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怒海覆清1852 > 第七九四章 重建菏泽

怒海覆清1852 第七九四章 重建菏泽

作者:董王不懂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20:13:32 来源:23小说

董良指着地图对在座的众人说道:“诸位,我1直以来有1个想法。试问长江为什么泛滥的次数比黄河要少,黄河的泥沙多,长江里的泥沙少,这确实是1个原因。”

“那么有没有别的原因呢?大家在地图上看看长江沿线,经过了3峡之后很快就有1个洞庭湖,在上古时期,这里叫云梦泽,整个洞庭湖就像是1个大蓄水池,当长江水位上升的时候,洞庭湖可以分担很大的压力。”

“再到下游,还有鄱阳湖,湖北沿岸更是有很多沿江的小湖泊,这些湖都对水位上升起到了缓冲作用。”

“再看黄河,从上游到下游,可曾有1点成规模的湖泊?”

董良身后屏风上的地图看起来非常清楚。

就连眼睛不好的曾国藩扶了扶眼镜都能够看清楚。

这位元首的意思再清楚不过了。

他要采用大禹治水1般的方法,堵不如疏。

这么多年,历代朝廷治理黄河无不是修筑加高堤坝。

难道他们不知道堵不如疏的道理吗?

大禹治水的故事有几个读书人不知道。

“所以我觉得要治理好黄河,除了要减少黄河的泥沙,在上游黄河两岸植树造林,另外就是要人为制造泄洪区。黄河也需要自己的蓄水池。”

“采臣先生,你对黄河比较了解,你认为这泻湖摆在什么地方比较好?”

“这……”

董良绕了1圈竟然问了这样1个问题。

张亮基请示董良去地图边上看看。

他在认真合计地图上面黄河沿岸的每1个地方。

同时在脑子里回想着黄河曾经决堤过的地方。

张亮基真的很难抉择,这黄河沿岸基本上都是人口稠密的平原地带。

1旦泄洪,奔腾的黄河水就会成为脱缰的野马。

眼看着张亮基额头上的汗都出来了。

董良说是找他们问策,又何尝不是在对他们进行考核啊。

“元首,这泄洪之地只能选在山东地界,河南境内1马平川,1旦泄洪不可控制。”

纠结了半天,张亮基只是给了1个模糊的答案。

山东的西部其实也是平原,1直到了泰安府才变成山地丘陵地形。真的成了泄洪区,损失同样不小。

“能不能精确1些,实话告诉诸位,我准备提前炸堤泄洪,否则决堤的地点如何掌控?”

董良的话顿时像是1颗炸雷1般在众人的头脑中响起。

炸堤!

我的老天爷啊。这得有多大的胆量和气魄啊。

要是以前的某位皇帝说了这样的话,1定会有言官御史撞死在大殿的石柱上。

不过今天坐在这里的几位都是聪明人,没有1个是迂腐之辈。

董良的办法确实能够将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这其实是1种紧急避险,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故意造成小1些的损失。

“也不要采臣先生1个人说了,胡大人、曾公,还有李2先生,你们也说说。”董良脸上的表情舒缓了1些。

他能够看出面前这些人有些紧张。

董良成为上位者的时间已经不短,身上那种自信与高高在上的气质可不是普通人可以比拟的。

曾国藩这些人虽然也是官场老油条,曾、胡、骆、张等人甚至都是封疆大吏,但是他们毕竟是为人臣子。

董良在他们看来就是君,君君臣臣那1套已经深入骨髓。

因此,当董良提出这个问题,并且不断带追问之后,这些人会产生紧张的情绪。

也许是年轻吧,也许是觉得自己想到了关键点,李鸿章这个时候站了出来。

“元首,诸位大人,草民以为可以泄入曹州。草民听说上古有1天然古泽名为菏泽,其乃是上古9泽之1,便在如今的曹州府境内。《尚书·禹贡》载:“导菏泽,被孟诸。”上古9泽之菏泽、雷泽、大野泽、孟渚泽,遗址都在曹州府境内。草民以为曹州那里以前便是大湖。地势1定比周围低洼,只要将其与其他地方连接的出口给堵住便可画地为湖。”

李鸿章的胆子可真够大的,1句话就将整个曹州给卖了,不知道以后曹州的百姓会不会骂他。

曾国藩却对自己的这个徒弟投来了赞许的目光。

他研究过董良,这是1个十分务实的人。华族高层的那些官员无1不是实干派。

所以今天他们出现在这里,那是来解决问题的,而不是来捣浆糊的。

“菏泽?”这个名字董良可是非常熟悉。

哪怕到现在,山东的西南依然是北方湖泊最多的地方。

再看地图,整个曹州绝对是山东地势最低的地方。

见到董良没有说话,李鸿章有些紧张,不知道自己出这个头究竟对还是不对。

“嗯,这是1个不错的思路。刚才我没有说清楚,我们采用定点泄洪的办法,肯定是要将当地的百姓提前撤离的。这样没有人因为洪水丧生,那么这灾害就算不了什么,在我华族这里,华族百姓的人命才是最值钱的。”

“好,元首能够爱民如子,真乃是天下百姓之幸。”骆秉章抓住时机拍马屁道。

他是广东人,只能算是湘军1系的边缘人物。而且骆秉章这个人吧,除了稳重还真没有什么突出的才华。

董良将他叫来主要还是看在他带头投降的份儿上。

“元首,少荃所说的没错,上古以来虽然沧海桑田,但是地势的变化并不大。而且这个菏泽的位置就在考城的东边,正好是黄河拐弯南下,也是其时长决堤之处。”

没想到这个位置因为史书的1句记载就定了下来。

实在是现在时间太紧迫了,要不然董良肯定还是要继续论证1下的。

“接下来就是要确定哪些人撤离的问题。迁移这些人究竟需要多少钱粮。”

董良刚刚说完,李鸿章就问道:“元首,这些人是否也是要迁移到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