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649章 致君尧舜上

1850再造中华 第649章 致君尧舜上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回京的第一天,杨烜想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家人。

国宴上,他得和很多人应酬,得空回家时已是晚上八点了。

一对儿女难得参加一次国宴,亦难得在晚上出一趟皇宫,十分兴奋,离开金陵宾馆时还有些依依不舍。

他们两个趴在马车窗户上,好奇地看着大街上的煤气灯、商店、马车。

南京是帝国的首都,也是帝国的门面。

南京市委正在大力推进“新首都计划”

城市面貌在短时间内焕然一新。

首都已经取消了宵禁,商户可以彻夜营业。

南京城墙所有城门全时敞开,商民出入城门不受盘查。

即便这样,各处城门依然拥挤,不能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经请示,南京市委在拓宽城门的基础上,又在城墙上增开了二十个出入口,方便商民居住生活。

南京与广州、上海一样,成为一座“城防空虚”

的城市。

最令杨蹈、杨越这对儿女好奇的,是主干道上的煤气灯。

煤气灯顾名思义,使用煤气做燃料,亮度较煤油灯又亮出许多,把大街照得亮如白昼。

煤气可用煤炭加工产生,中国虽然缺少石油,却盛产煤炭。

因此,帝国的煤炭产业较石油产业规模更大。

回到宫中,立即有保姆迎接杨蹈、杨越,准备带她们洗漱、睡觉。

杨烜仍以天王府为皇宫,待紫金山政务区建成后,皇宫也将迁往那里。

杨蹈已经四周岁,稍微懂事,十分配合。

杨越还不到三岁,挣扎着想和父亲玩。

杨烜很疼爱这个女儿,她似乎很有慧根,会说些不着边际的话,仔细一想,却又颇具道理。

这晚,她不愿跟保姆去睡觉,对杨烜撒娇道:“父皇,我不想走,我想多看你一眼。”

杨烜怦然心动,忍不住把女儿抱了起来,说道:“我也想多看你一眼。”

四目相对,虽是晚上,彼此依然看得分明。

女儿天真无邪,惹人疼爱,杨烜忍不住把她抱了起来,在她脸蛋了亲了一下。

杨越却说道:“父皇,我想要个布娃娃。”

杨烜想都没想,就说道:“可以,明天我就让人买个布娃娃给你。”

父女间这种亲昵的态度,让伍菡和杨蹈有些嫉妒。

杨蹈也撒娇道:“父皇,我想要个木枪。”

杨烜对女儿疼爱,对儿子却有些严厉,从不轻易送儿子玩具。

今天父子两个久别重逢,杨烜也不想让儿子失望,便说道:

“没问题。

你明天抄一张字给我看看,写得好,我就送你一把木枪。”

兄妹两个欢呼雀跃,伍菡看时间已晚,便挥手叫来保姆、侍卫,吩咐道:“时间不早了,带他们两个洗漱睡觉去。”

杨越撒娇道:“母后,我现在一点儿不困,真想再玩一会儿。”

不等杨烜说话,伍菡便板起了眼,说道:“都什么时候了,还想着玩,赶快洗漱睡觉。”

一旁的保姆见状,赶紧拉着杨蹈杨越回房间去了。

杨烜事务繁忙,平时还是伍菡带孩子时间多些。

她对儿女管教颇严,杨蹈、杨越颇有些怕她。

于是,夫妻两个回房休息。

久别重逢,恰如**,一碰就燃。

杨烜略一洗漱,就和伍菡相拥而卧,巫山**,妙不可言。

事毕,伍菡伏在杨烜身上,甚是满足。

想起分离之日,她不无哀怨,说道:“我原本以为,你会在中秋节时返回京城。

没想到,你在前线一直呆到了10月份。”

杨烜抚摸了下伍菡的额头,说道:“前线事情多,我放心不下,一直等到大事已定,才赶回了京城。

冯可钦还留在湖北,要等攻下武昌后才能回来。

“这些天来我不在,你又要主持国事,又要处理家事,真的是难为你了。

不过,你还真有两下子,既能把国事处理得井井有条,又能把儿女管教得服服帖帖。

特别是后者,连我都自愧不如。”

伍菡笑笑,说道:“普天下做父母的,无不想管好儿女。

我哪有什么本事,只不过是不敢溺爱他们,在他们身上投入的时间更多罢了。

“刚好你也回来了,我有件事得和你商量商量。

杨蹈现在四周岁了,家里请了师傅给他开蒙。

再过两年,他也该上小学了。

你说,我们是继续找师傅给他上课,还是送他上学校?”

杨烜略一思索,说道:“请师傅给他上课,不如送他去幼稚园。

现在这位王师傅,算是博学多才,中外兼修,也教蹈儿快一年了。

看效果,倒也算不上特别卓异。”

伍菡拍拍丈夫的胸口,打断了他的话,说道:“小孩子才开蒙不到一年,能看出什么?你也太心急了,恨不得一口吃成胖子。”

杨烜笑道:“哪个做父亲的不望子成龙?咱们这种人家,又不是普通人,如果儿子不聪慧,不说家门不幸,国家也要蒙羞,老百姓也要跟着遭殃。“我在想,不如送蹈儿到育英幼稚园去,那园里都是革命军高级将领家的小孩。

蹈儿到了育英幼稚园,平时有了玩伴,对他的成长有帮助。”

伍菡并不赞成,说道:“蹈儿这孩子,心本来就野。

你让他跟一群军娃混在一起,岂不放纵了他的性子?”

杨烜坚持己见,说道:“男孩子嘛,心野一些,将来才能有大成就。

况且,革命军是帝国的台柱子,皇帝兼任革命军总司令、大元帅,必须在军队面前有威望。

等他长大了,我还要派他到军校学习,到军队中服役。”

伍菡沉默片刻,说道:“有些话,我本不该问,但又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杨烜狐疑,却又说道:“你说吧,我们夫妻伉俪情深,我一定坦诚相告。”

伍菡这才问道:“将来传皇位,你打算传长,还是传贤?”

这是个非常严肃的问题,杨烜也没有思考清楚。

看他犹豫不决,伍菡补充道:“你要是打算传贤,我就得给你多生几个皇子。”

她很快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说道:“当然,传长也是一样的。

多子多福,你是大皇帝,我总该多生几个皇子,才能对天下有所交待。”

杨烜思索良久,说道:“我们是君主立宪国,不需要皇帝事必躬亲。

不过,我想古人说‘国赖长君’,总归是不错的。

“如果军、政、议、法各部门有分歧,皇帝就要做出最终的裁决。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皇帝年幼,如何做得了决策?”

伍菡冰雪聪明,自然听出了杨烜的意思。

他虽未明说答案,传长的倾向是非常明显的。

这是个敏感的话题,伍菡自觉失语,很快便转移话题。

她从书桌旁取出一把宝剑,就着月光,说道:

“此剑名叫辅尧剑,甚有来历。

明朝抗倭名将俞大猷与戚继光齐名,时称‘俞龙戚虎’,但俞大猷操守品德优于戚继光。

他缴获了一把倭寇将领的武士刀,将其熔断重铸,得到此剑。

“俞大猷字志辅,又字逊尧,便将此剑取名辅尧剑。

辅尧,又有辅佐尧舜之意。

后来,几经辗转,此剑落入南明督师史可法手中。

“史可法在拥立弘光帝问题上犯下大错,为弘光帝所不喜。

他忍辱负重,辞去兵部尚书之职,自逐到扬州督师,抵抗清军南下。

为团结朝廷众臣,他将此剑赠予权臣马士英,希望马士英以大局为重,团结东林党。

“谁知道,马士英排挤东林党,引荐奸臣阮大铖,弘光朝政败坏。

南明弘光朝只一年时间便土崩瓦解。

马士英仓促出京,逃到浙江投奔鲁监国,阮大铖则投降清军。

“此剑也就流落在南京。

太平军攻入天京,实行圣库制度,搜缴到这把宝剑。

底下人讨好杨秀清,便把这辅尧剑献给他,说他有辅尧之才。

“天京事变后,天京军民闯入东王府抢劫,此剑又落入民间。

两个月前,有人在城外出售此剑。

有名法国传教士花高价买到此剑,又送到皇宫,说要献给皇上,希望‘宝剑佩英雄’,请皇上‘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杨烜大感兴趣,接过辅尧剑。

此剑长逾二尺,剑柄襄有珠玉。

他拔剑出鞘,“嗖”

的一声嘶鸣,剑身保存完好,剑锋敏锐,略有锈迹,在烛光下闪出点点幽光。

杨烜忍不住赞叹道:“好一把宝剑!

这把剑竟是俞大猷、史可法两位先哲用过的剑。

今日到我手中,岂非天意?”

伍菡趁机劝道:“皇上文治武功,将来必在尧舜之上。

当前国家蒸蒸日上,军事、工业、商业、铁路、工程各方面都高歌猛进。

“然而,光鲜之外,也有不少丰龊得见不得光的地方。

皇上若有时间,应该痛加整顿,切实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

杨烜一惊,问道:“譬方说?”

伍菡对道:“譬如,机制缫丝厂压榨女工,漠视女工身体健康。”

喜欢1850再造中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1850再造中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