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穆特恩带兵来到陈家堡围剿黑旗军。因黑旗军佯攻广州,穆特恩又带着清军主力回防广州,留高州总兵长贵驻守三水,防止黑旗军西窜。
高廉镇总兵驻防高州,又被民间称为“高州总兵”。
长贵原是“上三旗”之正白旗的公子哥,特意外放历练。因他家道中落,做官的本钱不多,便走了武官的路子。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穆特恩本人也是正白旗人,和长贵同旗。他见长贵与寻常旗人不同,不抽烟,不吃花酒,不遛鸟,便有心栽培长贵,保举他做了高州总兵。
这次出征,穆特恩特意把长贵调到身边,借机观察、历练他。总的来说,长贵为人谦虚,肯吃苦,凡事身先士卒。美中不足的是,他自小在旗营长大,不知人心险恶,思路不够灵活。
如今正是用人之际,穆特恩也顾不了那么多了,留下长贵担负起固守三水的重任。
临走之前,穆特恩特意找长贵谈话,破例告诉了一些京城秘事。他说:
“如今咸丰帝新即位,正思振作,重用肃顺、载垣、端华、彭蕴章等新贵。尤其是肃顺,最得咸丰信任。
“这位肃顺想必你也听说过,是郑慎亲王乌尔恭阿的六子,也是郑献亲王济尔哈朗的七世孙。他虽是个满人,却是个愣头青,最为勇于任事,也不怕得罪人。
“第一次蒙咸丰帝召见,肃顺便提出‘严禁令、重法纪、锄奸宄’九字方针。国家内忧外患,肃顺认为,必须排斥满人官员,重用汉人。”
其实,从内心深处,长贵是赞同肃顺的观点的。满人官员大多尸位素餐,缺少实心办事的干吏。他们占着官位,有能耐的汉人官员无法上进。如此庸者上、能者下,国事就一天天败坏了。
可当着穆特恩的面,他也只能装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把肃顺痛骂一顿:
“这个肃顺,最是吃里扒外!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他还说什么‘咱们旗人浑蛋多,懂得什么,汉人是得罪不得的,他那枝笔厉害得很’,纯粹胡说八道!”
塔读小讨论群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总兵与驻防将军虽然只差了一级,却犹如云壤之别。长贵知道这里面的难处,笑着说道:“长贵不愿升官,只愿时刻追随大人,时常聆听大人的教诲。”
明知长贵说的是违心话,穆特恩还是很高兴,说道:“历来做官容易,做事难。咱们虽是亲贵,却也要勇于任事,如此方能得到皇上的亲睐。
“如今国内民变四起,洋人乘虚而入,最要紧的在于‘知兵’、‘驭夷’。这两者中,又以‘知兵’最为紧要。
“当年咱们八旗刚入关时,部队还不到十万人,照样风卷残云,征服了一千三百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四万万人口。靠的是什么?自然是八旗部队。
“只要皇上威权不堕,只要咱们振兴八旗,把兵权牢牢掌握在满人手里,就算肃顺再怎么胡来,就算汉人再怎么得势,咱们满人的江山都将如铁桶般牢固。
“肃顺鼠目寸光,为了救一时的危局,大肆重用汉人。岂不知,长此以往,满人的权柄将被汉人侵夺。到最后,满汉势力此消彼长,大清的江山也就要变天了!”
最后这番高论,穆特恩一直埋在心底。今日面对长贵,他终于忍不住说了出来。
长贵本来赞同肃顺的做法,听过穆特恩的话,才恍然大悟,说道:“大人深谋远虑,对皇上一片赤诚,卑职自感不如!”
穆特恩捋了捋胡须,说道:“幸而皇上英明,威权不堕,一直都用满大臣职掌中枢。军机处领班大臣,也多由满大臣担任。至于下面嘛,这就要看我们满人自己争气不争气了。
“若我争气,就能压得过两广总督、广东巡抚、陆路提督、水师提督。若我不争气,就得被督抚提督牵着鼻子走。若你争气,你就能压过其他几个总兵,有望升任提督。若你不争气,就只能被那些个汉人踩作垫脚石。”
讨论群
广州地域广阔,现在的海南岛,满清时叫做琼州府;现在的广西北部湾,满清时叫做廉州府。这两个地方都只是广东底下的府城。
地方大了,绿营兵也就多了。有清一代,直隶、广东两省驻兵最多。直隶护卫京畿,广东则是海防第一线。
不同的是,直隶省内八旗兵多,有十万人之多,占八旗兵的一半。这些八旗兵都是野战机动部队,遇有战事可以四处抽调,是满清最后的王牌部队。
广东省内绿营兵最多,有六万八千人之多。兵多了,军官就多了。别的省内只有一二个、两三个总兵,广东省内足有**个总兵。(广东省内提镇裁撤、复设频繁,大致平均有八个总兵。)
长贵想从这些总兵同僚中脱颖而出,除了靠自己的满洲亲贵身份,还得要有真本事。对他来说,跟着穆特恩赚些军功,不失为一条好路子。
临别之际,长贵又再三求教穆特恩如何守卫三水。
穆特恩不假思索,说道:“我送你四个字‘凭城固守’,你只管固守待援,不准出城浪战。杨逆诡计多端,颇有杨遇春之遗风。
“你守三水,只管把兵马全部收缩进城内。官军人多,三水城小,你好好分配,每处城门都交给千总以上的军官守卫,城墙上每处垛口都分配两三个士兵。
“若杨逆围攻三水,你只需坚守三天。三天之后,我必能回师救援。到时,你在城内,我在城外,咱们内外夹攻,一定可以大败杨逆。”
长贵深以为然,再三拜谢。
喜欢1850再造中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1850再造中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