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671章 彭郎夜访

1850再造中华 第671章 彭郎夜访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北京的冬天总是来得特别早,还没立冬,簌簌的西北风就刮了起来。

革命军在南方攻城略地,英法联军又兵临山东海面,无形中又增加了京城的寒意。

这天晚上,兵部侍郎郭嵩焘在大权臣肃顺府中密商军国大计,回家时已是深夜。

轿班在门房处落轿,童仆迎了过来,给郭嵩焘送来一个铜炉。

郭嵩焘用铜炉暖手,感到暖和不少。

兵部侍郎已是堂官,正二品。

肃顺改革官制,废除满汉同堂制度。

兵部从两尚书、四侍郎共六个堂官,改为一尚书、两侍郎共四个堂官。

自此之后,侍郎的地位更尊。

郭嵩焘当上兵部侍郎后,彻底摆脱了穷京官的窘样,阔了不少,在京城里置了套四合院,养起了轿班。

他之所以能当上兵部侍郎,与湘军关系莫大。

当年,曾国藩丁忧在籍,接到编练团练的诏令,犹豫不肯出山。

郭嵩焘是曾国藩的好朋友,同样丁忧在籍,力劝曾国藩出山办理团练。

曾国藩创办湘军,郭嵩焘出力甚大。

湘军初期,郭嵩焘受曾国藩委托,游历四方,为湘军筹集钱粮。

湘军站稳脚跟后,郭嵩焘进京,充当曾国藩的耳目,被视作是湘军派往朝廷的代表。

日后,湘军不断发展壮大,郭嵩焘的地位也水涨船高。

他很得大权臣肃顺的赏识,与肃顺过从甚密。

在肃顺的引荐下,郭嵩焘得以入值南书房,获得接触咸丰的机会,并最终出任兵部侍郎。

湘军全军覆没,郭嵩焘的靠山肃顺恩宠不衰。

有肃顺在,郭嵩焘也保住了兵部侍郎的位子。

夜晚风凉,郭嵩焘正要回屋,门仆凑了过来,低声说道:“老爷,傍晚时,有人求见老爷,说是有要紧的事。”

郭嵩焘掏出怀表,看时间已是晚上十点。

今天,他已经忙了一天,晚上又到肃顺府上一边喝酒,一边商量大计,已经相当疲倦了。

他挥一挥手,说道:“太晚了,明天再说吧。”

达官贵人家的门房,多选用精明机灵的人。

哪些访客能见,哪些访客需要挡,都要依赖门房从中甄别。

能干的门房,既能从中获得不菲的门包收入,还能替主人挡住不愿见的客人,又不至于得罪客人。

郭嵩焘的门房就是这样一位利害的人。

他心里很有分寸,凑到郭嵩焘跟前,低声说道:“老爷,来人说的是湖南话,说是老爷的故人。”

郭嵩焘一听,立即谨慎起来。

他与湘军渊源太深,湘军覆灭,他也怕受到牵连。

他故作镇定,把童仆支到一边,问门仆道:“来人叫什么名字?”

门仆说:“他不肯说,留下了一幅画,说老爷一看就知。

又留了客栈地址,说老爷要见他,可派人到这里寻,他随时候命。

看他的样子,大概四十上下,像是个教书的先生。”

郭嵩焘神色凝重,从门仆手中接过访客的画作,叮嘱他道:“今日之事,不准对外泄露半个字。

你看好门户,有什么异常的情况,不管多晚都报告给我。”

门仆是郭嵩焘的族亲,一直跟着郭嵩焘走南闯北,经历过不少大风大浪。

见郭嵩焘如临大敌,门仆也神情严肃,说道:“老爷放心,小的知道这里面的轻重。”

郭嵩焘进屋后,待童仆点好蜡烛,便把他赶走,迫不及待打开了画轴。

只见上面画着一株老梅,老干繁枝,含苞待放,旁边题了一首诗:

“书生笑率战船来,江上旌旗耀日开。

上万貔貅齐奏凯,彭郎夺得小姑回。”

郭嵩焘一看便知,来人是彭玉麟。

彭玉麟与梅姑青梅竹马,彼此相爱,私许终身。

可惜,梅姑是彭玉麟外祖母的养女,在当时的封建礼教下,两人只能各自婚嫁。

梅姑嫁给别人没几年,难产而死。

彭玉麟痛苦万分,发誓要画十万梅花,以纪念两人的感情。

在当时的官场上,彭玉麟画梅是一绝,早已是人尽皆知。

至于画旁的诗,更有出处。

当年湘军打太平军,彭玉麟常常率领水师充当先锋。

有一次,湘军水师攻打江西重镇彭泽。

太平军守将是名将黄文金,号称“黄老虎”

彭泽地处长江东岸,其地名极妙,东岸叫彭郎矶,西岸叫小姑洑,江心有座山,就叫小姑山,一向都是长江天险,易守难攻。

没想到,彭玉麟率领水师,竟然一战克之。

“彭郎夺得小姑回”

便写于那时,这首诗传颂一时。

在湘军中,郭嵩焘与彭玉麟关系特别好。

要知道,湘军并非铁板一块,内部亦有冲突,常常互相攻讦,乃至于反目成仇。

(历史上,左宗棠与曾国藩争功,势同水火,直到曾国藩病死,左宗棠才服输。

又譬如,彭玉麟因曾国荃杀俘,得罪了曾氏兄弟。

唯独郭嵩焘与彭玉麟,自始至终维持了深厚的友谊。彭玉麟没有功名心,不愿做官。

郭嵩焘则看透名利,识见宏远,是大臣,也是名士。

只是,湘军全军覆没后,彭玉麟已经投降了中华帝国,被杨烜授予“长江巡阅使”

之职。

在郭嵩焘看来,他偷偷潜入北京,与自己见面,简直就是胡闹。

郭嵩焘倦意全无,先就着蜡烛,把彭玉麟的画作付之一炬。

然后,他在书房里踱来踱去,长久不能定策。

直到自鸣钟打了十一下,他才猛然惊醒,唤来门仆,说道:

“你现在就去客栈,约那位客人进来。

记住,要万分小心,不要引起别人的注意。”

长安居,大不易。

郭嵩焘的宅子位于外城,离紫禁城远,宵禁不严,正好方便他夜会密友。

十二点时,彭玉麟来到郭宅,郭嵩焘在门口迎接。

夜色晦暗,一句低声的招呼,就让郭嵩焘确认,来人正是彭玉麟无疑。

进入书房后,门仆送来茶水。

郭嵩焘紧闭房门,请彭玉麟坐下,不无抱怨地说道:“雪琴,你太孟浪了!”

彭玉麟笑道:“有何孟浪可言?想当年,我乔装成游学乞食的学子,步行七百多里,穿越长毛重重封锁,到江西南昌面见涤帅。

北京又不是龙潭虎穴,今日之事,难道比当年还要危险?”

听他这么说,郭嵩焘的怨气消了一大半,说道:“听说粤匪封你做长江巡阅使,你怎么跑到北京了?难道是在粤匪那里不如意?”

彭玉麟摆摆手,笑道:“非也,非也。

杨烜有尧舜之姿,我在那里好得很。”

郭嵩焘不由得谨慎起来,说道:“雪琴,你投了粤匪,看起来达观了许多,人也似乎年轻了,笑容也多了。

我为你高兴,只是,你此番过来,莫不是要游说我投敌?”

彭玉麟见郭嵩焘戒心很重,便坦然说道:“非也,我此行过来,有一桩天大的事情要与你商量。

若办得好,可以拯救一批黎民百姓,甚至可能影响中国的国运兴衰。”

郭嵩焘一脸狐疑,说道:“雪琴,你不要卖关子了。”

彭玉麟收起了笑容,郑重其事地说道:“筠仙,如今英法联军陈兵登州海面,满清战不能战,和不能和,骑虎难下。

“晟武皇帝认为,英法联军挑衅满清,不只是满清之事,亦是中国之事。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皇上对此很亦关切,愿意提供帮助,阻止英法侵略满清。”

“这?”

郭嵩焘难以置信,说道:“杨烜不乘火打劫,就是万幸中的大幸了。

他能有这种好心,肯与英法为敌?”

彭玉麟却非常肯定,说道:“筠仙,亏你还是清廷中的能吏。

你也太小看我们了,大皇帝以统一中国为己任,若让英法占了满清,日后出兵北伐,岂不给自己找麻烦?”

郭嵩焘听彭玉麟说“我们”

不禁心痛不已。

当年,他们一起创建湘军,同袍情深,自然称得上“我们”

彭玉麟是一个嫉恶如仇、性格率真的人。

曾国荃杀俘,彭玉麟与之绝交,力劝曾国藩大义灭亲。

做湘军水师统帅时,他立功无数,清廷不断给他加官进爵。

可他淡泊名利,坚辞不受,专心带兵打仗,在湘军中可谓异数。

他这种性格,无疑更喜欢呆在中华帝国。

现在,湘军已经全军覆没,彭玉麟也欣然改弦更张,与南方叛党称兄道弟。

他的语气中,对满清的藐视溢于言表,甚至已经把满清视为囊中之物了。

郭嵩焘忍不住问道:“雪琴,革命军会不会趁机北伐,一举攻占北京?”

他的态度也有了变化,不自觉地改称粤匪为革命军。

彭玉麟毫不迟疑地答道:“不会。

此时北伐,革命军没有把握控制边疆,亦无力对付沙俄。”

喜欢1850再造中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1850再造中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