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71章 金田团营

1850再造中华 第71章 金田团营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眼见长贵要举剑自杀,亲兵慌忙夺去他的长剑,说道:“大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咱们出城整理队伍,明日再反攻三水!”

长贵得了台阶,收起长剑,收拢败兵准备出城。奈何清军都已乱作一团,只顾着各自逃命,没人再听长贵的军令。

老百姓还好,听说黑旗军攻进了城内,并不特别害怕,大多锁紧房门,并不盲目出逃。几个月前,杨烜一占三水,只向富绅摊派银钱,并未殃及普通百姓。

有些清军跟黑旗军交过手,知道黑旗军善待俘虏,毫无抵抗意志。他们只想着尽快逃命,逃不掉就投降,决不打算与黑旗军展开巷战。

长贵费了好大劲,只招呼到两百多残兵,带着他们往城门处撤退。谁知道,他们连走两个城门,都遭遇了黑旗军。两处城门都遍布火把,黑旗军控制了城门,严防清军出逃。

到处都有黑旗军在高喊“投降不杀”。这些口号很好地瓦解了清军的意志,很多清军并不抵抗,温驯地放下武器投降。

长贵刚才路过的两处城门,都有上百个清军跪在地上,双手抱头,投降了黑旗军。长贵宁死也不愿投降,带着残兵向北门奔去。

眼看队伍越来越小,亲兵对长贵说道:“大人,事急矣。咱们何不爬上墙头,缒城而下?”

长贵这才发现,身后的队伍稀稀拉拉,只剩下四五十个人了。他耻于缒城,把心一横,说道:

讨论群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朝廷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今日,是我们报答皇恩的时候。不管其他人怎么样,咱们视死如归,从北门冲杀过去。若成功,就能冲破敌军防线,让更多的兄弟逃出来。若不成功,就成仁,日后青史留名,光耀乡里!”

亲兵受到鼓舞,说道:“大人身先士卒,我辈誓死追随!”

一行人来到北门,果然又有黑旗军把守城门。城门处火把林立,另有两三百个清军降卒跪在地上,双手抱头,宛如待宰的羔羊。

长贵遭此挫折,早已六神无主,也没认真考虑如何通过城门,隔着老远就冲杀过来。

旗人最讲脸面,经此大败,他已没脸再活在世上。他的想法是,大不了战死,反而能够得到皇上的褒奖,给子孙留个好名声。

长贵身先士卒,手持长剑,冲在最前面。黑旗军很快就发现了他们,使用燧发枪打击清军。

说也是巧,长贵身旁的清军接连倒下,长贵却安然无恙,眼看就冲到了北门前。一旁的清军降卒也忍耐不住,纷纷跳出来跟在长贵后面冲锋。

这彻底激怒了黑旗军。这处黑旗军,恰好是步兵三营的官兵。他们之前没立过什么功劳,颇受一营、二营的歧视,早就攒足了劲要杀敌立功。

这群清军自取灭亡,正好成全他们。

三营官兵不顾敌众我寡,大开杀戒,把那些放下武器的俘虏也杀了。

读者身份证-

清军虽然人多,却大部分都是没有武器的俘虏。长贵又非将才,只会带头冲锋,不会调度人马。

最终,长贵如愿以偿,战死在北门下。另有两百多个清军跟着陪葬。

战至黎明,黑旗军已经完全控制了三水城。城内近两千名清军,要么被俘,要么被杀,鲜有漏网者。城外清军见势不对,连夜烧毁营垒,向城东北方向撤去。

第三天,杨烜率领后卫军抵达三水,与黑旗军主力胜利会师。

参谋长冯可钦、副司令薛昊先与杨烜碰头,向杨烜介绍了二打三水的经过,特意夸奖了三营长张运贤。杨烜听罢,笑道:

“黑旗军二打大水,这一仗打得很漂亮。张运贤从此扬眉吐气,不会再怪我们两个偏心了。”

薛昊也大笑,把张运贤拉着他到司令部“走后门”的事说了出来。

杨烜深感欣慰,评论道:

“底下遇事不仅不推诿,反而争着抢事做,这是好兆头呀!清军凡事推诿塞责,败不相救,胜则争功。我们黑旗军与清军不同,与天地会武装也不同,跟天底下任何一支武装都不同。”

薛昊年长,却最会说话:“全靠司令治军有方,咱们才能脱颖而出。别说清军、天地会武装比不上我们,日后就是英军、法军,也休想比得过我们。”

首发:塔&读小说

这话未免夸张了。

冯可钦笑笑,向杨烜提出了自己的隐忧:“这一仗,咱们打死了高州总兵长贵。听说此人是上三旗的人,与穆特恩同旗,颇受穆特恩信赖。

“长贵死了,穆特恩必定不会善罢甘休。咱们一占三水时,已经刮过一次地皮了。前不久清军驻防三水,又把三水闹得鸡犬不宁。

“因此,我的建议是,咱们不要在三水停留过多时间,尽快按计划西进广西。”

杨烜点点头,认同冯可钦的观点。薛昊一向是个好好先生,很少在大政方针上发表意见。

杨烜半开玩笑地说道:“冤家宜解不宜结。咱们跟穆特恩是结上仇了,怎么解也解不开了。这个长贵,身为正二品的总兵,竟然战死城内,比一般汉人军官还要勇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这样,让人找到长贵的尸首,找口好棺材,好生收殓了。我抽空过去哭祭一番。再挑几个合适的俘虏,让他们护送长贵的灵柩,送给穆特恩。

“至于西进广西,就按老冯说得办,让部队做好准备,最迟后天就要开拔。不过,走之前,我们要开个营以上的军官大会,统一好思想。请参谋部做好准备,时间就放在今天晚上。”

最后还有几件小事,本来冯可钦专断就行了。但既然杨烜来了,冯可钦也就顺便请示了下杨烜。

一是俘虏问题。这次俘虏了八百多人,部队行程太紧,没法对这些俘虏仔细甄别。冯可钦建议释放俘虏,只挑选那些意愿特别强烈并且身体强健的人加入黑旗军。

二是王师爷问题。王师爷原是三水县的钱谷师爷,之前曾帮黑旗军筹饷。事后,他被人揭发,被知县关入大牢。王师爷走投无路,只得投奔黑旗军,冯可钦建议接纳他。

三是奖惩问题。黑旗军连月转战,理应论功行赏,论罪行罚。但行程紧急,赏罚又是件慎重的事。冯可钦建议暂缓此事,先让各营申报各自赏罚名单。

四是金田团营问题。黑旗军攻下三水后,在三水狱中解救出两个拜上帝会教徒。拜上帝会即将武装起义,这两个教徒奉教主洪秀全之命,邀请杨烜赴金田“团营”,不幸被官府捕捉。

冯可钦认为拜上帝会是异端,难成大事。之前,陈家堡整军时,杨烜已经定好割据南宁的战略。因此,冯可钦建议回绝洪秀全。

杨烜对前三个问题都无异议,唯独对金田团营问题有些犹豫。

所谓金田团营,是太平军起义前的准备工作。1850年6月初,洪秀全为准备起义发布总动员令,令拜上帝会会众在9月前赶赴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集中团营。

除此之外,洪秀全还邀请了部分天地会武装参加金田起义,如艇军中的罗大纲、黑旗军杨烜。

杨烜明白,早期太平军不同于一般的农民武装,是一支纪律极严、纲领明确、政教合一、战斗力极强的新式武装。

洪秀全、冯云山、杨秀清等人一手推动的太平天国运动,是华夏传统农民起义的顶峰,撼动了满清统治根基,震慑了帝国主义侵略者。

华人在这场运动中展现出了决不屈服的斗争精神,鼓舞了无数的仁人志士。晚清革命党广为赞颂太平天国运动,以洪杨继任者自居,最终推翻了满清统治。

讨论群

当然,杨烜没法把这些知识告诉冯可钦。他镇定地说道:“把拜上帝会的使者请过来,我要亲自和他们谈谈。”

喜欢1850再造中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1850再造中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