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总兵长贵负责防守三水县,手下共有两千三百多人马。其中,绿营兵有一千人马,地主团练有一千三百人马。
绿营兵都是汉人,但旗人亦可充当绿营军官,且多充当绿营中的高级军官。与之相反,八旗兵都是旗人,其军官不分高低,只能能旗人担任,汉人不得置喙。
穆特恩格外“栽培”长贵,长贵也颇为“争气”,凡事身先士卒,极力笼络手下的绿营兵。遇有好处,长贵总是想着绿营兵,因此也颇受手下拥戴。
只是清军人多,三水县城地方狭小,驻扎在城内难免扰民。知县与城内缙绅一商量,筹措了一笔“消暑费”,献给了长贵,拐弯抹角地暗示他移军城外。
长贵看见知县送银子给他,心里便老大不高兴,说道:
“驻军城内容易扰民,这我本就知道。但黑旗军眼下猖狂得很,咱们的兵勇缺少训练,枪炮也朽坏不齐,只能借助城墙固守。移军城外?这可万万要不得。”
穆特恩临走之前,交待给长贵“凭城固守”四字方针。长贵把它奉为圭臬,把两千三百兵马分散驻扎。
他办事格外认真,把各处城门分配给手下军官,自己则坐镇南门。全城六百多个垛口,每个垛口由三个士兵防守,也都分配得清清楚楚。
只是,这倒苦了城内的百姓。两千多个官兵,自然不可能全都住在城墙上。一到傍晚,他们便三五成群,走下城墙,钻到城内的赌局、烟铺、妓院里。
绿营废弛已久,长贵无力约束他们。这些骄兵悍将强买强卖,无恶不作,把三水城内搞得乌烟瘴气。
知县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也不敢管他们,只得凑了一笔银子,请长贵移兵城外。
塔读小这句话终于说动了长贵。他最终决定,派八百人马出城,据守城东南要隘。
果然,没多久,黑旗军逼近三水城。
二营打头阵,出动两百人马进攻清军城外营垒。
清军有八百人马,起先凭借营垒据守。战不多时,二营不敌,慌不择路撤退,丢下许多粮袋军械。
清军难得打一场胜仗,不知是计,出营追击。一直追了三四里地,黑旗军败兵突然反过身来阻击清军追兵。又有一队伏兵突然冒了出来,打清军一个措手不及,当场折损十几个士兵。
中计了!清军慌忙撤退,本想撤向城外营垒那里,却发现营垒前面挡着一队黑旗军。
前有狼,后有虎,清军败兵慌不择路,跑到三水城下叫门。
起初,守门官不敢开门,派人请示长贵。开门容易关门难,若黑旗军追兵紧跟不舍,冲进了城内,情况就不妙了!
长贵一直在城头坐镇指挥,亲眼看见清军背后并无黑旗军追兵。看着眼前狼狈败退的清军,长贵不禁想起穆特恩临走前的叮嘱。
密码五六37四三陆七伍
他老人家有先见之明,自己愚蠢至极,竟然受知县的撺掇,把部队移到了城外。长贵羞愧难当,只当下令打开城门,放清军败兵入城。
好在黑旗军并未追过来,清军败兵入城后,城门迅速关闭。长贵心里一颗石头落了地,亡羊补牢,为时不迟也。
他不知道的是,二十多个假扮成清军的黑旗军,在三营长张运贤的带领下,已经跟着清军败兵潜入了城内。
当晚,张运贤率领二十多个精兵攻占东门,开门接应黑旗军大队人马入城。
这一手完全出乎清军意料。又是深夜,清军防务松懈,完全不能组织起有效的防御,被黑旗军杀得丢盔弃甲。
长贵见兵败如山倒,深感大势已去,羞愤难当,举剑准备自杀。
喜欢1850再造中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1850再造中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