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673章 避战求和

1850再造中华 第673章 避战求和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郭嵩焘试探过彭玉麟,确信彭玉麟值得信任,开始与之密谋对抗英法之策。

彭玉麟说:“晟武皇帝认为,以当前的形势看,满清决不可轻启战端。

一旦开战,清军必败无疑,英法必将逼迫满清签订条约,结局无外乎开口、割地、赔款!

“因此,满清不管是为中国干秋百年计,还是为爱新觉罗一姓计,都应当避战求和。

帝国将拿出实际举措,支持满清对抗英法,除了封锁港口、断绝后勤补给,还将派舰队北上,向英法舰队施加压力。”

郭嵩焘已经相信了彭玉麟,亦忧心忡忡地说道:“雪琴,实不相瞒,亭翁(肃顺)亦主张避战求和。

但亭翁的政敌特别多,很多人明知清军不可战,故意与亭翁唱反调,叫嚣着整军备战,一雪前耻。

“咸丰皇帝本不想战,但主战派占据了道德高地,动不动就上书,前不久还有个穷翰林唱了出尸谏,令咸丰帝烦不胜烦。

“另一方面,崇厚督师进入朝鲜,一路大获全胜,令咸丰备受鼓舞。

北洋大臣文祥扩编天津洋枪队,八旗神机营亦有模有样,无形中也增长了咸丰帝的信心。”

翰林都是进士中的佼佼者,亦不乏不通事理、顽固保守之辈。

其中有红有黑,学问好、差事多、靠山硬、受到重用的翰林称为红翰林,反之则为黑翰林。

地方督抚每到立冬前后,都会提前派部下进京活动,或为了结公事,或为疏通关节,维持靠山。

因此,每到立冬前后,京城都很热闹,店铺生意红火,好点的客栈一房难求。

地方官员进京,都要向当朝的大佬、六部堂官、大小军机、六部核心部门的司官、红翰林、言官贿赂银子,公开的叫法是“节敬”

“炭敬”

清朝的官场最是势利。

黑翰林不受待见,地方官也不给他们送节敬、炭敬。

他们没有差事,捞不到银子,却也维持京官的体面,就要四处借贷。

因此,穷京官一到立冬前后,就能有人上门讨债。

做了京官,穷得欠下一屁股债,真是斯文扫地。

肃顺改革官制,官员灰色收入减少,穷京官的现象更加严重。

有名姓张的黑翰林,年已四十好几,放缺无望,积欠了几百两银子,年也过不成了。

碰巧家乡的妻子去世,张翰林接到家信,万念俱灭,也就不想活了。

不过,他既要死,却想效仿古人尸谏,好为自己留个好名声。

于是,张翰林炮制了一篇文章,说肃顺误国,请咸丰杀肃顺以除奸,再整顿兵马,御驾亲征,与英法联军决一死战。

官员尸谏,又是个翰林。

掌院学士不敢隐瞒,只得把他的遗书上达天听。

咸丰听了大为恼火,下诏驳斥一番,又赏了家属三百两银子作丧葬费。

至于崇厚,全名为完颜崇厚,字地山,号子谦,别号鹤槎,满洲镶黄旗人。

崇厚出身高贵,先祖是金世宗完颜雍,父亲完颜麟庆做过河道总督,哥哥完颜崇实做过刑部尚书。

崇厚年轻有为,是满人少有的洋务人才。

他受文祥委托,选派八旗精锐,在天津创建洋枪队,章法森严,一扫八旗弊病。

满清在朝鲜搜刮无度,引起朝鲜反抗。

在肃顺的强烈建议下,咸丰决定在朝鲜用兵,将朝鲜设为行省,对督军大将人选犹豫不定。

肃顺大胆保举崇厚,一方面,崇厚一手创建了天津洋枪队,指挥兵马更为顺手。

另一方面,东北设省之前,崇厚的哥哥崇实担任八旗盛京将军,如今正担任东三省总督,会倾力支持崇厚。

于是,刚刚三十岁的崇厚,带领三干天津洋枪队,又从东北八旗、绿营中抽调了九干兵马,凑成一万两干之数。

这一万两干人马,进入朝鲜后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在朝鲜外戚集团丰壤赵氏的内应下,清军先扑平壤,再占汉城,逼得朝鲜王室举旗投降。

崇厚完全占领了朝鲜,又飞函与清廷来往密商,一不作、二不休,废黜朝鲜李氏王朝,在朝鲜分设行省。

从北向南,清廷把朝鲜分为乐浪、真番、三韩三个行省,以分其势,又增设朝鲜总督,统管三省。

乐浪、真番皆为汉朝征服朝鲜时设置的郡名,三韩则代表朝鲜南部的弁韩、马韩、辰韩。

朝鲜人认为,其先祖发源于三韩地区,后来从箕子那里接受了中原文化,才发展成为现在的异域中华。

崇厚只有三十出头,却一举征服朝鲜,一时风头无两。

清廷上下也大为振奋,不明事理的人,误以为八旗振兴,同兴大清指日可待。

咸丰也龙颜大悦,责成北洋大臣扩编洋枪队,又让六额附景寿按照洋枪队模式改造神机营。

肃顺主张编练新军,以景寿挂名,以亲信陈孚恩帮办,所练的新军即为神机营。

(历史上,崇厚在天津大兴洋务,创建洋枪队,被公认是满人中最懂洋务的能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但他出使俄国期间,被俄国人威逼利诱,签下丧权辱国的《里瓦几亚条约》,名声尽毁。

崇厚在天津的洋务事业,皆被李鸿章接收,成为李鸿章创建北洋的基础。

郭嵩焘谈起崇厚征服朝鲜,一副洋洋自得的样子。

彭玉麟却久经战阵,曾在湖南与革命军第二军征战多时,对革命军的战斗力有着清醒的认识。

他忍不住反驳郭嵩焘道:

“筠仙,你太高看天津洋枪队了。

地山(崇厚)之所以能在朝鲜取得大胜,实在对手太弱。

当年,长毛所向披靡,一战而夺据金陵,实因绿营废弛已久。

“涤帅的湘军一样,甫一出山,就打得长毛落花流水,从湖南一直打到江西。

此非为湘军强,实因长毛精锐皆去北伐,西征战场上的长毛多为老弱。

“今年上半年,革命军出师西征,就像风卷残云,仅用三个月时间,就全歼湘军主力。

因此,湘军固然可以碾压长毛,却完全不是革命军的对手。

“罗罗山(罗泽南)、王璞山(王錱)、左季高(左宗棠)、曾沅甫(曾国荃)、江岷樵(江忠源)诸公皆为湘军陆军名将,筠仙皆与之相熟。

依筠仙看,崇厚的统军之才,可与以上哪个相提并论?”

一番话堵得郭嵩焘哑口无言。

正如彭玉麟所说,崇厚固有才干,对比起罗泽南等人,则如同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了。

郭嵩焘借口肚饿,吩咐仆人温酒,热了几样熟菜,摆了几碟干果,作为下酒菜。

两人喝了杯黄酒,顿时感觉浑身暖暖的,气氛也融洽了不少。

回到南北联手对抗列强的话题上,彭玉麟说道:

“晟武皇帝认为,满清的祸患不在英法,而在沙俄。

英法来犯中国,不占领士,主要为通商而来。

英国特别看重商业利益,法国还很重视传教。

“沙俄则对领士格外贪婪,实乃中国心腹大患。

这一次,他们软硬兼施,一边派兵入侵黑龙江流域,一边让派使者上下活动,以调停中外争端自居。

“筠仙兄,你们一定不要中了沙俄的圈套。

假如你们接受了沙俄的调停,沙俄必会取外东北的领士作为报酬。

领士是一国的核心主权,而东北又为满清龙兴之地,岂可轻易让给沙俄?”

与丧失外东北领士相比,通商、传教的危害要小得多。

更何况,通商若处理得当,本就是互利共赢的事。

彭玉麟酒量很好,谈兴也佳,继续说道:“晟武皇帝已请美国大使居中调停,帝国也会派兵舰北上,英法必会有所忌惮。

“筠仙可以去找亭翁,把这层意思透露给他,请他说服咸丰,不妨对英法稍作让步,或开口通商,或赔偿几十万两银子,但万万不可与英法交战。

“沙俄那边,满清不妨对俄强硬。

俄国刚刚在克里米亚大败,黑海舰队被英法联军全歼,陆军损失惨重,不可能在东北兴兵闹事。

“那个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夫,率领哥萨克深入黑龙江下游,也是虚张声势。

黑龙江距离莫斯科足有上万里陆路,俄军粮草运输困难,根本就在敢在外东北与我大战。”

郭嵩焘思忖良久,觉得此计可行,说道:“咸丰帝对亭翁非常信任,亭翁若肯向咸丰献计,咸丰一定会听。”

肃顺虽是满人,却对汉大臣特别尊重,尤其赏识才干优长的郭嵩焘。

而郭嵩焘参与创建湘军,与湘军渊源甚深。

因此,杨烜令彭玉麟作说客,走郭嵩焘的路子,由郭嵩焘而肃顺,由肃顺而咸丰,是一条沟通南北的捷径,一走就通。

喜欢1850再造中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1850再造中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