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93章 艇军

1850再造中华 第93章 艇军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杨烜在藤县大黎里新旺村停留一日,李氏家族有五十多人加入黑旗军。除了李秀成外,堂弟李世贤也入了黑旗军。

杨烜把李氏编入近卫连,以示格外恩宠。李秀成做排长,部下皆为李氏族人。

太平天国历史上,藤县大黎里出了许多名将。除了李秀成、李世贤外,还有陈玉成、陈承瑢、陈得才、陈学礼等。

陈玉成、陈承瑢等人都是大黎里西岸村人,同属陈氏家族。陈氏家族加入拜上帝会较早,而陈承瑢为人有智谋,受洪秀全、杨秀清信任,后来担任天国内官之首。

正所谓,朝中有人好办事。陈玉成虽然年轻,却得到陈承瑢的奥援,一直混得比李秀成好。

天京事变后,陈玉成、李秀成两人成为太平天国台柱子。两人貌合神离,各不服气,发展到最后,竟然互相拆台,为了争夺地盘大打出手。

不过此时,两人尚无利益冲突,又同属拜上帝会信众,算有几分交情。

有了寻访李秀成的经验,杨烜对于寻访陈玉成更加胸有成竹。他知道,陈玉成原名陈丕成,因功勋卓着,特被洪秀全赐名为陈玉成。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杨烜问李秀成:“秀成,实不相瞒。昨夜先祖托梦,说藤县大黎里有两员人才,可作黑旗军大将。一个便是老兄,另一个叫陈丕成,年仅十三周岁,不知老兄认识这个陈丕成吗?”

李秀成惊异之余,更加坚信杨烜是哪吒转世,对道:

“大帅说得没错,大黎里确实有一个名叫陈丕成的小年轻,是西岸村人。只是,西岸村陈氏全族信了拜上帝会,听说已经去金田起义了。

“我与陈丕成都是拜上帝会信徒,彼此相识。此人父母双亡,全靠祖父母把他养大。早年入过私塾,但家里穷苦不堪,只得辍学。

“十岁时,陈丕成便给人帮工,自谋活路。他给地主放过牛,挑泥舂墙盖房子,从小饱尝辛酸苦楚。这陈丕成人小鬼大,主意很多。虽然才十四岁,却像个小大人,很有主见。”

南方习俗,算年龄往往算虚岁。若按周岁计,陈丕成现在不过十三周岁。

杨烜担心陈丕成已经去了金田,说道:“看来,先祖在梦中说得不假,陈丕成日后必成将才。至于你老兄,成就当在陈丕成之上,必得是个帅才。”

李秀成备受鼓舞,带着杨烜前往西岸村。到了村里,众人却扑了空,陈丕成果然已去了金田。据村里人讲,陈氏叔侄共二十八人,一起结队前往金田团营了。

杨烜怅然若失。

最开始时,他打算前往梧州府,与艇军罗大纲汇合,争取罗大纲加入黑旗军。

可到了梧州,罗大纲早就离开了梧州,听说是去了浔州府。梧州当地天地会讲,梧州一带的艇军大都前往浔州了,准备投奔拜上帝会。

在梧州没遇上罗大纲,在藤县也没遇到陈丕成。不过,杨烜在藤县总归有点收获,收服了李秀成。

从藤县再往西走,便是平南、武宣、桂平、贵县、象州等地。这些地方是拜上帝会的核心区域,信众信教较早。黑旗军想去这里挖拜上帝会人才,就比较困难了。

更何况,黑旗军前往桂平县,打的旗号就是参加太平天国金田团营。在拜上帝会的地盘里挖它的墙角,听起来就不靠谱。

不过,一个藤县大黎里就出了这么多名将。由此可知,人才便地都是,关键要看是否会发现人才,是否会使用人才。

正如古人所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只要自己折节下士,照样可以网罗足够的人才。

杨烜只得这样安慰自己,带着一丝遗憾,离开了藤县。

离开滕县再往西走,便是平南县。到了平南县,便进入拜上帝会的核心区域了。在太平天国历史上,亦出现了许多平南籍的大将,譬如天王宠臣蒙得恩、?王胡以晄等。

拜上帝会在此经营已久,蒙得恩、胡以晄等也都是拜上帝会元老。洪秀全已经下令限期团营,这些人必已赶赴金田。

杨烜并不打算在平南县浪费时间,准备继续西进。谁知道,到达武林墟江面,却有一股艇军与黑旗军发生了交火。

扣扣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艇军是天地会水上武装,活跃于梧江、浔江一带江面,专门从事水上抢劫,又被官府蔑称为“艇匪”。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当时的广西巡抚梁章巨驻守梧州,招募壮勇防范英军。战后,梧州奉命裁撤壮勇。这些壮勇不愿归农事桑,厕身江湖为盗,这就是“艇军”的来历。

艇军“聚党于浔、梧江上,剽略客贩货物,日益横肆”,官府莫能禁止。梧江、浔江一带的艇军不下十支,彼此不相隶属,实力较强的有大头羊张钊、大鲤鱼田芳、罗大纲等。

自从离开肇庆府后,黑旗军便不时遇到小股艇军。大体上,双方都能相安无事。黑旗军羽翼已成,有近两百艘各式船只,艇军并不敢轻易招惹黑旗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那么,在武林墟江面袭击黑旗军的,又是哪支艇军呢?

水营前锋来报,说这支艇军打着“张”字旗号。杨烜更加愤怒,姓张的艇军头目有两个,一个叫张国梁,一个叫张钊。

历史上,张国梁和张钊都投降了清朝,给太平天国造成极大的破坏。

尤其是张国梁,原叫张嘉祥,本是艇军罗大纲的手下。1849年,张国梁接受招安,日后成为绿营名将,官至江南提督,是太平军的死敌。

至于张钊,江湖绰号大头羊,也不是盏省油的灯。张钊在艇军中实力最强,先投奔了太平军,彼此不合,最终投奔了清朝。他占据大湟江口,阻断水上交通,使太平军不得染指浔州。

既然你不仁,休怪我不义。杨烜当即下令还击,非打垮这支艇军不可。虽说艇军是地头蛇,也不能欺人太甚。日后,黑旗军还要在广西混,若压不过艇军这个地头蛇,还怎么在广西立足?

艇军的战船多为肇庆产的“波山艇”,又叫“古劳艇”。黑旗军水营战船大部分也是“波山艇”。但水营一支队的战船多是海盗船,脱胎于葡萄牙人的“老闸船”,又与广东“红单船”类似。

海盗船是海船,兼有中式硬帆、西式软帆,排水量大,载有洋炮。波山艇是内河船,排水量小,载炮少。波山艇在海盗船面前,纯粹是“关公面前耍大刀”。

战斗不到一个时辰,艇军大败,沿浔江向西逃窜。逆水行船,艇军逃跑速度不快。黑旗军则不依不饶,派出快船追赶。

眼看就要被黑旗军追上,艇军折入浔江支流白沙河。黑旗军水营一支队步步紧逼,亦折入白沙河。

没想到,白沙河上竟有一个水寨。等黑旗军追至寨前时,艇军大部已躲入水寨,只有七八艘波山艇来不及进入水寨,被隔在寨门外。

寨门周围炮位林立,显然是一座险隘。奇怪的是,这座险隘上并无清军旗帜。守军似乎是地主团练,也不朝黑旗军开炮。

黑旗军望着高大的寨门,只能把怒火发泄在残余的艇军战船上。他们勒令残余艇军投降,谁知道,那些艇军拒不投降,反而试图冲入黑旗军战船中。

黑旗军当即炮击波山艇,把波山艇打得七零八落,最终逼降了这拨艇军。

一审问俘虏,才知道这拨艇军是张国梁的队伍。张国梁投降官府后,作战颇为卖力。先前,平乐府有天地会发动起义,张国梁参与平定。

不久前,天地会陈亚贵又攻陷浔州府武宣县城,啸聚数万人。张国梁又受命前去剿灭陈亚贵。走到半路,得知陈亚贵起义将要失败,上峰改令他前往贵县,前去镇压贵县来土械斗。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偶遇黑旗军后,张国梁听说黑旗军在肇庆、广州夺得无数银钱,遂起歹心,率军袭击黑旗军。

因为不敌黑旗军,张国梁率军躲入大乌墟水寨。

杨烜派侦察兵前往大乌墟水寨侦察敌情,倒是俘虏中有一员虎将,引起杨烜格外注意。

此人桀骜不驯,虽然被五花大绑,依然不服,大声嚷道:“我艇军只是器不如人,若是单打独斗,你们谁也打不过我。”

黑旗军气恼不过,抽打了他几鞭。这人毫不懦弱,反而骂道:“什么黑旗军,原来也不过如此,竟没一个好汉敢跟我单挑。”

杨烜见他长得浓眉大眼,虎背熊腰,忍不住起了好感,便想收服他,问道:

“壮士说得好,我乃黑旗军司令杨烜,平生最爱结交英雄。我看壮士虎虎生威,就知壮士必是一员好汉,敢问壮士尊姓大名?”

那俘虏瞪大了眼睛,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年轻人,竟然是大名鼎鼎的杨烜?他很快便恢复了镇定,说道:

“久仰大帅威名。敝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乃广东钦州冯子材。今日被大帅俘虏,敝人心有不服。恳请大帅派出两三壮士,与敝人切磋武艺。若大帅军中有人能胜得过敝人,敝人才会心服口服。”

喜欢1850再造中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1850再造中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