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618章 九帅投降

1850再造中华 第618章 九帅投降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吉字营走投无路,决定投降。当晚,曾国荃从身边选了个得力的亲兵,让他渡江向曾国藩通风报信,通报投降之事。

一旦曾国藩得到消息,很可能会有异动,加速向后撤退。因此,革命军对吉字营封锁甚严,在各布遍布明哨、暗哨,一来防范湘军逃窜,二来防止两岸湘军互通消息。

好在曾国荃的使者久经战阵,胆大心细。他穿越人迹罕至的山中密林,专挑乱葬岗、死人堆等地方走,忍住恶臭,不避瘴疬,总算在天亮前赶到了长江南岸。

宽阔的长江,宛如一道难以跨越的天堑,横亘在使者面前。他熟悉水性,曾在湘江上做过水手,望着滚滚长江水,不禁心里犯怵。

使者从怀中取出干粮,一边吃,一边寻找木板,希望借助木板游过长江。江堤上亮着点点火把,正是民兵在巡防。

这些民兵大多来自当地的流民,主要负责协助革命军巡防江堤,重点防范湘军渡江。遇到湘军战船时,民兵要及时报警。遇到革命军运输船装货卸货时,民兵也会上前帮忙。

革命军出粮供养他们,通常由一两个老兵领队,带二三十个民兵,协防一里长的江堤。这种临时动员起来的民兵,固然比不上革命军正规军,但用来协防江堤也足够了。

天色将亮,民兵巡防一夜,有所懈怠。使者还未找到木板,却引来一阵狗吠。原来,民兵不仅自己巡防江堤,还养狗帮忙警戒。

暴露了!使者暗自叫苦,抬头一看,几个跳动的火把正在向自己这边加速移动。他不敢再耽搁,收起吃了一半的干粮,跳下江堤,跳入滔滔的长江中。

长江与湘江大不相同,江水更凉,浪花更猛,流速更快,江面更加宽阔。使者在江水中游了半个多小时,体力几乎不支。

幸好,前面漂过一片木板。天无绝人之路,使者精神大振,拼命游过去,才发现木板上钉着几个蘑菇钉。

原来是块棺材板。棺材板也是木板,本是装死人的,现在却成了使者的救命稻草。他抱住棺材板,总算游到了长江北岸。

这里就是湘军的地盘了。使者劫后余生,长舒一口气,取出浸湿了的干粮,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天亮了,使者吃过干粮,身上有了力气。他稍微拧干衣服,便去寻找湘军营,准备先借匹马,再直奔曾国藩的大营。

上午九时,使者总算找到了湘军。这处湘军设在长江北岸的兰溪,主要是为了监视革命军,及时通报军情。

之前,革命军发动“剃刀行动”,差点成功刺杀曾国藩。此后,湘军防范甚严。使者为了保密,并无信件、腰牌、印章等食物,当地的湘军并不信任他。

使者又气又恼,说道:“我是九帅身边的亲兵,冒险渡过长江,有十万火急的口信,要当场说给涤帅。若贻误了军机,谁也担待不起。你们赶快给我备马,带我去见涤帅。”

湘军见他一口纯正的湖南湘乡口音,又听他话说得严重,不敢怠慢,说道:“兄弟,实不相瞒,我也不知道大帅在哪。我只能带你见营官,请他定夺。”

事出紧急,也只能这样办了。使者跟着湘军来回辗转,最后骑马前往黄州府广济县。等他见到曾国藩时,已是中午时分了。

“什么?老九要投降?”曾国藩大吃一惊,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他一向讲究“养气”,自诩宠辱不惊,喜怒不形于色,此刻却惊得目瞪口呆。

吉字营好歹也是湘军精锐,从半壁山撤得也快,怎么这么快就被革命军包围了,这么快就要投降?怎么说,曾国荃也得像左宗棠那样,先抵抗个十天半个月,实在走投无路,再说投降的事吧。

曾国藩无论如何都想不通,突然一阵眩晕,几乎就要晕倒。

一旁的心腹幕僚赵烈文,赶忙扶住曾国藩,问使者道:“高桥河不是可以徒涉吗?九帅怎么不从高桥河突围?”

使者心里暗自嗤笑,觉得赵烈文脱离实际,未免有“何不食肉糜”之嫌。将士在前线卖命,最恨两种人:一是粮台官员中饱私囊,拖欠粮饷。二是营务处参谋不了解前线实情,在后方瞎指挥。

这个赵烈文少不更事,就有几分像第二种人。

使者说道:“粤匪战斗力非常强悍,不仅装备精良,还敢于白刃格斗。吉字营在高桥河共发动了三次突围,都未能成功。

“最后一次突围时,粤匪弹药已尽,与我军拼起了白刃战。我军一度占了上风,击毙了粤匪骑兵团长。但粤匪以寡敌众,死战不退,等来了援军,吉字营最终功败垂成。”

曾国藩深深叹了口气,说道:“粤匪气候已成,今非昔比了。对了,老九打算什么时候投降?”

使者看了下曾国藩,发现他眼圈通红,显然是落了泪,便小心答道:“粤匪要求吉字营在今天中午十二时前投降。此时此刻,恐怕吉字营已经投降了。”

曾国藩听后,心如刀绞,眉头紧锁,双眼紧闭,瘫坐回椅子上。赵烈文头脑更活,劝曾国藩道:“大帅,吉字营身陷绝境,只能向粤匪投降。此时既已确定,已无可奈何。当务之急是,必须尽快做出应对。

“粤匪包围楚军、吉字营,战法如出一辙,都是派快船载运部队,在楚军、吉字营背后登陆,利用河流建立防线,截断楚军、吉字营退路。

“又借助长江、山脉等地利,集中兵力,快速机动,形成包围敌军之势。现在,大帅麾下还有七八万兵马,散布在蕲水以东、武穴以西。

“一旦粤匪故伎重施,派快船进入蕲水,我军将重蹈楚军、吉字营的覆辙,自陷绝境。涤帅必须当机立断,下令主动后撤,先撤到汉口再说。”

曾国藩已经相当失望,说道:“往后撤,又能撤到哪里去?从广济向西,到处都是南北流向的长江支流,举其大者,依次有蕲水、浠水、巴水、倒水、滠水、汉江等大江大河。

“逃过了蕲水,还有浠水,还有巴水……与其一溃再溃,不如留在此地,以逸待劳,与粤匪决一死战。”

使者一听,赶紧向前一步,低声说道:“涤帅,九帅有句要紧的话,要我带给您老人家一人听。”

使者也姓曾,与曾国藩一样,出生在湘乡县荷叶塘。可经历过“剃头行动”之后,曾国藩也变得多疑起来,对使者说道:“不当紧,这帐内的人都是我的亲信,你只管说吧。”

既然如此,使者便说道:“粤匪认为涤帅、九帅都是难得的帅才,说涤帅若肯投降,可以仿效左季高的故事,将湘军改编为一个革命军陆军师,由涤帅或九帅出任师长。”

“哼”,曾国藩对此嗤之以鼻,说道:“本部堂不是左宗堂,也不稀罕做粤匪的师长。”

曾国藩创办湘军时,得到了左宗棠的倾力相助。左宗棠身陷樊燮京控案时,曾国藩亦大力营救,又保举他统率楚军。

可以说,两人的关系非同一般。可因为左宗棠归顺革命军,两人已经交恶,如同仇寇。

中军帐内一阵沉默。突然,一员小将闯入账内,对曾国藩行礼,说道:“大帅,朝廷来了个八百里加急的‘廷寄’。”

喜欢1850再造中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1850再造中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