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怒海覆清1852 > 第三一八章 后方(五)

怒海覆清1852 第三一八章 后方(五)

作者:董王不懂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20:13:32 来源:23小说

小船原本是准备建成风帆护卫舰,后来改成蒸汽炮艇。

新建的大船则开创性地采用了铁肋木壳结构,舰长217.1尺、宽31.1尺、吃水17.8尺、马力750匹、排水量1268吨、航速12海里、备炮12门、乘员110人。

这艘战舰集合了董良前世对早期蒸汽战舰的一些认识,是护卫军建造铁甲战舰前的一次尝试。

董良将这个任务交给了在西方船厂工作多年的万次郎的手中。

护卫军从福建招募的船厂工人中也有一些懂技术的,但是这些人大都年纪比较大,此时的工匠大部分是师徒相传,手艺也大都是靠经验积累。

因此,但凡是懂技术的人一般年纪都比较大,这些人对中式帆船的造诣都非常深。

董良相信,给他们时间,他们甚至能够建造出郑和宝船出来,但是让他们建造西式战舰,他们那些经验反而会束缚住自己。

而万次郎从小就在西洋的船厂中长大,并且自身对于造船也有一定的造诣。

客观地说,二战之前,小日子的造舰水平是可以比肩大美的。

而万次郎这次没有让董良失望,将近一年时间了,不仅仅完成了那艘五百吨的木壳蒸汽炮舰,还将这艘铁肋木壳船给建造了出来。

董良甚至亲自带人给它打造了一颗心脏,一台联动卧式蒸汽机,就连英国人也都是到了七十年代才用上这种蒸汽机。

整个华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万次郎也是将这艘战舰当做自己的亲大儿一般伺候。

董良甚至将这艘军舰的名字都给起好了。

“恬吉号”,寓意是“四海波恬,厂务安吉”。这个名字是董良抄来的,但是寓意是一样的,这是华族自己建造的第一艘铁肋木壳船,是造蒸汽铁甲舰的过度。

万次郎的身材与大部分扶桑人一般矮小,还不到一米六,但是他在依旧在堆满了物料的船上灵活地跳上跳下,像是一只灵活的猴子。

一名工人满头大汗,跑了半天才在新船的后甲板找到万次郎,他气喘吁吁地说道:“厂长先生,您的夫人来了。”

万次郎有些不悦地说道:“这个女人来到船厂干什么?现在整个华族都在等着咱们得新船呢。我哪里有时间理会她?”

不过万次郎嘴上这么说,人还是从船上离开,不一会儿就来到了船厂的门口。

万次郎的妻子穿着一件褐色的长裙,头上挽着对称的发髻,收拾得整整齐齐,此时正站在船厂的门口等着自己的夫君。

“你怎么来了,船厂里最近非常忙。”万次郎说完带着夫人走进船厂,他有一间正对着干船坞的办公室。

进入办公室中,中浜夫人的眼泪忍不住流了出来:“呜呜呜……万次郎,你已经有十天没有回家了,是不是不要我们了,是不是?”

万次郎叹了一口气:“哎……我已经跟你说了,最近非常忙,战士们在外征战,元首来信要我们必须在六月份之前完成海试,将船只交付给舰队,过了六月份就要进入台风季节,到时候三天两头就要躲在家里避风,户外造船的工作只能暂停,因此我们必须趁着现在抓紧赶工。”万次郎还是非常爱自己的妻子的。

他的妻子是一个贵族的女儿,在万次郎回国之后,不顾家人的反对嫁给了万次郎。

扶桑女人的地位很低,很少有女人敢忤逆父母的安排。

“我明白,可是你总要抽点时间回来吧,不然邻居们要说我们的闲话了,她们说男人只要有权力了就会去找女人,我……我又怀上了。”中浜夫人犹豫了一下,还是告诉了中浜这个消息,他们已经有了三个孩子。

在扶桑,一般人家生那么多的孩子肯定是养不活的,但是以中浜在华族的地位,养活十个八个都没有问题。

“哈哈,我万次郎又有孩子了,放心好了,我现在努力工作也是为了咱们的孩子以后过得更好。”万次郎将妻子揽进怀里,兴奋地说道。

“夫人,华族的政策,你也知道,我虽然是一个船厂的匠人,但是以我现在的地位,以后也能够获得爵位,以后拜托夫人多多支持我的工作,我要给孩子们多留一些……”

万次郎的夫人也许是因为怀孕的原因,情绪容易波动,她其实还是非常支持万次郎的工作的。

送走了自己的夫人之后,万次郎再次回到了船上,他守在船上,工人的工作效率会高出很多,他们遇到了棘手的问题能够立马得到解决,而不需要等待。

等到基隆的造船厂造好之后,万次郎他们就要搬过去了,上原港毕竟太小。

这里以后可能只能作为华族的一个旅游度假圣地存在。

给那些华族的子民前来参观护卫军诞生的地方。

相对于这里的小而精,安平的造船厂则要大多了,从三鲲到四鲲,绵延两公里的海岸上都是露天的船厂。

这里生产的主要还是火箭艇和近海炮艇。

这些战船主要是为了弥补护卫军海军数量上的不足,现在护卫军海军已经在筹建几支主力近海守备舰队,让第一和第二舰队能够放开手脚。

现在整个东海在地理上成了华族的内海,漫长的海岸线需要大量的战舰保护。

更何况,华族还准备封锁满清的东南沿海,这也需要大量的舰船。

华族对工匠的待遇相对于后世,那是没得比,但是相比于满清却要好得太多。

这也难怪工匠们现在会自觉地撸起袖子加油干。

董良之所以有底气将原本拿下漳州的作战计划改为拿下整个福建,也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有一个完全支持护卫军作战的后方。

这个后方虽然不大,但是所有的人团结一心,所爆发出来的潜力可就不是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