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帝国玩具 > 第二百八十八章 赴日

帝国玩具 第二百八十八章 赴日

作者:周硕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3 16:16:09 来源:书海阁

池秘书有些疑惑的拿起桌子上的报纸,他阅读英文的能力还是没有问题的,第一眼就看到了这份华尔街日报的头版头条。

“广场协定?”

他拿起报纸,仔细而迅速的将这篇新闻看了一遍。虽然池秘书是一名海军军人,但好在这篇新闻写的内容也不深,阅读上至少是没有障碍的。

“美英德法日五国将联手干预货币市场,促使美元对世界主要货币的有序贬值?”

池秘书一脸迷糊,问道:“小胡同志,这个消息和验证舰有什么关系吗?”

“关系说有也有,就看池秘书或者说海军怎么选了。”胡文海点点报纸,说道:“早在一个月之前,我手中1%的Ibm股票,就已经贷款了三亿美元。这三亿美元现在就在货币汇市里,通过金融杠杆,买了美元对日币的汇率下跌。日元对美元每增长5%的比值,我的本金就能增加一倍。”

“等等!”

池秘书低头皱眉,不由回忆了一下自己所知道的金融常识,一脸震惊:“那不是说,只要日元对美元汇率下跌5%,这三亿美元就会蒸发了吗?”

胡文海点头,不过又摇头道:“广场协议之后,这个可能已经不存在了。”

“可金融市场谁也说不准,这万一……”

确实,金融市场的风云诡谲,即使是地球上最高明的经济学家,或者是最有能力的金融家,谁也不敢说就一定操纵的了这个行情。

哪怕是以国家为体量出手,失败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五国虽然达成了美元贬值协议,可市场是否认账?没有结果之前,谁也不敢说一定。

甚至是同一个政策,就因为解读角度不同导致市场走向两个极端,这种事情也都不算是新鲜事——苏联玩了休克疗法,不就在坑里躺着呢?

所以当池秘书看到胡文海竟然干脆大手笔的一次投入三亿美元,选择了二十倍这么大的杠杆。真是光在旁边看着就冒了一身冷汗。

“万一的情况就不需要池秘书担心了,还是说说不那么万一的情况吧。”

胡文海老神在在的摆了摆手,像是一点也没有为这份豪赌担心过:“如果国家能够同意先上一艘验证舰,两年之内我每年投入一亿美元。这笔钱海军可以通过远洋渔业。或者对苏贸易来偿还,也可以选择债转股。未来052型驱逐舰如果能够出口到其他国家,按比例给我分成就行。”

“疯狂,真是太疯狂了……”

池秘书除了这样一句话,实在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形容胡文海这样的举动了。

汇率市场在八十年代国内都还没有几个人能说搞的明白。胡文海竟然就敢拿着Ibm1%的股份,三亿美元这样一比巨款去赌博。

可以说5%的波动,几乎就是汇市上一个浪头而已。稍微有所起伏,这三亿美元就是打了水漂了。

如果是国家掌握的投资,恐怕没有谁敢下这样的决定。

胡文海的胆子,也真是太大了一点。

“池秘书你就说,这个条件你们答应不答应吧。”胡文海满不在乎。

“这事儿我拿不了主意。”池秘书一摊手,无奈道:“只有首长才能下这样的决心,不过我个人觉得,同意的可能性不小。”

胡文海展颜:“那就好。”

“关键还是美元汇率的走势!”池秘书提醒:“你要是拿的出这笔钱。我们海军当然乐见其成。拿不出来这笔钱,这个计划恐怕实施起来就遥遥无期了。”

“放心吧,很快就会有结果的。”胡文海信心十足。

至于接下来池秘书和科罗廖夫的谈判,胡文海就只有站在旁边看的份了。不过好在双方是郎有情、妾有意,海军方面虽然是被“逼上梁山”,可也是自己想要大玩具,总归不至于不情不愿的感觉受了委屈。

第一批交易从鸭绒变成了羽绒服,足足上百万件羽绒服,这几乎相当于去年全年中国的羽绒服产量了。如何生产、运输,如何与KGb进行交易。种种问题几乎是千头万绪。

原本的三十吨鸭绒,两辆卡车就能运走。可换成百万件羽绒服,物流压力何止严重了上万倍?

双方虽然都有交易的诚意,可谈判仍然进展的非常艰苦。好在交易双方并不是中国倒爷和俄罗斯黑帮。而是堂堂中国海军和苏联KGb。双方手上大把的资源牌可以打,交易起来的魄力当然就更是底气十足。

海军最终决定以改造三艘福清级补给舰为运输工具,三艘福清级补给舰将被改造成远洋生活、补给以及海上加工厂,组成远洋渔业服务船团。

最终形成远洋渔业水手休息度假,物资补给和渔获收购,以及海上海产品加工厂的全套远洋渔业服务能力。不过当然。这支船团也会顺便担负起向罗马尼亚“出口”羽绒服的任务。

从中国港口装上货物,然后直航罗马尼亚,卸下羽绒服,采购相应补给,最后赶赴世界上的各大渔场,追逐远洋渔船而生。

这就是福清远洋补给船团的未来使命了。到了九月末,科罗廖夫总算和池秘书达成了相应的协议,心满意足的踏上了回到苏联的火车。胡文海自然没有忘记自己的承诺,通过池秘书找了关系,专门拉了整整一车皮市面上所有能买到的白酒。

满载而归的科罗廖夫喜笑颜开,连连向他发出邀请。声称只要他到了罗马尼亚,一定让他享受一下“皇帝般的待遇”。

直到送走了科罗廖夫,池秘书这才松了一口气。海军啊海军,至此踏上了一条前方充满了不确定的道路。

不过海军未来的道路虽然有些迷茫,可外汇市场的行情却渐渐明晰了起来。

到了九月末、十月初,五国联合干涉汇率的结果渐渐显现了出来。日元对美元几乎是屁股底下坐了火箭一样,爬上了一座有一座的高山。所有的下跌趋势,全部都是技术调整。当积蓄了足够的能量之后,就会继续攀上新的高峰。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日元对美元的汇率就从250日元狂涨到235日元,涨幅高达5%。

也就是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胡文海手上的三亿美元,就变成了六亿美元。货币市场上赚钱的效率之高,看的池秘书和所有知道内情的人都是目瞪口呆。

国内拼死拼活做出口。每年不过十几、几十亿美元的积蓄。可胡文海就是把钱放到汇市上转了一圈,就拿到了三亿美元的盈利。

看着好像赚钱非常容易,但想想这里面的风险,还真是没有几个人敢学着做的。

“小胡同志,你看是不是可以收网了——”

池秘书是在火车站把胡文海拦下来的。帝都事了了之后,他正打算回去绣城。池秘书连忙赶来送站,顺便表达了一下自己的看法。

“现在已经获利了三亿美元,见好就收吧?落袋为安,这钱躺在市场里,也不知道接下来会有什么行情。”

除去三亿美元的贷款,现在胡文海手里又多了三亿美元的机动资金,完全可以开始着手验证舰的计划了。海军开始表现的那么勉强,但心里其实比谁都更着急,简直就是口嫌体正直的典范。

可胡文海却非常清楚。这波行情不过是才开始而已。日元升值的第一波至少要到1985年的年底,最低价曾经达到过150日元兑1美元的水平。而他的心理预期获利,则是至少十五亿美元才算能够支持他接下来的计划。

十五亿美元用来组建远洋船团和收购日本船企,承接日本造船业的转移,这是一笔极大的开销。更不用说过了年之后,很可能要上马的晶圆厂项目,还有他念兹在兹的pI薄膜项目,这些全部都是资金的无底洞。最后就是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更新换代,预期中到时候国际市场上肯定又会是一番龙争虎斗。

而在他的计划中,一个始终想上的项目。预计1986年也要抓紧开始筹备了。比.亚.迪.宁.波工厂生产的IGbt模块就是提供给电动乘用车的,胡文海心里始终希望能够复制王船夫成功的路线。而要搞乘用车、电动车,八十年代开始就必须打好一个基础。

等到九十年代,中国车企那就全是买办们的地盘了。各大国有汽车企业光是合资就能躺着把钱赚了。谁还想辛辛苦苦的去弯腰赚钱。

造船、造车、电子、电池、动力……

胡文海恍然发现,自己选的这几个行业怎么都这么眼熟呢?

这分明不就是未来韩国的几大支柱产业么。别说,以渤海省和韩国之间的地理位置,本来战略布局就应该有很大的相似性。

韩国有的渤海省也一样可以发展,就韩国现在的经济水平甚至过的还没有朝鲜好。站在一个起跑线上重新跑一次,胡文海不相信有自己作弊。渤海省这次还能再跑输了。

“小胡同志,小胡同志?”

胡文海晃了晃脑袋,会过了神来:“哦,池秘书。怎么?”

“首长已经在考虑验证舰的事情了,不过你这边一天资金不到位,国家就不敢真的开始投入。早点把资金从汇市里抽出来,这样工作也能早点展开。”

“池秘书你放心,汇市上的事情我心里有数。”胡文海笑笑,一脚踏上了加挂车厢的梯子,摇头道:“最晚我会在今年年末把资金从汇市抽离,还有两三个月的时间。就当我任性,请首长们等我这一次吧。”

火车即将开出的通报声响起,胡文海连忙走上了专门为他安排的加挂车厢,向着无言以对的池秘书连连挥手。

池秘书站在原地和渐行渐远的胡文海挥手告别,只是心中实在是无法理解,胡文海的心脏究竟是怎么长的。汇市上随便上下就是几千万美元的波动,这得有多么强大的神经才能对此毫不担心啊!

胡文海,真是一个让人看不透的人。

胡文海如今是享受的副部级待遇,加挂一节车厢是应有之意。再说八十年代渤海省的公路建设还很坑爹,开汽车回家实在不是一个让人愉快的选项。

让人怀念的绿皮车早上发车,晚上才从帝都到了绣城。感受到空气中熟悉的味道,胡文海从车站里走出来的时候,忍不住伸了个懒腰。“胡总。上车吧。”王烨从停车场找到了胡文海的普桑开了过来,秦凯拉开车门。

胡文海刚一坐在后车座上,就忍不住阵阵睡衣涌了上来,不知不觉间就已经睡着了。

……

一切就好像从来没有改变过。胡文海张开眼睛的时候,甚至有一种错觉。

他还是那个普通的高中生,今年应该考大学了,这只是他无数平凡学习生涯的一个平凡的早晨。

就好像过往十八年里阳光射进来的角度一样,早上的太阳洒在床上。烘的人暖洋洋的,被窝怪的战斗力似乎又增加了许多。

“胡哥哥!”

嘎吱一声,胡文海的房门被人从外面推开。胡文海转过头,一个小小人儿呼的一声,扑到了他的身上。

“陆嘉,早啊!”

“胡哥哥早!”

陆嘉忽闪着大眼睛,好奇的看着胡文海,然后伸出手来:“胡哥哥,礼物呢?”

“哦,小财迷!”

胡文海伸手掐了掐陆嘉的鼻子。然后在床边摸了摸,摸到了自己的包。

他从里面抽出了一个盒子来,晃了晃:“胡哥哥送你一个俄罗斯套娃好不好?”

不用问,正宗俄罗斯产的套娃,科罗廖夫送的顶级品。一层又一层的套娃,由俄罗斯的能工巧匠精心制造,市面上根本就没有卖的。

就是拿现任大舅哥的礼物送未来老婆,胡文海心里有些尴尬的笑笑,未来恐怕有的自己头疼了。

“哇,好漂亮!”陆嘉接过套娃。翻来覆去的摆弄着,玩的津津有味。

胡文海将陆嘉举起来,大概有几个月没抱过她了,小孩子长身体的时候。体重变化的真是很快。

这不是,以他的臂力,现在举起陆嘉来竟然都有些吃力了。

“好了,陆嘉先出去好不好?让胡哥哥先换个衣服。”

“哦,好。”

陆嘉乖乖的点点头,跑到门口。像是突然想起来什么,回头正开到胡文海从被窝里钻出来,连忙用手捂住了眼睛。

“胡哥哥,萧妈妈让你快点出来咧,家里来客人了。”说完,陆嘉捂着眼睛就跑了出去。

胡文海穿好衣服,从房间里出来。不由有些感叹,自己真实个劳碌命,刚回家竟然就有人找上门来。

不过说起来,随着他的生意越做越大,这家里的房子真实有点不够用了。谁能想像,一个掌握着十几亿美元财富的资本家,就居住在一间平房的厢房里,整个居住面积甚至不到二十平方米呢。

或者,也应该给家里换栋房子了。胡文海洗了脸刷了牙,这才走进客厅,一眼就看到了一个熟人。

“这不是郑工么,怎么厂里出事儿了?”胡文海略微一愣,不由问道。

家里的客厅里,沙发上坐着四个人。其中两个他倒是认识,一个分明就是渤船当年派去大港海运学院请人的郑磊么。

而另一个,当年在海运学院的队伍里他也见到过,好像是个叫露琳的,应该是郑磊的师妹,后来留校大概做了导员。

见到胡文海走进了,沙发上的四个人连忙站起身,郑磊笑道:“小胡总想多了,厂里情况好的很。总段造船法的推行效果很好,厂里的效率和质量都提高了不少。”

“那就好。”胡文海手上端着豆浆、拿着油条,连连摆手:“坐,大家都请坐。还没请问,这两位是?”

“哦,这位是大港船舶重工的孙厂长,这位是他的助理、姓梁。”郑磊连忙给介绍道。

“孙厂长、刘助理,不好意思,我早饭还没吃,咱们只能边吃边聊了。”

大港船舶重工的孙厂长有些年轻的惊人,以胡文海的估计,他甚至可能没有四十岁,竟然就能做到这样一家造船厂的厂长位置?实在让人有些难以置信。

他穿了一身得体的西装——这在这个年代的中国,好像还真是挺不容易的一件事。人长得白白净净、高高瘦瘦的,脸上架着一副圆框眼镜。显得很有学问的样子。说话、举止也都张弛有度,让人轻易便生出来一些好感。

“是我们来的太唐突,给胡总添麻烦了。”孙厂长歉然的笑道:“实在是有不得已的苦衷,时间上已经没办法再耽搁了。”

“哦?”胡文海吃完油条拍了拍手。点头道:“孙厂长有什么话就直说吧,我年纪不大,不好意思,不太习惯国企单位说话拐弯抹角的。”

人有倚老卖老,胡文海这也算倚小卖小了。看样子就是大港船舶重工有求自己。他也就懒得去寒暄了。

孙厂长无奈苦笑,只得点头:“那我就直说了,我今天来,是想向胡总请教总段造船法的。除此之外,还有就是想请胡总救我们大港船舶重工一救。”

“怎么,大港船重有兴趣引进总段造船法?”

“我们是对总段造船法比较有兴趣,早就听大港海运学院的学生说过这种技术,不过不亲眼见过很难相信会有这么好的技术啊!”孙厂长感叹一声,摇头道:“不过我们大港船重现在是生死攸关之际,这个事情只能是延后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大港船重现在日子不好过?”

孙厂长艰难的点点头。叹道:“要说日子不好过也不尽然,账面上来说,我们大港船重还是盈利的。但在实际上,我们已经快要维持不下去了。”

胡文海放下喝了半碗的豆浆,挑了挑眉,恍然的试探问道:“三角债?”

“哦?”孙厂长惊讶的看了胡文海一眼,点头道:“胡总真是敏锐,确实是三角债。我们有三条船造好了,可船运公司却给不出钱来。底下的乡镇企业不给他们结运输款,他们就没钱给我们工程款。我们也没钱给上游的企业结款。账面上虽然还有钱,可实际上却是已经一穷二白了。”

“嗯,那我能做什么?”

胡文海话音平静,这孙厂长不会异想天开。以为我这里有钱,来找我借钱的吧?

“是这么回事,我听说胡总在国际贸易上的路子比较多,所以现在有个机会,想请胡总能够帮我们一把。事情是这样,日本最近有一个船舶集中订货会。世界各国的船东有很多都会参加。我们大港船重希望能拿到几艘外贸单子,这样一来……”

“这样一来,你们就能凭借信用证贷款度过危机了。”胡文海干脆利落的指出了孙厂长的想法。

所谓信用证,就是把外贸订单合同“抵押”给银行,借来钱进货开工,然后货物出口再还银行钱的一种运作模式。

也就是说,只要一个人手里有外贸订单,哪怕他一文本钱都没有,仅凭这份合同就能从银行贷款开工。当然,在具体操作中信用证的“玩法”很多,有人老老实实做外贸,也有人把钱借出来之后就不一定拿去做什么了。毕竟只要外贸合同和信用证跟的上,最长180天的信用证,生产商与外贸公司做点鬼,借个两三天的头寸,轻而易举就能变成一年、两年的贷款。

孙厂长尴尬的笑了笑,连忙说道:“胡总说的是,我们大港船重主要是三角债问题。有了信用证这笔钱,就能再组织生产。再说做外贸不用担心对方的付款能力,这样就有希望一点点的还清三角债了。”

“那你们是想让我?”胡文海若有所思。

“我是来向胡总取经的,这订货会上怎么和外国人打交道,我们这心里是一点也没有底啊。只要胡总能指点一二,我们也好有个准备上战场。”

胡文海突然摆手,挡住了孙厂长的话,干脆的说道:“这样吧,我跟你们走一趟。”

“啊?”孙厂长顿时目瞪口呆。未完待续。

喜欢帝国玩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帝国玩具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