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672章 南北配合

1850再造中华 第672章 南北配合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郭嵩焘和彭玉麟虽是故友,彼此却已经分属不同的阵营。

彭玉麟说革命军不会北伐,郭嵩焘半信半疑,问道:“雪琴,此话可能当真?”

彭玉麟毫不犹豫,说道:“不错,革命军近两年内,恐怕都不会北伐。

满清可以专心对付英法俄,不必顾虑革命军在背后乘火打劫。”

郭嵩焘感到肩上轻松了不少。

清廷最害怕的,就是帝国串通英法联军,一起合谋满清。

以清军的实力,对付英法联军已经吃力,再加上革命军,非有亡国之祸不可。

关键是,彭玉麟的话可信吗?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革命军使诈呢?万一彭玉麟也蒙在彭里呢?

彭玉麟看出了郭嵩焘的顾虑,说道:“筠仙兄,你放心,我以人格担保,革命军决不会乘人之危,决不会在短期内实施北伐。”

郭嵩焘试探着问道:“你是说,革命军兵力不济,分不出兵力北伐?”

彭玉麟坦然说道:“也不尽然。

晟武皇帝对西南各省志在必得,革命军也在全力解放大西南,自然不便分兵北伐。

“此外,我中华帝国虽与英法建交,其实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遇到民族大义,帝国当然要顾全大局,不使洋人侵犯我一丝一毫主权。

“再者,筠仙兄不难猜出,帝国解放大西南后,将统兵北伐。

如果放任英法侵略满清,满清势必要与英法签署条约,让渡中国权益。

“日后帝国推翻满清,必会以满清为正统,继承满清的庞大领士。

到时候,帝国将面临是否继承满清条约的难题。

就像现在的香港一样,占也不是,让也不是,糟心极了。”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满清割让香港给英国。

杨烜攻占岭南,以广州为都城,建立大越国。

当时,大越国实力尚弱,为争取英国人的支持,只得承认英国在香港的利益。

此举留有后患,却不得不为之。

日后,帝国固然从英国获得了工业发展所需的资金、人才和技术,却不得不优容香港的英国人。

坊间常有议论,说杨烜一攻克南京,就迫不及待地迁都南京,其中一大原因就是香港。

英国人据守香港,可以随时威胁广州,这是杨烜这位雄主所不能容忍的。

郭嵩焘喝了口浓茶,给彭玉麟添了杯茶,若有所思地问道:“雪琴,你诚心讲,以中华帝国的实力,已经可与英法俄等列强叫板了吗?”

彭玉麟淡然一笑,说道:“筠仙,你我相交多年,怎么还不知道我的为人?就算你我分属南北,我也不至于要骗你吧。

“若论中华帝国的实力,固然不足以匹敌英法俄等欧洲列强。

但英法俄的重心都在欧洲,做任何事都要兼顾全球,只能分出一分力到中国。

“中华帝国的实力,固然比不过英法俄,却可以集全国之力,对付英法俄一分之力。

只要我们南北两方配合默契,英法俄一定不敢轻举妄动。

“此外,马上就要立冬了。

北方冬天寒冷,天津附近的海面将会结冰。

英法联军全靠船坚炮利,一定不敢在冬天动武。

“晟武皇帝曾经密嘱过我,要我小心传达给筠仙。

他希望南北联手,默契配合,共同对付英法。

为表诚意,帝国将率先做出表示,禁止沿海港口向英法联军提供补给。

“帝国海岸线北至江苏连云港,南至交趾西贡,将拒绝英法战舰停靠、补给、维修。

英法联军只能从香港获得补给,势难长久。”

热兵器时代,打仗最看后勤补给。

英法联军向满清挑衅,此民族大义,帝国应当支持满清。

综合衡量大局,帝国没必要参战,却可以封锁海港,从后勤补给方面掣肘洋人,逼迫他们知难而退。

郭嵩焘长舒一口气,如释重负地说道:“中华帝国与大清虽是敌对国,却皆为中国。

晟武皇帝不仅不乘人之危,反而大力支持大清,真乃大仁大义、大智大勇。”

他既而叹道:“晟武皇帝擅长鼓动民心,政府行政效率高,法令必行。

只要中央一声令下,沿海城市、居民都将依令而行,拒绝洋舰靠岸,如同古时的坚壁清野。

“反看大清,官员颟顸无能,百姓愚昧无知。

就算朝廷要坚壁清野,沿海城市也执行不力,沿海居民也会为了一点小财而接济敌人。

“十几年前,英夷发动鸦片战争,这种现象便非常普遍。

英夷攻我城池,百姓为之抬梯,为之接济淡水、蔬菜、肉食,为之提供苦力。

现在想起来都要心痛!”

彭玉麟归降帝国时间不长,但已经接触到了帝国高层,对此有不同的意见,说道:“筠仙,与其抱怨官吏无能、百姓无知,不如躬身自省,好好想一想自身的问题。

“依我看,不是官吏无能,也不是百姓无知,实因满清思想顽固,文化落后,制度滞坏。君不见,黄宗汉做浙江巡抚时,欺上瞒下、贪污纳贿。

“他向藩台索贿不成,竟施手段,逼死了手下的藩台。

那位藩台,好歹还是个旗下老爷,死后被黄宗汉**上下遮掩,连朝廷的恤典都没落到。

“可他归顺中华帝国之后,现任浙江省长,做官相当勤奋、努力,与之前判若两人。

他的政绩很明显,浙江的经济发展迅猛,后劲很足。

“还有那交趾省委主任陶煜,在满清治下只是个不如意的提督,不受朝廷重视。

可现在,人家主政交趾,干得有色有色,令人刮目相看。

“再看那台湾的番人、岭南的客家人、广西的俍兵、水上的胥户,在清朝时,一向都被视作是蛮夷,不时举兵起义。

“现在,他们在帝国治下好得很,不但安分守己,而且衣食无忧。

真是印证了古人那句话,‘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郭嵩焘点点头,算是认可了彭玉麟的说法,忍不住叹道:“清朝立国两百余年,疆域为历朝之最,人口为历朝之最,武功为历朝之最。

“历朝历代灭亡,或因皇帝辍政,朝政混乱,或因边疆作乱,异族入侵。

咸丰皇帝励精图治,大清边疆臣服中央。

“想不到,祸起于南方,大清这么快就有了亡国之兆。

我担心的是,南方讲洋务,疏离传统文化。

一旦南方统一中国,中国的文化将何去何从?”

彭玉麟则坚定地说道:“筠仙,我们都是读书人。

但现在这个时代,真正是三干年来未有之大变局。

老祖宗那一套,已经完全落时了。

“落后就要挨打。

因此,洋人船坚炮利,打得满清满地找牙。

因此,我们要推崇‘杨学’,用晟武皇帝的学说改造中华文化,促进中国的进步。”

喜欢1850再造中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1850再造中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