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帝国玩具 > 第二百八十九章 团结又斗争

帝国玩具 第二百八十九章 团结又斗争

作者:周硕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3 16:16:09 来源:书海阁

在孙厂长心里,他最大的奢求,也就是胡文海传授一些国际竞标,和外商接触的经验。最多最多,能在他这里借用到几个海外关系,那就是大丰收了。

胡文海的背景他虽然是不太了解,但光是目前知道的部分来看,就已经相当不得了了。

不说别的,渤船民船部分虽然不涉密,但那是普通人能承包的下来的吗?

都说全国第一份承包的案例是河北马胜利,但知道内情的,才清楚真正早就拿出这个模式的,其实是承包了渤船的胡文海。

只不过人家背景硬是要的,居然把这么大的事情给瞒了下来。

这份能量,身在体制内的人,谁不知道有多厉害,水有多深。若非是大港船重真是有了大麻烦,怎么也不会冒险来找胡文海寻求帮助。

可再怎么狂妄,孙厂长也没想过会请的动胡文海亲自动身前往日本。

双方的差距实在太大,他为了能见到胡文海一面,甚至已经在绣城等了有一个多星期,满世界打听都没有消息。好不容易有消息胡文海回了家,当即第二天一大早就冒昧登门,连口早饭都没来得及吃,就怕他又有了什么事情,行踪成迷。

胡文海没有理会孙厂长的惊讶,而是直接问道:“这个船舶集中订货会是什么时候召开,你们打算什么时候走?”

“这,还有一周时间。”孙厂长连忙说道。

“好,那就三天之后咱们盛京见。孙厂长在大港海运学院也有关系吧?”胡文海说着,还看了郑磊身边的露琳一眼。

孙厂长随即笑笑,没有多说的点了点头。

“那这样,麻烦孙厂长帮我联系几个船舶制造上有真本事的老教授,不吝是海运学院还是大港理工的都行,最好是能覆盖整个造船工业的需求。另外孙厂长厂里的工程师也都带上,三天后我联系一班飞机,咱们包机去日本。”

“包机?”孙厂长吓了一跳,问道:“这钱……”

“包机的钱我出。孙厂长不用担心。我稍微给孙厂长透露点消息,这次去日本不仅要在订货会上拿下一笔订单,重要的是考察日本造船业,我打算收购几家日本的造船厂。”

孙厂长听的热血沸腾。连连点头,拍着胸脯保证把渤海省最好的船舶专业教授和专家都请到。他虽然不知道胡文海的深浅,但潜意识里却把他说的话信了个十足十。

浑没想到,胡文海的野心会有多么的大。

一大早的大发走了孙厂长和郑磊一行人,他这才有时间闲了下来。

一想到三天之后又要奔赴下一个战场。他就不由得苦笑,真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不过人生在世,总要有一个奋斗的目标。

他之前考虑过的,造船、汽车、电子,渤海省如果有了这三个支柱产业,完全可以取代韩国在国际上的分工。如果能在竞争中彻底把韩国击败,宇宙大国做不成自带狗粮的看门狗,美国人将要何去何从?

光是想想,似乎就让人感觉很是振奋哪!

琢磨着难得偷了浮生半日闲,胡文海还真有点突然不知道应该干什么好的感觉。

新科工厂那边有他爹胡解放。说实话他是一点也不担心。老爹别的本事没有,但是管理工厂这些年却从来没有出过问题。

至于财务上,有萧野芹把关,胡文海更是没话说。自己老娘要是不放心,还放心谁去?说起来,新科现在是彻彻底底的家族企业,老胡家一家彻底把持了新科的上层职位,可这并没有对企业产生什么不好的影响。

新科现在还是一个崭新的处于上升期的团体,家族企业带来的凝聚力和竞争力,远大于家族企业对员工积极性的负面影响。

在这个阶段。如果莫名其妙的硬要去推行什么职业经理人、股份化改造之类的,反而才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可控制的因素。

对于这一点,胡文海非常清楚。工厂方面他极少插手管理。胡解放现在正是做事业的年纪,学习实践。接受新事物、新思想非常快,快的让人出乎意料。

不说别的,胡解放一年前才出过一次国。自打见识了美国人先进的工厂,他回国就开始尝试学习英语。

到了现在,新科工厂生产的水锂电产品,全都是由他亲自与摩托罗拉交接的。全程与美国人英语沟通。竟然一点障碍也没有。

有这么一个爹,说实话胡文海又有什么需要担心的呢?

早上吃了早餐,胡文海又在院子里散了会儿步,主要是担心给王烨和秦凯增加工作量,他要是到外面去散步,早上的人群里安全工作实在是有些麻烦。

说起来把家人拉进公司也有这么一点不好,八点不到,全家人就已经都不见了人影。

对,就连老爷子胡世武现在也有的忙了。今年他老人家到了年纪退休,市里硬是给他按了个“人大代表”的头衔,请老爷子参政议政去了。

受了党几十年教育的胡世武,可没后世那些人大代表那么不自信,开会只会举举手。正相反,老爷子向来是有着一股工作要做就做好的精气神。他专门在“选区”里搞了个办公点,平常没事就和一帮大爷大妈聊天打屁下象棋。谁家要是有了点什么事,找他一准都能解决的了。

胡文海甚至隐约听说,老爷子因为什么事,甚至还大闹过一次市教育局。

老爷子资历在那摆着,1942年入党,38年就给地下党外围组织工作了,这牌子还有个不硬?何况王以纯现在看到胡解放都得赔笑——胡文海他已经等闲见不到了,市里有事也求不到胡文海头上,找胡解放就行。

老爷子自身牌子硬,身后靠山硬,简直绣城官场鬼见愁,行使起监督责任来一点也不含糊。

胡文海听说了也不禁哈哈大笑,老人退休了最怕没事干,没事干老的就快。看到爷爷每天过的这么充实,说实话他还松了一口气呢。

全家人日子过的都挺顺心。就是胡文海心里有点怅然若失。大家都很忙,难得他回来一次,却只是在早上和家人说了几句话而已。

“秦哥,安排一下。咱们出去一趟。”

胡文海最终还是找到了一点事情做,从帝都回来的时候周硕还拜托他给夏博洋带了礼物,正好趁着今天有时间给送过去。

夏博洋是胡文海两世从小到大的发小,关系自然是不用说。他家在市内老城区有间饭馆,算是八十年代第一批个体户。总算日子过的还相当可以。

胡文海左右无事,就想起上次和夏博洋说过的话来。除了有帮老同学、发小改善生活的打算,更是为他下一步的发展战略打个基础。

这几年国内实际上房地产市场是已经有所发展了,不说远了,省城盛京的市中心最近新建了一套欧式花园小区。整体设计仿造欧洲风格,全四、五层小楼的封闭社区,社区里面的花园景观和物业配套可以说是全省都数得着。

这座小区却不是向社会公开发售,而是省里专门为引进人才而设置,专门供应给各大单位的高级工程师和高等院校的专家教授,以及政府里做出杰出贡献的领导干部。小区房屋价格低廉。物业服务更是没的说,着实是吸引了不少高级知识人才落户盛京。

胡文海也没想到,自己在这方面竟然走到了这个时代人的后面。筑巢引凤,这是吸引人才的基本手段啊!

绣城如果没有完善的配套设施和优良的居住环境,下一步新科公司要引进人才过来落户,恐怕就要付出更多的代价来达成目的。而就算能够一时将人才挽留下来,恐怕也无法让人才落地扎根。

房地产和城市改造这种工作,早点进行早点获益。何况城市大建还能直接拉动绣城经济发展,直接改造绣城的商业氛围和城市面貌,对新科公司来说百利而无一害。

胡文海选择坐车出行。这对王烨和秦凯可是松了一口气。当即把他的普桑开出来,载着胡文海按照他的指引向着市内开去。

夏博洋家里的门店位置颇为紧俏,不过今天是上班的日子,本身胡文海到来的也不是饭点。店里的人倒是不多。

胡文海熟门熟路的推开夏记饭馆的大门,大概四十多平米的空间里密密麻麻的摆放了十多套桌椅,显得有些拥挤。

听到门口被传来的门铃声,夏博洋手上抓着菜单就从后厨里跑了出来。

“吃点……哟,胡文海,是你啊!”夏博洋抬头看到老同学。情不自禁的笑了起来。

跑出来的夏博洋身上扎着有些油污的厨师围裙,看看胡文海、再看看自己,原本已经张开的拥抱不由停了下来。

不想,胡文海却毫不在意的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上下打量着夏博洋,哈哈笑道:“有段时间不见,你可是胖了!”

夏博洋自嘲的笑笑,无奈道:“做厨子的,你看哪个瘦的了?饭店做菜用油太厉害了,非洲难民吃了想瘦都难。”

“来来,坐。”夏博洋说着话,拉开一张椅子,让胡文海坐了下来:“怎么什么时候回来的,现在想见你一面可真难,你家连你什么时候回来都不知道。”

“嗨,瞎忙!”

胡文海摊手:“忙的全是别人的事情,自己的生活却是一塌糊涂。你说我有的时候也觉得挺冤,净是自己给自己找事儿。”

“你就得了吧!”夏博洋奚笑他:“起码你现在不用担心自己下顿饭吃不吃得上犯愁吧?喝点什么?老样子?”

“老样子,麦花啤。”胡文海从夏博洋手里抓过一个啤酒瓶子,熟门熟路的找到瓶起子,打开了瓶盖。

从来都极少和人喝酒的胡文海,也就是在这种时候,才会自觉的端起酒杯了。

不过也只有和这些兄弟发小们喝酒的时候,他才真的是在享受喝酒这个过程。谁也不会去想着灌谁的酒,就只是感情到了,自然会喝的舒服。

“生意怎么样?”胡文海小抿了一口,然后问道。

“生意还不错,吃饭的人不少。不过,呵呵。找麻烦的人也很多。”

“找麻烦?治安不好吗?”

“不是。”夏博洋苦笑:“治安倒还好说,找了人至少人家不会来闹你的生意。不过有些单位三天两头来罚款,那才让人头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胡文海恍然大悟,点头附和:“个体不好干。谁都能管你两下。”

“是啊,过去上学时候不知道。真的经历过,才知道这个社会不是那么单纯啊。”

夏博洋说着,努嘴指了指旁边的一罐灭火器,苦笑道:“店里原本有个灭火器的。开饭店的,这方面总不能省。可消防队的来了,非说要用指定产品。东西倒是没贵多少,但必须在指定商家购买,只好换了一个。差不多的还有什么门前清理,占道、排污、计划生育,反正有关没关的总能想办法给你一张罚单。”

胡文海摇头叹息,八十年代个体户表面上看着风光,好像只要肯干就能赚钱。

然而实际上,不提在整个社会供销体系中的弱势地位。社会地位的低下也是相当严重,没有一个组织遮风挡雨,社会上什么权力单位都能上来咬两口。

可也正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中国未来才真正成长起来第一批有竞争力的私营企业。能在严苛环境下活下来的,肯定都是生命力顽强的。

“哎,我上次说的那个你和你家里怎么想的?”胡文海干脆说道:“你们现在这样受欺负,说到底是规模不够造成的。生意做大了,才有讲条件的本钱。”

“我也知道,这不是和家里说了。”夏博洋点头,又摇头:“可我家里钱也不多。爸妈对借钱发展心理没底。我也才刚毕业,家里说话没什么分量……”

不等夏博洋说完,胡文海就已经知道了他的答案。

和这个时代绝大多数的“孩子”一样,他们自身的话语权都有限的很。父母们宁愿相信社会上不怎么靠谱的小道消息。却不愿意相信自家孩子说的话。若非是胡文海这样用无数事例证明了自己的价值,普通人家里,儿子、孙子辈的话,长辈基本上都当是“放屁”罢了。

在他们这一代人眼里,要么是给国家做工人,要么就是子承父业。闯荡什么?不如安稳过日子的好。

胡文海不可能出钱请夏博洋改善他们自家的生存环境。顺便还帮他们解决了风险问题。如果连一点风险都不肯承担,可想这个项目是千万不能交给夏博洋家里的。一点风险都没有,同样就意味着一点压力也没有了。

没有压力,项目的质量和效益从哪里来?

不过说实话,若非是夏博洋,胡文海和夏博洋的父母谁又认识谁?他信的是夏博洋一个人而已。

“不说你父母了,我就要夏博洋你自己的一句话。”胡文海注视着他的双眼,问道:“你自己怎么想的,肯不肯跟我干?”

“我自己当然肯!”夏博洋想也没想,干脆利落的就说了出来。

“你要是信得过我,那咱们就干!班里应该还有不少没考上大学的吧?你找几个信得过的人,咱们从头到尾先在绣城练练手。”

“行!”夏博洋连忙点头,目光炯炯有神:“文海你说吧,准备怎么干?”

“其实没有什么难的,真的!”胡文海信誓旦旦:“要说起来,基本不是个傻子这活都能做——”

夏博洋失笑,拍桌子假装愤愤的喊道:“喂,你逮缝就贬损我是吧!”

“没的事儿,我说的都是事实啊!”胡文海连忙指天发誓:“真的,只要有点脑子的人都做得来。你只要从政府手里拿到地,然后找设计院出施工图,找建筑队按图施工,再找安监的人组织验收,最后把建好的房子该卖卖、该租组,咱们这第一个项目就算完事了。”

“第一个项目咱就是练手,也不搞什么太难的。就我们家厂里的一块地,原来打算盖宿舍的。不过拿出来建商品房也一样,我让我爸给王市长打个电话,变更个用地规划就行了……”

胡文海嘴上说的轻飘飘,这话要是让二十年后的房地产商听到,非得气的吐血不可。好么,整个房地产开发项目中。最艰巨的任务,到了他嘴里,反而就是一句话而已。

其实不奇怪,这就是胡文海目前发展思路。在未来的获利模式。八十年代把自己在体制内的根基打牢了,到了九十年代以后,私营企业可以光明正大的赚大钱了,到时候他躺着都能把钱给赚了。

以他在国内的影响力和财力,真到了九十年代、二十一世纪。什么北上广一线、二线城市,真要搞房地产,哪块地被他看上拿不下来?

当然,到时候咱们胡总还真看不上房地产……

不,应该说胡文海未来对房地产是既斗争又团结。斗争,中国房地产过热不仅对经济没好处,反而会造成投资向房地产集中,而抽干了制造业资本的问题。可又不能不合作,发展房地产是大势所趋,不搞房地产的制造业干脆连制造业自己都缺乏发展下去的资源。

所以胡文海未来必然要在房地产市场大把捞钱。可又必须遏制未来中国房地产投资热,还得拿着房地产盈利的资本投入制造业……

所以说,房地产行业对未来中国任何一个房地产以外需要资本的企业来说,都是既斗争又团结的这么一个状态。翻过篇来看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不就是没搞好“既斗争又团结”这条线。全社会都抛弃自己的本业,去“团结”房地产行业了。结果搞的东京一地房价能买下整个美国,哪有不死的道理。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胡文海给夏博洋介绍了一下自己知道的房地产运作方式,确保了他能够在自己不在的时候,也能条理清晰、目的明确的推进项目进程。

然后就是带着夏博洋。亲自去找了一趟王以纯。

别说,王以纯丝毫没有因为夏博洋的年纪就轻视了他,反而将他当成是一个万全平等的交谈对象。不仅留下了自己的办公室电话,甚至连自己的住宅电话都留给了他。除此之外。王以纯和胡文海,更带着夏博洋把绣城市内的头头脑脑都见了一遍,堪称是“送佛送到西”的典范了。

尤其是市建总公司、物资局、规划局、设计院等单位,王以纯干脆是领着夏博洋,干脆找到了这些单位的门上去了。

吓的这些单位的头头脑脑,事后纷纷打听。这夏博洋是从哪冒出来的**?

什么?王以纯的私生子?扯淡!真要说是王以纯的私生子,恐怕都没有这个力度。

莫不是从省里、京里下来的倒爷?这时候物价双轨制刚刚开始实施,十亿人民九亿倒,还有一亿在寻找。高干衙内们正是满世界到处寻找机会的时候,绣城这犄角旮旯蹦出几个有背景的人物来,真是一点也不奇怪。

于是,就带着这样的怀疑,整个绣城官场都知道了一个叫做夏博洋的新贵,处理他的问题莫不是要提起十二分的小心和谨慎。

不过在夏博洋工作刚有所进展之前,胡文海却又一次的离开了绣城。他带着新科重工,也就是渤船民船业务的主要技术骨干们,踏上了前往盛京的火车。

在那里,空军帮忙联系的一辆直飞日本东京的包机已经准备好了。一个可以乘坐两百人以上的波音747飞机,等待着胡文海和孙厂长两支队伍的汇合。

可以说这次赴日,是集合整个渤海省造船业的所有精锐力量,展开的一次“长征”。

在胡文海心中,这也是一次必然要对韩国造船业进行绝杀的一次最佳机会。

他要在韩国造船业承接日本造船业转移之前,先掐死这根韩国经济崛起的幼苗。未完待续。

pS:

哎,真是对不起大家,又更新晚了……

呃,原因真是不太好意思说,看人打游戏看的入迷了,看到最后甚至还抹了两把眼泪。

给大家推荐个游戏《潜伏之赤途》,中国游戏要是都有这个水平,那就好了。

喜欢帝国玩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帝国玩具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