄阳、江陵、武昌而东,形胜莫切于浔阳(9江)。屯浔阳而江之东西可以襟带,上游之势成,而后可以根本建康(南京),左右淮、浙,是浔阳为东南重地也”。

又云:“9江为全省之噤喉,又为湖广、江南之腰膂也”。

因此,9江成了革命军与湘军对抗最为激烈的地方。步5师精锐力量亦鏖集9江,与湘军对战多时。

师长林启荣常驻9江,负责死守9江。历史上,林启荣因守卫9江而知名,成为太平军名将。他改投革命军后,在阴差阳错下又成了9江守将,真是冥冥中自有天意。

第1军军长陈虹则把司令部设在湖口,对前线战局的把握更加精准。

杨烜来湖口时,刻意保持低调,行程对外保密,连陈虹都不知道。他突然驾临第1军司令部,颇出陈虹的意外。

见到杨烜后,陈虹立马赔罪,说道:“皇上,臣不知您造访湖口,未能恭迎御驾。”

杨烜摆摆手,说道:“我有意隐瞒行程,为的是不想引起湘军注意。前线什么情况,你先讲1讲。”

陈虹胸有成竹,带杨烜来到1幅军用地图前,1边指划,1边说道:

“西征之前,我军在西线采取战略防守,步5师从湖北武昌撤至江西,在9江、湖口建立防线,在9江上游的江西瑞昌、湖北黄梅建立了防御前沿。

“湘军则集中全力,向我发起猛烈进攻。步5师奉命保存实力,从黄梅、瑞昌节节后退,直至9江。9江为东南腰肋,乃两军拼死相争之地。

“步5师死守9江,湘军则在9江城外布置重兵。两军交战数月,互有胜败。湘军久攻不克,攻势暂缓,亦开始在黄梅、9江构筑防线,防止我军反击,抄袭湘军后路。

“特别是,我军发起西征以后,步1师、步4师攻势凌厉,湘军颇感忌惮,亦开始顾及后路,不再猛攻9江。”

步5师是由太平军整编而来的军队,能以1师之力,挡住湘军的进攻,确实难能可贵。1方面,是因为革命军整编有力,对太平军实施了有效的改造。另1方面,师长林启荣擅长防守,已为全军所公认。

杨烜说道:“第2军战线较短,罗大纲已经兵临衡阳城下。第1军战线较长,却同样已经肃清皖北、皖南,占领了整个安徽。

“情报显示,湘军内部发生了很大的分歧。有人主张撤出江西,全力保卫湖南、湖北。两湖为湘军根本之地,对于湘军来说绝对不可有失。

“我们原本设想,以江西为主战场,逼迫湘军在江西与我决战。但湘军已有撤退的迹象,我们也应当调整计划,争取截留湘军。

“有人建议,不妨放弃9江,引诱湘军东下。陈虹,你怎么看?”

陈虹思索片刻,直言不讳地说道:“放弃9江相当不妥。太平军夺取9江后,杨秀清把9江视为‘根本紧要之地’,大力经营9江。

“我军收编太平军后,同样为防守9江付出了重大的牺牲。如果现在主动放弃9江,全军上下都不理解,对军心士气相当不利。

“况且,有人建议放弃9江,无非是想让湘军东下,方便我军与湘军决战。以当前形势看,我强敌弱,我快敌慢,湘军已经领悟到我军的实力,不1定会上套。“况且,皇上1直说,兵怎么练,仗就怎么打。想当年,皇上带我们打仗,往往出奇制胜,令敌人防不胜防。最奇者,莫过于直插敌后,以海军取敌要害,断敌后路,再以6军灭敌主力。

“湘军虽比8旗、绿营强,却仍是旧式军队的路数,并非我军对手。愚以为,我们不必示弱于敌,而应调集重兵,积极与湘军决战。我有上中下3计,可供皇上斟酌。

“上计,莫过于遴选精兵,袭取武昌。武昌是湘军的大本营,也是湘军粮草弹药汇聚之地。1旦我们克复武昌,湘军后院起火,必将不战自乱。

“中计,则保守9江,派精兵进取南昌。南昌为江西省会,1旦为我所有,则江西必将易帜,归入帝国版图。而江西与湖南唇亡齿寒,江西1失,湖南动摇,湘军军心亦将动摇。

“下计,则放弃9江,寄希望于湘军东下,在9江、湖口与湘军决战。若湘军上套,自然最好。若湘军不上套,我军又要反过来收复9江,纯属画蛇添足。”

上计过于冒险,但收效最大。中计最为稳妥,但将拖延战争时间。下计最是保守,相对被动,相当于把战场主动权拱手让给湘军。

李鸿章所给出的建议,其实就是陈虹的下计。他对革命军的实力估计不足,故给出了这种建议,其实并不为杨烜所喜。

杨烜思索片刻,说道:“朕取上计。通知各部队,十日内做好远距离强行军的准备。第1军司令部连夜修订计划,明天中午前拿出计划初稿。”

喜欢1850再造中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1850再造中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